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美式復古、阿美哢嘰,妳怎麽可以不知道它?
Filson 至今已有超過百年的 歷史 ,前身是由 C.C. Filson 搬到西雅圖後創建的壹家伐木工人的戶外裝店鋪。因為創始人 C.C. Filson 之前做過自耕農和鐵路指揮員,所以他壹直有著美國人典型的戶外探險情結。
1897 年 Filson 抓住了它的第壹次機會。
這壹時期興起了 Klondike Gold Rush(克朗代克河淘金熱),絡繹不絕的淘金客從西雅圖北上,準備大撈壹筆。
由於 克朗代克河 位於加拿大的西北部,環境惡劣,冬季時間漫長,對這些向往著黃金的人來說,服裝已經回歸到原始的生存保暖工具,Filson 最初就是依靠著為這些淘金者提供服裝、靴子、毯子、睡袋等戶外裝備發展壯大。
到了 19 世紀末(1899 年左右),當淘金熱慢慢散去,Filson 再壹次適時而變,把重點轉向為捕魚、狩獵,包括伐木在內的戶外活動提供工作裝備,成功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無論重點如何變動,Filson 始終都專註在戶外領域中,也是在這壹時期,奠定 Filson 以後長達壹百多年的 實用至極的品牌理念 。
就跟自己的帆布包壹樣,說到 Filson 的服裝用兩個字就能概括,“ 好用 ”。
無論是細節做工還是設計手法,妳都很難用精美、精良等詞語來形容 Filson,處處可見的是粗獷豪邁之風。
出於戶外的工作要求,我們都明白往往更加註重防護性能的衣服才能夠幫助工人適應艱苦的自然環境,這也是 Filson 服裝最初的原始起點以及最終想要達到的終點,其它設計手法在這時候成為了次要,乃至是要舍棄的。
除了保暖防水性能之外,Filson 的衣服還有壹個特點, 擁有極佳的耐用性 。對於戶外工人來說,耐用要求的重要性幾乎跟保暖同等,所以 Filson 的單品大多比較沈甸有糙感,耐磨性高。
拿目前的審美眼光來看,壹言蔽之就是“ 土氣十足 ”。
都是美式戶外品牌,我們不妨拿它來跟晚輩 The North Face 相比。(雖然這樣不太恰當)
如今選擇 The North Face 是壹些戶外活動探險家或者運動員,它專註的是戶外運動領域,而選擇 Filson 的則是真正以戶外工作為職業的人員,如森林防護員(消防員)、放牧農民(牛仔)、漁民、伐木工(木匠)等等,兩者主要的受眾群體不同。
在 Filson 的身上,我們也看不到像 The North Face 那樣簡便輕薄的衣服,這樣說明它的 科技 含量並不高,盡管後來它也開發出了各種面料,但品牌壹直走的都是較為傳統復古的戶外工裝路線。
很多時候 Filson 要通過厚重的服裝面料來達到保暖或者是其它防水防風的實用效果。
這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 Mackinaw 面料 服裝。
Mackinaw 是壹種重磅的羊毛呢材質,雖然並不是由 Filson 發明,但在品牌的產品序列中非常多見,比較有代表性。
Filson 的 Mackinaw 面料采用 100% 純羊毛編織而成,密度高而且厚實硬挺,不僅僅是絕緣保暖,防風防水的效果也十分出色。
Mackinaw 服裝最先是北美伐木工等戶外工人的禦寒利器,後來我們也為它安上了壹個“ lumbersexual 時尚 ”的標簽,跟格紋襯衫,牛仔褲,靴子等等壹起成為了伐木工風格的代表。
直到現在,以 Mackinaw 面料為主的單品依然是 Filson 主打的產品之壹, 經久不衰。同樣地,它也可以看作是品牌的壹個縮影。
其實不僅僅是 The North Face,Filson 跟現在很多潮流戶外機能牌子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沒有“ 過多浮誇 ”的所謂的機能防護設計,看起來壹切都是那樣樸實無華,甚至說單調都不過分,但又格外地靠譜穩重 。
單獨拎單品出來看,很多時候 Filson 的衣服像是壹件沒有什麽設計語言的基本款,走的是結實耐用的設計路線,看似跟 時尚 潮流扯不上關系,可以說妳幾乎沒有機會在秀場上看到它。
就算是與格調稍微相同的 RRL 相比,它們也有很大的不同。
RRL 可以說是 Ralph Lauren 專門為了對應復古群體的口味,推出了壹條高端復古支線。形象地說,RRL 更像是壹個完美設定的品牌,它身上更多的是將原始工裝與復古設計折中起來的 美式復古主義 。
而 Filson 原本就是紮根於戶外防護工裝中發展起來的,土生土長,它並不會討好誰,很多時候是復古群體去選擇它。所以,在 Filson 身上體現出來的是純正的 美式粗獷風格 。
這也就是為什麽,葉子會說 Filson 比 RRL 還要野性的原因。 因為在它身上,妳能看到那份融入了大自然的粗野的荷爾蒙。
時至今日,Filson 的服裝單品跟自家的包款壹樣,都成為了眾多復古哢嘰迷的心頭好。
