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課程表的創始人余佳文:別把創業“理想化”
關於超級課程表的創始人余佳文:別把創業“理想化”
導語:妳總是犯迷糊,經常走到教學樓門口才發現自己找不到要上課的教室?甚至會出現走錯教室的尷尬?妳是學霸,想要蹭其他學院的課,卻無路可尋?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超級課程表的創始人余佳文:別把創業“理想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談產品:這是剛性需求
目前已經超過300萬大學生使用的手機App超級課程表幾乎成了大學生每日的必需品,不少同學大呼好用,同時也好奇是誰如此了解學生的需求。
當然,最了解學生的還是學生。超級課程表正是壹款由大學生自主創新研發的壹款App,包括主創余佳文在內的團隊幾乎是清壹色的90後。
和所有的學生壹樣,就讀於廣州大學的余佳文也是壹名普通的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忘記教室的事情經常發生,“於是就有了超級課程表。”他說,“這是壹款由個人需求拓展到用戶需求的產品,當時就覺得人人都需要。”
從有想法到V1版本完成,余佳文只花了不到壹周的時間,結果壹下子就在學校火起來了。在2013年2月,超級課程表開始面向全國布局,目前已經覆蓋1000多所高校。
到目前為止這款App已經更新了八九版,團隊也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30人,包括完整的開發、運營、財務和客服團隊。客服團隊可謂是壹個不大不小的亮點,“我們每天大概會收到壹萬到兩萬條用戶反饋,這些反饋對於我們改進產品都是最寶貴的需求。”
比如說有同學走在路上很想知道對面那個長發飄飄的女生叫什麽,於是超級課程表就加入了傳紙條的小功能。學霸想要去上自習,於是就加入了查看空教室的`功能。
“這些需求都是根據用戶的反饋壹點壹點做起來的,我們要做最貼心的課程表。”余佳文這樣說道。
談團隊:他們讓我驕傲
今年23歲的余佳文渾身上下充滿了Geek氣質,他從07年讀高壹時就制作了壹個地區性的高中生交友網站,08年網站開始盈利讓他小賺壹把,09年他突然意識到凡事應該順勢而為,“地區性的交友網站畢竟有局限性,妳做的過人人網嗎?該守的就守,不該守的就放棄。”於是他賣掉了自己的網站,開始思索下壹步怎麽走。
那時他看好移動互聯網的前景,“和PC相比,手機前途無量,尤其是隨著智能機的發展和使用更是如此。”於是他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投入到了移動互聯網的經驗積累中,逐漸開始組織自己的團隊,從壹人到四人,再到八人、十人,現在的三十人,“我們團隊中大多數人都是壹起合作了至少三年,我們之間非常有默契。”
這種默契程度源於信任和理解。采訪的過程中余佳文講了壹件小事,“昨天晚上我們壹起加班通宵寫代碼,有的團隊成員在家裏睡覺,半夜醒來看到我們還在,於是就睡不著了帶著宵夜就來了。”這樣的團隊情誼讓余佳文感動又驕傲。
然而作為團隊管理者,余佳文也有嚴厲的時候。“私人關系並不能影響工作的關系,妳要是任務不能完成,照樣走人。”在招募成員的時候,余佳文最看重的是他是否靠譜、踏實、聰明,“最重要的是學習能力。”他說道。在考核中,余佳文采取末位淘汰制,“我會給妳機會,如果妳第壹次拿了最後,大家會幫助妳壹起找原因,但妳不可能總是最後,如果壹直是這樣,那就是態度問題。”這樣的管理方法雖然嚴苛,但保證了團隊的高效和快速,“流失率也沒有多少,成立目前為止大概走了四五個人的樣子。”
現在余佳文已經很少寫代碼了,“團隊中有代碼比我寫的好的人,我的職責是管理者,是發現這樣的人。”會用人,是余佳文對自己的評價,他的目的是將每個人的能力都發揮到最佳。
談未來:我不怕失敗
目前,超級課程表的團隊已經拿到了兩輪融資,在他人眼中,余佳文是壹名優秀的大學生創業者。但他並不建議大學生創業,“創業之前問問自己問什麽創業。”余佳文說,大學這四年,他幾乎沒怎麽上過課,整個團隊成員幾乎都是“專職”,“很多人覺得我也可以這樣啊,那好,我問問妳,妳對妳的產品如何估值?妳對股權該怎麽分?競爭對手寫文章黑妳怎麽辦?”余佳文總是這樣的犀利,在他看來創業是壹件實在的事情,不是理想,要有能面對問題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於未來,余佳文說現在的自己是創業的最好年齡,“人生有兩個創業的階段,23歲時沒有家庭和社會負擔,可以邁開大步往前走,還有就是45歲之後,家庭穩定時。”他表示自己會堅持下去,“如果失敗了,那就找工作,以後東山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