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話之內的經典動漫有那些?
劇情介紹:
另壹個世界,住著壹群與常見動植物孑然不同的生物。遠古以來,人們敬畏地稱它們為『蟲』。當蟲的世界和人的世界重合時,蟲師銀古便會出現。
介紹中提到的蟲顯然不是看上去肉呼呼扭動的小東西,而是壹種最接近生命本源,類似靈體的生物。它們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而這種方式卻可能有駁於人類的常識,甚至危害人類的生存。於是就出現了『蟲師』這種職業,他們雲遊四方,對蟲的生命形態,生存方式進行研究,並接受人們的委托,解決可能是由蟲引起的怪異事件。銀古,正是他們的壹員。
銀古,他出入窮鄉僻壤去追尋蟲的足跡。蟲可能潛伏在人的身體中,潛伏在沼澤地中,潛伏在整個山嶺中;帶來疾病、瘟疫等可怕的災難。銀古穿越草木的意識,找到結癥,予以化解。他壹路走來,與少年天才畫師、寫蟲之卷的女孩,保佑壹方平安的大師……惺惺相惜,又黯然別離。在這裏,***存與犧牲,始終是最傷感的話題……
STAFF
原作:漆原 友紀
監督:長濱 博史
角色設計/總作畫監督:馬越 嘉彥
腳本:伊丹 あき 桑畑 絹子 山田 由香
美術監督: 脅 威誌
音響監督:たなかかずや
動畫制作:アートランド
制作:「蟲師」制作委員會
蟲師 The Sore Feet Song /CW:蟲宴
收錄曲
1. The Sore Feet Song(フルサイズ)/Ally Kerr
2. 蟲宴 /作曲:増田俊郎
3. The Sore Feet Song(TVサイズ)/Ally Kerr
註:已播放13話以動畫為準,未播放2話以漫畫為準,所有人名、蟲名翻譯以漫畫為準,註釋另加。
註2:本資料帖與動畫同步更新。相關資料為個人搜集整理,部分議論文字純屬個人感受。知識有限,如有出入,歡迎討論。
註3:因為動畫制作原因,漫畫的許多精彩故事未被收錄。對原作感興趣的朋友請到www.cloudc.com下載中文版漫畫或論壇內短信向我索取。個人認為雲中漢化版是目前網上最貼近原作神韻的版本,強烈推薦。目前正式版跟進到第5卷,卷6正在制作中,相信不會令大家失望。
註4:本帖所謂內容均為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無夢星球
中國蟲師聯盟
2006年1月25日
*******************************************
在彼岸世界,有壹種與動物和植物截然不同的生命。遠古以來,它們被敬畏地稱為“蟲”。為了尋找它們,蟲師踏上了漫長的旅途。
第壹話:綠之座
人:五百藏森羅,廉子
蟲:初登場
能賦予所繪圖象生命的神筆少年森羅,與蟲師銀古相遇了。深夜,銀古抓住了壹名半人半蟲的美麗少女。她竟是森羅已經去世的奶奶廉子。參加過“蟲宴”的廉子,無法作為完整的人死去,壹直在家中徘徊。為了見到廉子,森羅再次提起神筆,畫出了盛滿生命之酒的綠盞,使廉子以少女之軀再生。但碎盞難圓,她已永遠失去了人類的生命。
看點:鋪天蓋地的綠。作為TV動畫第壹話,從畫面到音效堪稱驚艷,總體水平趕超劇場效果,讓之前不少冷眼觀望的讀者對動畫燃起極大熱情。
譯名辨析:しんら,森羅,壹做神羅,應該是日本人比較尊貴的名諱,具體資料待考。個人覺得“森羅”似乎更符合作品氛圍,所謂“森羅萬象”,正是蟲的另壹種含義。
第二話:瞼之光
人:翠,阿齊
蟲:黑暗瞳蟲&液態蟲
小姑娘翠得了無法醫治的眼病,只能住在黑房子裏,少年阿齊是她唯壹的朋友。在翠的引導下,阿齊也閉上了第二層眼瞼,看見了黑暗中的光芒。但寄生在他們眼中的蟲卻因此加速繁殖起來。聞訊趕來的銀古誘殺了從翠的眼中爬出的蟲,卻又用蟲治好了翠的眼睛。用蟲的眼睛看著這個世界,翠露出了略微寂寞的笑容。