在老本行中,它的觸手也已經伸到了更多的戶外項目,並打造出了不少相應的新品,如各種先進的防護服、羽絨服等等。不過,葉子倒覺得這些新出的單品多多少少特色不夠,不足以代表品牌。
自然,這是我以壹個吃瓜群眾的角度來說的,品牌想要發展,肯定不可能只會盯著幾樣經典款不變。
但是如果妳想入手 Filson 的話,葉子認為最值得投資的還是那幾樣經久耐用,深受復古群體喜愛的標誌性單品:
# Filson Mackinaw Wool Cruiser Jacket
不用懷疑,這是 Filson 最有象征意義的單品。在此前葉子曾介紹過伐木工博主(→_→ 《重量級博主的,“重口味”風格》 )的文章中,不少小夥伴都對他的格子花呢外套垂涎不已,那位博主選擇的很多款式就是來自於 Filson。
光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件外套采用的是上文提到的 100% Mackinaw 重磅羊毛呢面料制作,於 1994 年設計定型並申請到了專利,具有出眾的防水和絕緣保暖性,能夠在潮濕的環境中保持內部幹爽。
經常留言說快要被冷死的小夥伴,不妨就嘗試壹下它,就算是國內北方冬季的天氣,對它來說都是“ 灑灑水 ”,但 Filson Mackinaw 花呢外套的份量也會比壹般的羊毛外套更重,所以腰背不好的人要謹慎壹點。(想哪去了)
其實“ 格子花呢外套 ”是壹個統稱,並不那麽嚴謹。在 Filson 這裏,它的設計為 Cruiser Jacket 巡洋艦夾克 版型,有著典型的多口袋細節(***9個口袋:4個帶蓋口袋,1個開槽貼袋,2個暖手口袋,1個雙入口後置地圖袋,1個內部實用口袋),增添了實用工裝的風格,長度介於短款和中款之間,剛好覆蓋住臀部。
裏面最著名的就要數這件有著紅黑格子圖案的 10043 款式 了,街拍中經常會被刷屏,也是 Filson 中少有的比較亮色的單品。
它的造型效果不俗,可以跟牛仔褲和各種斜紋棉布材質的褲款搭配,再加上壹對靴款上腳呼應,不僅能夠幫妳應付天寒地凍,霸氣的格調也特別的矚目。
可能有人會擔心 Filson Mackinaw 這種厚重面料的夾克不適合亞洲人的體型,但其實它在日本是非常受歡迎的,就算是普通身高的型男也是能夠駕馭得住。要是妳不太喜歡強硬的工裝風,通過混搭也可以將它明顯“ 弱化 ”成壹件保暖的呢料外套。
如果嫌紅黑格紋太爛大街的話,Filson 還是有其它的格紋圖案款式可供選擇,各樣的風格都可隨心凹造,例如內搭裏加件白襯衫,露出領子,下身加條稍微平整的褲款,也能夠把原本的戶外工裝,穿出壹點斯文紳士的風範來。(參考價在 390 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 2700 多元)
另外,Filson 還有 Mackinaw 材質的格子襯衫和馬甲單品等等。
# Filson Tin Cloth Jacket
Tin Cloth 同樣是 Filson 的標誌性面料之壹,也是品牌包款中常見的面料,翻譯叫做 油面錫布 。
這是壹種加入石蠟混合物的材料,經過了加熱等加工工序在表面形成防水油塗層,具備防風、防水、防雪的效果,質地看起來跟葉子以前安利過的 Barbour 的油蠟夾克差不多。
Filson 的錫布夾克有兩種常見版型,第壹種跟上面的 Mackinaw 夾克壹樣,屬於 Cruiser(巡洋艦)款式 ,都是多口袋的設計,不過要短款壹些。
第二是相對長款,也簡潔壹點的 Filson Tin Cloth Field 工作夾克 ,口袋元素減少了很多,采用無縫肩部設計設計,增強了防雨效果,並在領襯上加入了 Mackinaw 羊毛面料。拉鏈為黃銅材質,更顯濃郁復古味。(參考價在3000元人民幣左右)
好吧,以上準確來說是葉子個人比較喜歡 Filson 的兩件單品,這期為小夥伴們介紹的牌子也到這裏了,以後再提到 Filson,可別僅僅認為它只是個包袋品牌而已。
再啰嗦幾句。
雖然時下復古風盛行,但相比來看,這樣的戶外工裝還有很多阿美哢嘰品牌仍然要小眾很多,不那麽被主流群體“ 接受 ”,尤其是在國內,大眾更是欣賞不了。
葉子今天並不是來為它們正名的(我還沒有那個力量),如果有人說它土氣,我並不會急著去反駁,因為“ 土 ”本來就是這些品牌的根本啊。
不過,任何事物能夠存在,沒有被淘汰,都有它必然的合理之處,在大家都紛紛追捧復古街頭風的同時,還是有壹小部分的人會默默地堅守著,正所謂“ 懂的人必然會懂 ”。
當然,我們也不應該互相 diss,喜歡小眾的人沒必要自詡高級去嘲笑大眾盲目,沒準人家的風格正好流行罷了,喜歡大眾的人也沒資格諷刺小眾這樣那樣的。我們應該感謝或者說尊重的是, 多元風格文化的存在拓展了我們的審美眼界 。
本文首發自公眾號: TOPMEN男裝網(ID: topmencomcn) ,新浪微博:@TOPMEN男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