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亭侯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侯呢?
曹操以天子的名義拜關羽為偏將軍,並封其為漢壽亭侯,從字面上看這是壹個?亭侯?無疑,爭論在於是什麽亭的?亭侯?。
漢代壹開始是有異姓王的,後來劉邦來了個白馬盟誓,?非劉氏不得為王?,異姓大臣就沒有了封王的機會,其最高爵位只是侯爵。
侯爵存在於秦朝至南朝陳之間,按秦制其爵位***分20個等級:1.公士;2.上造;3.簪裊;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長;11.右庶長;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駟車庶長;18.大庶長;19.關內侯;20.列侯。
最高壹級的侯爵最早稱徹侯,為避漢武帝劉徹的諱改稱通侯,後又稱列侯,這是人臣所能達到的最高爵位級別了。
按照漢代的制度,列侯又分3個級別:亭侯、鄉侯、縣侯。這主要是由享受食邑數量不同決定的,亭、鄉、縣相當於現在的行政村、鄉鎮、縣區,級別越高其相應的食邑數就越多,比如食邑數1萬戶,壹個亭、壹個鄉顯然總戶數相加都不夠,只能是縣侯。
亭侯的食邑數較少,但不意味著亭侯就因此貶值,事實上想得到亭侯並非易事,通常必須有?野戰之功?,或者為國家做出過其它特殊貢獻,有的大臣貴為三公,但因為沒有特殊功勛,所以也不能封侯。
而且侯爵壹般需要逐級遞進,通常不會直接封為縣侯(世襲或其它特殊情況例外),壹般是有功先封亭侯,再立功晉爵鄉侯,再有功勞才能晉爵縣侯。
關羽被封為亭侯,並非只是因為曹操喜歡他,而是他在官渡之戰的緒戰階段斬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這是壹件大功。
從字面上看,關羽這個亭侯是?漢壽亭?的亭侯,對此有不同理解,壹種理解是當時有個?漢壽亭?,這裏是關羽的封地;另壹種理解是,這個亭侯是?漢壽縣?下面某亭的亭侯。相比而言,前壹種理解可能性更大,只是?漢壽亭?在哪裏已不可知。
還有人認為,?漢壽亭?不是壹個亭,而是指?漢代的壽亭鄉?,從而認為關羽的爵位不是亭侯而是鄉侯。這個可能性極小,壹是以關羽當時所立的功勞看,破格晉封為鄉侯的可能性不大,曹操手下幾乎所有著名戰將都沒有享受過這種殊榮;二是認為有個?壽亭鄉?的說法十分勉強,沒有其它證據。
也有人認為,漢壽亭侯應理解為?漢代壽亭?的亭侯,這也是錯的,因為這裏?漢?並不是指朝代,當時沒有這樣的稱呼習慣,這裏指的是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