看點:從翠眼中洶湧而出的蟲,向著月光升騰。作為原作最先得獎的壹話故事,兼顧了各方面的平衡。首先,緊張刺激的捕蟲過程被很好地商業化,成功抓住還沒被徹底吸引的低齡觀眾。其次,黑暗瞳蟲和液態蟲的存在形態初步展現了整部作品的世界觀:黑暗與光明***生,彼岸世界不可觸摸,人不能長久註視蟲的世界,否則便會迷失自我。最後,牽涉銀古身世的眼睛也被提及,壹個懸念伏線千裏,與12話《眇之魚》遙相呼應。
譯名辨析:液態蟲,在這壹話裏其實沒有給予專用名詞,僅僅從形態上加以描述。但從後面的故事來看,翠眼中湧出的和銀古註入假眼球的,應該就是《眇之魚》中的“銀蟲”,即帶來“永暗”的光之蟲。
第三話:柔角
人:真火
蟲:呍&阿
在被雪覆蓋的寂靜山村裏,村人壹個接壹個失聰,而真火卻因為聽見太多的聲音無法正常生活。這壹切都與寄生在他們耳中的蟲有關。驅逐它們的秘密就藏在真火的體內,提示的線索則在真火母親的遺言裏。危急關頭,銀古終於找到了答案。他教真火捂住耳朵,聽見了自己體內如熔巖般的巨響,那是比任何生命都強大的求生意誌。蟲終於被真火的生命之聲趕出了體外。
看點:大音稀聲,落雪無痕。可是,妳壹定聽見過極度寂靜中耳中的嘶鳴,妳壹定感受過捂住耳朵時肌肉傳來的搏動,在我們小小的身體裏,蘊藉著如此巨大的力量,怎能不令人驚奇呢?對這種種聲音的精妙捕捉是本話的壹大亮點,甚至耳朵有點堵住時、半通時的聽覺效果也分辨得如此生動明晰。這壹話是用來“聽”的,建議沒有好的音響不如不看。故事本身更是目前為止最為積極明朗的:盡管在自然的力量面前,在自己的情感面前,人似乎很脆弱,但求生的意誌卻總是如此強大。正因如此,少年最後才能告別孤獨,帶著對母親的思念,勇敢地活下去。
譯名辨析:柔角,不僅長在頭上,也長在少年的心中,是對逝去母親的眷戀,是對脆弱生命的不安。有翻做“柔軟的角”,個人覺得反而缺少了韻味。
第四話:枕邊小徑
人:金
蟲:夢野間
依靠蟲帶來的預知夢,金將命運握在手中。可是隨著噩夢不斷應驗,金逐漸發現了可怕的真相。原來蟲帶來的並非預知夢,而是將夢轉化為現實的能力。當金發現是自己的夢毀了全村時,深深的自責與恐懼驅使他揮起刀,想要斬斷這場無盡的噩夢。但接觸過彼岸世界的人,再也無法回來了。金最終將刀刺向了自己。
看點:從第4話開始,總算出現了以成人為主角的故事,因此故事開始涉及人蟲爭奪生存權的嚴酷主題。銀古在這壹話表明了自己的觀點,這個觀點也壹直貫穿著後面的故事:”誰都沒有錯,人和蟲都只是為了生存。所以妳要活下去。”但最後還是以悲劇收場。個人以為這壹話的畫質有所下降,對其中夢與現實詭異的銜接過程,不如漫畫刻畫得出色。對最後那個“枕頭是人的魂之居所”的表述也欠缺沖擊力。怎麽說呢,似乎在《蟲師》的故事裏,牽涉到成人的故事往往無奈、悲哀而且沒有希望。他們無法舍棄自我,無法與蟲***存,最後只有妳死我亡,而人類常常成為失敗的壹方。不過話說回來,這壹話的漫畫實在讓人讀得雲裏霧裏,動畫倒是把故事給講明白了。比起時下許多大牌導演動不動做些沒人看懂的動畫,這馬越嘉彥顯然是個有誠意的厚道人呀……
第五話:旅行的沼澤
人:庵
蟲:水蟲
被當做祭品死去的少女,因為經過的水蟲而得救,因此與水蟲結伴而行,雖然身體變成了蟲的壹部分,意識卻仍渴望活下去。然而,水蟲的旅程終點卻是死亡。在最後的入海口裏,銀古終於從水蟲體內救出了半透明的少女。她決心在這水蟲死去的海邊,依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而水蟲的子孫們仍在林間遊蕩,尋找著自己的道路。
