十八羅漢都有誰?妳知道幾個呢?
提到降龍羅漢,我們不得不想到“李修緣”了,也是濟公的原型。濟公也就是降龍羅漢轉世。降龍也被譽為“釋迦尊者”。
《濟公外傳》中說到: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降龍羅漢乃佛祖座下弟子,法力無邊,助佛祖降龍伏妖,立下不少奇功。降龍修煉幾百年,卻始終不能得成正果,求教觀音,得知七世塵緣未了,便下凡普渡眾生,了結未了塵緣。
伏虎羅漢:
也稱“彌勒尊者”。坐騎是壹只猛虎。相傳彌勒尊者居住的寺廟外經常有老虎因為饑餓咆哮,於是他便把自己的食物分給老虎吃了。時間久了,這只老虎便被馴服了,隨後也成了他的坐騎。
坐鹿羅漢:
又稱:賓度羅跋羅墮閣尊者。傳說此人是印度的大臣,權傾朝野,但是他卻不在乎國家大事,而是選擇去當和尚。
跋羅墮閣是印度十八姓中之壹,是貴族婆羅門的望族,賓度羅是名。
歡喜羅漢:
又稱迦諾迦代蹉尊者。迦諾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論師之壹。他善於雄辯,辯論第壹高手。他在辯論的時候常常帶有笑容。人家曾以此事問過他,他笑著回答說:“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覺的快樂,就是高慶。例如誠如向佛,心覺佛在,即感快樂。”這也是為什麽叫“歡喜羅漢”!
舉缽羅漢:
又稱諾迦跋哩陀尊者。這位和尚很有特點,怎麽呢?他是壹位化緣的和尚,但是他化緣不是簡單地將缽盂遞過去而已,而是將缽盂頂在頭上。當他得道以後,人家變稱他為:“舉缽羅漢”。
托塔羅漢:
又稱蘇頻陀尊者。這個羅漢是釋迦牟尼收的最後壹位弟子。我們知道,原來的“塔”在中國是沒有的,而是隨著佛教而傳過來的(也可以說成中國造的)。那麽以前的“塔”是用來幹嘛的呢?——是用來放“佛骨”的。托塔羅漢手中的塔即是“武器”也是信仰,意為“佛祖常在”。也可以說成是紀念自己的師傅。
靜坐羅漢:
又稱諾距羅尊者。諾距在印度佛教文化中是“大力士”的意思。所以可想而知,這位羅漢是壹位擁有著千斤之力的大力士!但是他卻“心靜祥和”壹點也沒有那種,正襟危坐的樣子。
過江羅漢:
又稱跋陀羅尊者。“跋陀”之意,我們大概能猜到,“跋山涉水”的意思(當然不是)。這位羅漢可以說是壹位“旅行家”。但是不是去遊玩,而是去講經,普度眾生。
身負經卷、東渡傳經 跋山涉水、普渡眾生跋陀羅三字,意譯是賢,但這位羅漢取名跋陀羅,是另有原因。原來印度有壹種稀有的樹木,名叫跋陀羅。他的母親懷孕臨盆,是在跋陀羅樹下產下他的,因此就為他取名跋陀羅,並將他送去寺門出家。
騎象羅漢:
又稱迦理迦尊者。這個羅漢,得到之前是做“馴象”工作的。也就是我們說的“馴象師”。相傳,大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勞又能致遠。所以這些也是這位羅漢的特殊標桿。
笑獅羅漢:
又稱伐阇羅弗多羅尊者。是釋迦牟尼的第八個弟子(十八羅漢裏面)。這個羅漢,比較特殊。他法力無邊,但是卻總是不彰顯出來,而且從來不殺生,不做違背章法的事兒,廣積善緣。所以他這壹生從得道前都沒有什麽疾病。成仙以後被人們稱為:“金剛子”,意為金剛不壞之身。
開心羅漢:
又稱戍博迦尊者。顧名思義,這個羅漢是個樂觀的人。但是也是個富有故事的人。得道之前他是中天竺國王之太子。但是他的弟弟不服氣啊,就開始發兵作亂。但是他卻對弟弟說:“妳別這樣了,妳來做皇帝,我去出家。我對皇帝沒有興趣,我只對佛感興趣!”很不錯的操作,於是他弟弟便聽他哥哥的,終止了這場暴動!
探手羅漢:
又稱半托迦尊者。
據《可哩底母經》說:古印度王舍城內壹山邊有藥叉神,名叫婆多,北方犍陀多羅國又有壹藥叉神名叫半遮羅,婆多與半遮羅的妻子同時懷孕,於是指腹為婚。婆多生女,半遮羅生子,半遮羅生子就是半托迦出家修成正果,也渡婆多的女兒成道。
之所以有這個名頭,是因為他每在打坐完以後便將手高高舉起。因而得名。
沈思羅漢:
又稱羅怙羅尊者。
羅怙羅多是印度壹種星宿的名字。 古印度認為日食月宜是由壹顆能蔽日月的星所造成。這位羅漢是在月食之時出世,故取名羅怙羅多,即以該蔽日月之星命名。
沈思羅漢,以智慧著稱。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壹。因為能以沈思來看透塵世等而出名。
芭蕉羅漢:
又稱伐那婆斯尊者。因為他喜歡在芭蕉樹下修行,所以被人們稱為“芭蕉羅漢”。
伐那婆期梵文為雨的意思。相傳他出生時,雨下得正大,後圖中的芭蕉樹正被大雨打得沙沙作響,他的父親因此為他取名為雨。
長眉羅漢:
又稱阿氏多尊者。在《西遊記》中,大戰獅駝嶺那集,我們看到,在靈山上大鵬鳥和羅漢打架,這位長眉羅漢使用的便是自己的長眉。而他是被父親送進佛門的。因為在他出生的時候長了兩條長眉,所以有人就對他爸說:“佛祖釋迦牟尼也有兩條長眉,妳的兒子有長眉,是佛相。”所以他爸爸才把他送進佛門。
看門羅漢:
又稱註茶半托迦尊者。他化緣的時候總是拿著壹根拐杖,每次在人家門口的時候拐杖上的金屬環便發生響動。於是人家就會出來給他食物。
沈思羅漢:
又稱羅怙羅尊者。
羅怙羅多是印度壹種星宿的名字。 古印度認為日食月宜是由壹顆能蔽日月的星所造成。這位羅漢是在月食之時出世,故取名羅怙羅多,即以該蔽日月之星命名。
沈思羅漢,以智慧著稱。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壹。因為能以沈思來看透塵世等而出名。
探手羅漢:
又稱半托迦尊者。
據《可哩底母經》說:古印度王舍城內壹山邊有藥叉神,名叫婆多,北方犍陀多羅國又有壹藥叉神名叫半遮羅,婆多與半遮羅的妻子同時懷孕,於是指腹為婚。婆多生女,半遮羅生子,半遮羅生子就是半托迦出家修成正果,也渡婆多的女兒成道。
之所以有這個名頭,是因為他每在打坐完以後便將手高高舉起。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