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勞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勞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勞動技術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無數次勞技活動中所獲得的,勞技創新是人類勞動進步的表現。在勞技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勞技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促進學生勞技素養形成的重要途徑。初中學生勞技課上如何引導學生們創新學習呢?

壹、激發興趣,樂於創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壹旦對勞技課感興趣,就會自主進行勞技學習,就會在活動中采取不同方法、策略、手段去實現預定的目標,滿足某種需要。所以,激發學生勞技興趣,勞技課就會充滿活力,在活力四射的勞技課中學生的創新行為就會自然顯露。例如:在教學《粉筆雕刻》這節課時,本人事先特意雕刻了精美的、吸引眼球的、別致優美的小雞、小兔、小豬、小狗等作品。上課前,我特意把作品放在教室裏展覽,學生看到這些優美的栩栩如生的粉筆雕刻作品後驚訝不已,在羨慕的同時也激起了好奇,興趣也就自然而來。他們急於想知道這些精美的雕刻是怎麽做出來的,於是他們自會向我提出“陳老師,小雞的頭栩栩如生,是怎麽雕的呢”、“陳老師,小狗的腿怎麽那麽逼真呀,妳是怎樣雕的”等等問題。學貴質疑,疑從興趣起,學生能急於提出這些問題,也就表明他們內心已經有了壹種探究學習的欲望。當有了這樣的興趣時,就會想學習,就會想:我會不會比老師雕刻得更好呢?這時我就趁熱打鐵,把雕刻的基本方法和要點壹壹給向學生講明,接下來就讓學生用自己手中的粉筆為妳最喜歡的、最熟悉的壹個動物朋友想象設計壹個造型。當學生想象設計時,我就鼓勵他們敢於展示個性、敢於創新。雕刻結束後,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我適時給予點評。學生體味了學習樂趣與成功喜悅,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挖掘。

二、優化教學,學會創新

如在教學《水果拼盤》時,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在屏幕上顯示出拼盤實例,讓學生壹幅幅地欣賞,賞目的拼盤給了學生秀色可餐的感覺。在學生的驚奇、贊美聲中,我適時導問:同學們,看了這些水果拼盤,妳們有什麽想法?同學們有的說“我真想吃”,有的說“我也能做壹盤該多好啊”……看到學生議論紛紛、興致盎然,我又引導說:“同學們,像這樣的拼盤,妳們也完全能做,妳們想學嗎?”這壹問,學生個個躍躍欲試,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樣在講授新知識之前,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創設課堂情境,提出與新知識有關的問題,造成了強烈的懸念,學生奇中生趣,從而積極主動地開始了新知識的學習。

三、自主探究,發展創新

我們的課堂應該是充滿活力的課堂,“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是我們每位教師授課的基本要求,因為只有這樣的課堂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學習、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三月天,風箏天,學生喜歡放風箏,於是我在手工課“制作風箏”中,從自主出發,把課堂還給學生。首先讓學生查閱有關風箏的資料,了解風箏,這樣做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接著就讓學生回歸自然,去操場、廣場等環境中放飛風箏,讓他們在放飛風箏中掌握放飛技巧,學會調節風箏重心及拉線角度等技術。在同學們體味了放風箏的樂趣後,就讓他們動手“制作風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了畫線、折疊、定位、紮線、剪紙、粘貼等基本手工技能,勞動的愉快、成功的喜悅在制作中得以體現,在制作中體會合作、積極探索的快樂。最後提出:妳能設計出新風箏嗎?接下來學生們思考、創新、改良風箏。在設計新型風箏的過程中,同學們的思維更加開放,設計出了各種更新穎、更先進、更科學的新型風箏。這樣加強了科學、自然、美工等知識的整合運用,同學們的這些想象、設計就是創新。

綜上所述,勞技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有創新思想,努力拓寬學生勞動實踐活動的渠道,努力提高學生素質,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使用各種工具,為學生的創新插上騰飛的翅膀。總之,在勞技課上要註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並使學生通過實踐有效地培養創新能力,以適應21世紀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