看點:這壹話裏出現了銀古的壹個重要朋友化野,職業是醫生,愛好是收集奇怪的東西。但個人最愛的還是片末的女聲念白,她同時也是12話《眇之魚》中影響了銀古壹生的女蟲師奴伊。從沒聽見日本動畫裏有如此滄桑有力而冷靜超然的女聲,我當時完全被震撼到了。CV土井美加,單憑這壹把聲音,就足以畫盡了萬千風景,銀古和她壹比根本就是個小孩子……
五話小評:
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種生命,就有多少種愛恨別離。活著固然美好,別離依舊悲傷。在不斷的相逢與別離的背後,我們能擁有的只有記憶。只要人心還在,這旅行就將壹直持續下去。作為青年漫畫,蟲師的故事雖然是靈異單元劇風格,原作含義卻非常深奧晦澀。因此很多人對動畫能否成功抱著懷疑。但事實證明,只要在商業和藝術間找到平衡點,任何動畫都能成為經典。而且比起漫畫,動畫的故事更清楚明了。從第壹話裏那異常鮮艷的綠色帶來的視覺沖擊,到第二話裏迎著月光舞動的眼中蟲,到第三話裏對人體種種聲音的精妙再現,再到四話以後展開的蟲類世界,無不緊緊扣住觀眾的眼球。而清麗脫俗的配樂與拿捏得當的聲優,更忠實再現了那個悠遠寂寞的蟲師世界。
化野是個有趣的人,和銀古是損友,也是《蟲師》裏少有的固定角色之壹。銀古在旅行中會定期去化野家,有點像中轉站似的地方。從這點來看,第五話最後結束在化野所在的漁村,也許不是平白無故的,正好結束動畫的壹個回合。
這開場的五話無論在畫面、音樂、選材還是劇情拿捏上,都堪稱動畫改編典範,不僅有誠意,而且有實力。許多事先不看好的人因此開始追《蟲師》,許多以前不知道的人也因此開始追《蟲師》。對大多數人來說,要徹底了解蟲師的世界需要時間與閱歷,但動畫可以給我們壹個僅僅需要感動就夠了的世界,而且忠實原作,而且淺顯易懂,將更多的人吸引到蟲師的世界裏。所以,無論是從商業角度,還是文化推廣角度,動畫的功勞都以超出了原作。
****************************************
小歇後,旅程繼續。人與蟲,能否互不幹涉地生活在同壹片天空下呢?彼岸世界與人間相接時,故事靜靜展開,訴說著無盡的幻想與鄉愁……
第六話:朝花夕露
人:阿軒&阿古
蟲:晝顏之蟲
銀古受少年阿軒邀請來到孤島。這裏的島民信奉壹種朝生夕死的“肉身神”。島主為謀取私利,用晝顏花引誘女兒阿古成為“肉身神”。在阿軒幫助下,銀古找到了寄生在阿古鼻中的蟲。得知真相的島民砍死了阿古的父親。面對父親的屍體和兒時玩伴的背影,阿古無法接受悲慘的命運,再次拿起了染血的晝顏花。也許只有在無悲無喜的生命裏,她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看點:肉身神無知無識,無欲無求,壹到夜晚就會迅速衰老死去,第二天又與初生的太陽壹起獲得新生。這樣的生命形式令我們感到十分奇妙。但是,壹旦體驗過朝生夕死,面對無限時間的洪流反而會感到畏縮。結局極為悲哀的壹話,與蟲完美融合的孩子其實只是在逃避現實,因為人的世界是這麽殘酷……
譯名辨析:首先是回目標題:露をぅ吸群,有翻做“吸露群”,個人感覺壹則比較別扭,二則無法傳遞時間流逝、物是人非的意味。其次是關於其中出現的花,原文ヒルガオ,魯迅曾考證過這種花,就是我們俗稱的“旋花”,也就是唐詩中常提及的鼓子花,在日本的正式名稱叫“晝顏”,形狀類似牽牛,白天盛開,夜晚雕零,香氣濃郁,其生長習性也暗合著故事裏“肉身神”的壹日壹輪回。類似的花還有夕顏(傍晚盛開)、朝顏(即牽牛花,早上盛開)。但壹般我們不會分這麽細,所以翻譯時統為“牽牛花”,便於觀閱的流暢感。但多了解點這種花的知識,也許對理解故事會有助益。第三是關於蟲名,原作中沒有給出確切的名字,所以暫以它寄生的花作為名字,而它的形狀,也就像“旋花”的藤蔓般,是壹段彈簧似的螺旋形。最後是關於開篇和結尾的兩段類似俳句的念白(我心愛的土井大人^_^),大部分字幕是做了直譯,看起來像在講述日升日落,花開花謝,也是很好的,不過我個人更中意的是意譯,簽名檔裏有,不引用了。
