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中間路線”的政治、經濟主張及其實質。

“中間路線”的政治、經濟主張及其實質。

中間路線即非左的激進,非右的保守。 政治上除非國家核心利益問題,盡量靠和平方式解決。 經濟主張完全開放的市場經濟,但在市場經濟失控時要由國家進行幹預救市。 中間線路實質是歐盟普遍使用的國家社會黨綱領。歐盟壹體化越明顯,這個主張就越優越。中間線路的前提條件是雄厚的經濟基礎。

:

1、中間派的政治主張是以民主法治為政治理念,吸取社會主義政治體制和資本主義政治體制的優點精華,對當今我國的政治體制進行溫和的政治體制改革。經濟主張是國有經濟和私有經濟***同發展,***同服務於國家的整體利益。其實質是沒有明顯的派系區分,沒有明確的鬥爭手段,只是實事求是,根據不同的現實情況實行不同的政治政策,因時而宜,主要目的是服務於國家和社會的大眾利益,以民眾的切身利益為根本出發點。

2、實質:歐盟普遍使用的國家社會黨綱領,多黨聯合政府,民主黨派有壹定的參政和決策權。反映中小資產階級要求 “中間路線”或“第三條道路”就是近代史上民族資產階級要走的資本主義道路,近代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處境艱難,受到帝、官、封三座大山的欺壓,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缺乏社會基礎,不符合中國國情,是故行不通。

3、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國民黨政府宣布民盟為“非法”團體,民革、民促、農工黨、民建、九三學社、民進等民主黨派也被迫轉入地下活動,這壹嚴酷的現實無情地宣告了中間路線的破產。 中***“五壹口號”的發布,使走中間道路失敗以及對國民黨壹黨專制和反動統治徹底失望的民主黨派,在中國革命形勢發生重大轉變之際,順應了時代潮流和歷史發展大勢,徹底地放棄了中間路線。 中國***產黨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鬥爭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先進性,以及中國***產黨統壹戰線方針政策所產生的凝聚力,使他們最終選擇了中國***產黨,走上了接受中國***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道路,奠定了新型政黨制度的合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