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壹年上學和晚壹年上學,究竟有多大的差別?
前兩天有寶媽跟我抱怨說,孩子的預產期是九月份,如果那個時生娃,活生生比其他孩子晚壹年上學,她想跟醫生商量商量,是否可以八月份做剖腹產。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普遍認為孩子越早上學越好,提前進入集體生活,不僅給家長減輕負擔,也能讓孩子提前學習認字、算數,這樣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事實真的如此嗎?
早壹年上學和晚壹年上學,哪個更好?
首先,我們先從個體差異說起。都說孩子小的時候?壹天壹個樣?,如果妳的孩子是八月份出生的,那麽等他上學的時候,班裏的孩子普遍比他大,最大的可能要大上壹歲。
這個時候,孩子的身體發育、認知發育以及自理能力等,可能明顯弱於年齡較大的孩子,如果想讓較小的孩子趕上較大孩子的腳步,確實有些為難。尤其是男孩子,發育明顯晚於女孩子,過早地上學可能會落後於其他學生,這樣非常不利於他的成長。
其次,從孩子接受知識的能力說起。其實家長從小開始抓孩子讀書、學知識,並不壹定能讓孩子更好的學到所學的東西,急於功利的教育,就像是揠苗助長。
年齡稍大壹點的孩子,知識教壹遍就理解了,年齡稍小壹點的孩子,反復說幾次才能理解。有些孩子比較敏感,可能會產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是比較笨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被打擊,他壹定是不快樂的。
晚壹年上學需要家長做到這些:
想讓寶寶輕松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很多準備工作需要家長們提前壹年就開始實施。比如教會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想上廁所、想喝水了該怎麽跟老師說。
另外,壹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壹定要提前培養,比如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飯、用杯子喝水、上廁所、穿衣服等等,老師沒有辦法顧及那麽多孩子的需求,這就要求家長在家提前讓孩子練習。
如果方便的話,經常帶孩子去幼兒園玩耍、參觀,可以讓孩子提前熟悉幼兒園的環境,為以後上學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