第七話:雨後彩虹
人:虹郎
蟲:虹蛇
銀古遇見了為追尋彩虹而旅行的虹郎。雖然出身造橋世家,虹郎卻毫無才能,還因名字古怪受人嘲笑。然而,癡迷彩虹的父親“用生平所見最美麗的東西給孩子取名”的心情卻打動了虹郎。他拒絕改名,踏上了尋找彩虹的漫長旅途。但是那並非彩虹,而是顏色相反的“虹蛇”,壹種活著卻沒有意誌的流體蟲。銀古和虹郎能找到夢幻之虹嗎?順應水流而動的“虹橋”,默默訴說著父子兩代造橋匠的執著人生。
看點:銀古和虹郎對旅行意義的爭論。銀古認為旅行是為了休息,虹郎認為旅行是為了尋找。虹郎說銀古對人生太不認真,銀古說虹郎是在逃避……當然我個人是喜歡銀古的觀點啦。定下明確目標的旅行,往往會忘了路邊風景。而不管何種旅行,可以說最大的收獲就是旅行本身。銀古這個招蟲體質,因為無法長住壹處才滿世界跑,因此他的旅行還帶有鄉愁的意味,最終到站停靠處就是他的歸宿(無論動畫還是漫畫,這壹天都不要太早到來吧,阿門)。另外本話裏握於手中的“虹”也是壹大看點,“將夢想握於手中”在蟲師的世界裏成為視覺上的現實,非常神奇。
第八話:海境來客
人:白羽&道子
蟲:海千山千
在海邊小村,銀古遇見了奇怪的男人白羽。自從妻子在海上迷霧裏失蹤後,他就壹直在搜尋遺物。在銀古的建議下,白羽決定忘記過去,開始新的生活。然而,跟隨銀古出海探查“海千山千”時,失蹤三年的道子竟出現在迷霧中!抱著活生生的妻子,白羽再次選擇了過去,卻再也找不到回陸地的方向。而此時,道子正在他懷中漸漸化為泡末……面對無法割舍的過去和充滿希望的未來,白羽會做何選擇呢?
看點:畫質回升,顏色極贊,並借銀古的口明確地提出了“被蟲影響的人,其實是基於自己的選擇才會走上不歸路”的觀點,講直白點就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白羽的妻子挺可憐的,壹念之差想離開丈夫,偏偏就趕上了蟲來襲。她死前想必是後悔的,所以那壹點執念才會在三年後借著蟲體與丈夫再會。整個故事走向還是比較明確的,關於過去和未來的選擇。從拿著妻子的發簪念念不忘,到微笑著看漁村小姑娘穿上妻子的遺物,白羽的選擇符合我們大家的期待,與《朝花夕露》恰成對比。
譯名辨析:白羽,原文シロウ,也有根據讀音翻成“四郎”的,具體待考。海千山千:據說蛇在海中修煉千年,在山中修煉千年,就能變成龍,原作沒有確切名稱。
第九話:沈重的果實
人:祭司
蟲:破落之實
天災之年也能豐收的小村裏,每到秋天就有壹人長出“瑞齒”而死。銀古發現瑞齒其實是壹種名為“破落之實”的蟲,正在破壞自然的均衡。然而,祭司卻無視銀古的警告繼續使用“破落之實”,甚至不惜將自己做為祭品,換取全村的幸福。面對憧憬著村莊的繁榮景象死去的祭司,銀古決定打破蟲師的最大禁忌。在豐收的歡慶聲裏,不復為人的祭司註視著這片祖先的土地,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看點:本話首次出現別的蟲師,而且銀古在這壹話裏逆天……錯了,是打破了蟲師的最大禁忌,插手幹預自然界力量的平衡法則,制造出第二個半人半蟲的“東西”——老祭司。做決定的銀古感覺特別酷。而遵循自己的選擇,變得不人不蟲的老祭司貌似也很幸福,再次證實“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人的幸福與否還是要靠自己的選擇。
譯名辨析:破落之實,ナラズの実,原意待考。(個人猜測:大意應該是指成熟後掉落的果實,有點“瓜熟蒂落”的意思。)
第十話:憩硯之白
人:女制硯師鏨
蟲:噬雲
孩子們在化野醫生家研磨壹塊極品硯臺後,突然患上了無法治愈的寒病。制硯的少女鏨告訴銀古,用過硯臺的人都已死於寒病,此後她便放棄了制硯。原來在硯臺中棲息著名為“噬雲”的蟲,有風則飄浮天際,無風則沈積為石。自責的鏨想銷毀硯臺,但銀古和化野認為蟲是無辜的,勸說她讓噬雲回歸自然。在夏日晴空中,噬雲化為冰雹紛紛墜落時,女制硯師也重拾起制硯的信心。
看點:噬雲被氣壓所迫,鉆出孩子們的口鼻時,非常壯觀。對人心的刻畫壹般,銀古和化野有點說教味。但重點落在世界觀的進壹步展現上:“妳只是在後悔把不該帶入人世的東西喚醒了。蟲本身沒有錯,所以讓它恢復本來的樣子就好了。”原作裏對隨著時代進步,逐漸沒落的行業有深切的同情,這種同情也反映在女制硯師從被迫放棄制硯到重操舊業的變化上,而動畫對此弱化處理,使故事變得更單純了。
譯名辨析:女制硯師在原作中沒有出現名字,但在某字幕組的動畫中出現了“鏨”的稱呼(鑿打堅硬物品),不知是人名還是對制硯師的稱呼,待考。蟲的名字有翻做“吃雲”,個人覺得頗有饕餮相,不如“噬雲”,有種文雅的詭異韻味。
十話小評:
這5話取自原作2-3卷的故事,無論在劇情編排上還是立意上都成熟了許多,除了第六話,總的來說故事和人物都很積極。無論是第七話的虹郎,第八話的白羽,還是第九話的祭司夫婦,第十話的制硯師,都努力把握住了自己的人生,比《旅行的沼澤》裏被銀古救出的姑娘積極得多。
動畫制作上依舊保持了水準,第七話和九話的畫面效果直追《綠之座》。第七話裏,當七彩瀑布倒流時,天地間仿佛獨剩虹蛇的那種氣勢,美得令人窒息,難怪造橋匠父子“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了。第九話裏那沈甸甸黃燦燦的稻谷,在彰顯豐收的喜悅時,也透露著生死輪替的悲哀與沈重。而音樂方面則越來越精彩,每壹話的ED都是從劇情中延伸出來的背景樂,非常自然,有壹種余音繞梁的悠遠韻味。
最為深刻無奈的故事是第六話的《朝花夕露》。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所以朝生夕死的蟲也就沒有悲喜,不會受傷,因此成了逃避現實的最好方法。像這樣的故事的故事在漫畫裏還有不少,而且篇篇精品。但是作為動畫,恐怕還是會選擇比較積極的主題吧。
和前五話壹樣,這壹回合的故事再次結束在化野家。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制作組刻意的呢?如果是刻意的,我大概可以推測第15話會選擇原作的哪個故事了^_^
立於人與蟲的相臨點上,蟲師銀古的箱子裏,傳說仍在繼續……
*******************************************************
遠眺群山,風景萬千。
無限的生命,不定的形態,往返於人蟲之間,蟲師銀古的旅程跨入了山野新章。
第十壹話:沈睡的山
人:無直
蟲:鼴蟲&白蛇
劇情:山中出現種種異象,銀古操縱“鼴蟲”找到失蹤的老蟲師無直,發現他竟是山神。原來誤殺舊山神後,無直就擔負起了神的工作,以至不堪重負。為了村人的幸福,無直不顧銀古的勸阻召來了“白蛇”。吃掉無直的白蛇成為了新山神,自然也恢復了平衡。沈睡的山中,只有對逝者的追憶仍在初雪的寒意中裊裊不散。
看點:第三個蟲師了喲,可是為什麽又是老頭子……白蛇的叫聲極贊,召喚鼴蟲的銀古極帥,老蟲師的帽子極有趣。銀古又想逆天,不過這回失敗了,最後對著白蛇無悲無喜的眼睛,坐在初雪的山坡上時,他的背影好悲哀……
譯名辨析:這壹話實在有太多的專用名詞,而且居然都語出無典,恨。
鼴蟲:ムグラ,這個類似鼴鼠和澡草類結合體的詞語,有好幾種翻譯。根據它的形狀,可以翻為“葎”,壹種野草,但作為蟲的特色不明顯;根據它的習性,可以翻為“土龍”,蔓延在土中,如同山的神經,但又似乎太難聽了。最後根據它的活動狀態,和蟲相結合翻為“鼴蟲”。(話說,這東西比式神和白眼好用多了,就是使用地點比較局限……想歪了T_T)
山神:這個詞在原文裏有好幾種叫法,第壹種是ヌシ,是銀古看到山的異象後,最初推測的東西,類似土地神之類的神靈,可以翻成守護靈、靈獸,在故事裏就是指守護山的存在,但當時銀古還沒確定是什麽蟲。第二種是山の神怪,是銀古和老蟲師對談時提到的,明確的山神,故事裏被誤殺的山の神怪是壹頭野豬(讓人聯想起《幽靈公主》呀)。第三種是クチナワ,本意是“龍”,是壹種專吃ヌシ然後取而代之的蟲,樣子是巨大的白蛇,叫聲像敲鐘。有字幕組翻譯為“朽繩”,出典不明。
第十二話:眇之魚
人:銀古&奴伊
蟲:永暗&銀蟲
劇情:孤兒阿勇被蟲師奴伊收養。他發現奴伊和池塘裏的魚都只有壹只眼。奴伊告訴他,寄生在“永暗”裏的“銀蟲”奪走了他們的眼睛。目睹獨眼魚被“永暗”吞噬的景象,阿勇勸奴伊逃離。但壹切都已太遲,奴伊進入了永暗。為了讓阿勇活下去,奴伊教他獻出右眼。重回人間時,阿勇已失去了記憶。他為自己取名“銀古”,用僅剩的眼睛望著陽光,獨自踏上了漫長的旅途。
看點:終於終於終於……來到銀古的身世揭密之卷了!最大看點當然是銀古的素顏……錯了,是作為正常人類時的正太臉。這壹話讓我們發現原來死魚眼也曾有過圓溜溜亮晶晶的純潔時代,著實讓人感動。當然個人最喜愛的絕對是土井阿姨配音的奴伊啦!銀古的老師,再生父母,精神導師……隨妳怎麽說她的地位都不為過。在這壹話裏,對《瞼之光》以來懸停空中的“黑暗與光明***生”的現象追本溯源,“永暗”和“銀蟲”被作為正式的蟲名提出,銀古的白發和獨眼的秘密也揭露了,同時也布下更大的懸念:壹旦開始白化,遲早會變成“永暗”。那麽銀古的光明世界會在什麽時候走到盡頭呢?令人擔憂又令人期待後繼發展。然後我們發現,原來我們壹直在用銀古的目光觀察的這個世界,其實是自奴伊壹脈相承的!難怪之前各話的旁白要用奴伊的聲優了!(也可見我家土井阿姨的地位有多麽重要^_^)。
按漆原本人的說法,這個故事本來是個獨立於系列之外的,但卻深受讀者喜愛,大概因為看動漫的人大都有對主角的由來刨根問底的習慣吧。借著追查主角身世,我們逐漸接近銀古的內心;借著奴伊的故事,不動聲色地對前11話的世界觀做了小結。十二話是動畫的壹個季度結束時,在這裏選擇《眇之魚》,在給人“故事告壹段落”的感覺同時,也有種“新的旅程即將開始”的隱隱期待,制作方確實是頗費了壹番苦心的。
譯名辨析:永暗,原文“常の暗”,表示恒常存在的黑暗,目前為止我想不出有什麽比“永暗”更合適的譯名,雖然這個詞看著有點別扭。銀蟲,原文“銀蠱”,註意“蠱”其實是“蠱”的繁體,“蠱惑人心”這個詞都聽說過吧?也就是說“銀蠱”這個名字帶有迷惑人心的意味。而在篇末出現的銀古的名字“ギンコ”,似乎只是“銀蠱”的片假名讀音(不確切,待考)。銀古之所以會給自己取這樣壹個名字,大約是暗示著他並未完全遺忘在“永暗”中發生的事,至少最重要的“銀蠱”的發音他還模糊記得。這個名字裏有他沈沒的過去,有他存在的意義,也將伴隨著他走完與蟲相伴的壹生。
第十三話:壹夜橋
人:阿全&花子
蟲:偽葛
劇情:在壹座僅以吊橋與外界相連的山村裏,傳說摔落橋下的人會失去魂魄。花子在與阿全的逃婚途中失足落下峽谷,卻毫發無傷。銀古發現她被壹種名為“偽葛”的蟲寄生,可能已經死亡。唯壹的希望是等“壹夜橋”出現。午夜時分,偽葛開始遷移,形成了橫跨山谷的壹夜橋。它能否引渡這對戀人到達幸福的彼岸呢?
看點:壹夜橋的形成沒有預想的壯麗,在慘白的月色下無光無彩地糾結,無聲無息地消逝。但回頭壹想,壹對小戀人都死了,幾乎黑白的畫面才更適合這個故事也未可知。必須再次指出的壹點:“蒼蠅不叮”原理在這個買賣婚姻的悲劇裏仍然有效。阿全和花子掉下橋前,都對自己選擇的未來感到惶恐,繼而猶豫,繼而退縮,繼而回頭。而古今中外的傳說裏,逃跑中回頭都沒有好下場,因為那代表信念的動搖。帶著這樣的猶疑,即使逃到了新世界,倆人也不會幸福吧。那麽,是不顧別人追求自己的幸福,還是犧牲自己成全別人?阿全和花子為此仿徨而丟失了得到幸福的機會。但在故事結尾,銀古還是說出了“壹夜橋壹定會很快再架起來的。”雖然得到幸福的機會非常短暫,但追求的渴望無論人或蟲都壹樣強烈。只要有這種願望,希望就恒久存在吧。
譯名辨析:補完中。(看的是無字幕版,暫時不好評價。)
第十四話:籠中
人:木助&小雪
蟲:借間竹
劇情:木助壹家無法離開竹林,被認為是白竹精作祟。銀古發現白竹其實是壹種名為“借間竹”的蟲,而木助的妻子小雪就是人蟲混血兒“竹之子”。主竹的汁液養育了她,也困住了木助。看著丈夫思鄉的背影,小雪流著淚砍倒了如同父親的主竹。失去了食物來源,“竹之子”們不到半年便相繼過世。然而在她們的墓碑上,新生的竹筍裏卻再次傳來了嬰兒的哭泣……
看點:補完中。總的來講這是壹個“戀愛是兩個人的事,婚姻是兩家人的事”的故事,而夫婦倆都為了彼此背叛了自己的家族——這話題太沈重了,我還是等著看翠油油的竹林,和包在筍衣裏的粉嫩嫩的竹妖吧~~
譯名辨析:補完中。(我等著看“借間竹”、“主竹”、“竹之子”、“鬼蟲”等詞語會怎麽翻……)
第十五話:嘯春
人:春見&玲
蟲:空吹
劇情:銀古躲避風雪時,認識了玲和春見姐弟。每當冬天糧荒時,春見就會失蹤,然後帶來冬天沒有的野菜,壹直昏睡到立春。銀古告訴玲,作怪的是壹種名為“空吹”的蟲,並教給春見各種蟲的知識。但這壹回春見昏迷後卻再沒醒來,去調查的銀古也被空吹吸走精氣陷入昏迷……違反節氣盛開的幻春之花,大雪中翩翩飛舞的空吹,遠離塵囂的農舍裏,人與蟲比鄰而居,究竟會發生什麽樣的故事呢?
看點:關於銀古的故事裏,《嘯春》是除了《眇之魚》、《筆之海》外我最喜歡的壹個。前面的故事裏,不是蟲吃了人,就是人殺了蟲,要不就是趕走蟲,總之就是做不到“獨立自主,和平***處”。但這壹話裏,在大雪的深山裏,吸取人的精氣,卻又給人帶來春之訊息的“幻春”,與春見壹起回家,在同壹屋檐下渡過嚴冬,化繭成蝶的“空吹”,竟都是這樣美麗,這樣祥和。人與蟲比鄰而居的地方,不正是蟲師尋求的最終境界,適合銀古的家園嗎?
譯名辨析:補完中。
十五話小評:
終於進入身世篇了……我是說,我們終於知道銀古除了有個粗心的醫生朋友外,還有個啟蒙恩師奴伊。這個女蟲師雖然是初次露臉,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