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日賺超5億

日賺超5億

王慧瑩 Tech星球

22歲的騰訊,在後疫情時期交出了壹份非常亮眼的Q3財報,給資本市場打了壹針強心劑。

從2004年上市至今,騰訊股價從當初的0.7港元,飆升到了11月20日的588港元,翻了800多倍。

如今,隨著股價壹路上漲,騰訊的市值也創下 歷史 新高,至20日達到5.6萬億港元,超過阿裏的5.4萬億港元成為“港股之王”。

最近的11月12日,根據騰訊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按照第三季度凈利潤385.4億元推算,騰訊公司每天的凈利潤超4億,成為了如今中國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

從2004年騰訊在香港主板上市以來,騰訊的股價壹直呈指數級增長。2016年,市值接近2萬億港元的騰訊,首次超越中國移動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2019年,“老朋友”阿裏赴港二次上市,開啟了騰訊與阿裏在港股真正意義上的狹路相逢,妳追我趕,在今年尤其熱鬧。

今年11月,騰訊市值反超阿裏,截至11月20收盤,騰訊市值達到5.6萬億港元,市值增加超1.7萬億港元。換句話說,小半年的時間,騰訊的市值幾乎快漲出了壹個茅臺。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壹季度,在全球經濟整體出現自1993年後第壹個負增長的大環境下,騰訊卻獲得了1080億元的營收,二季度依舊增長勢頭強勁。

可見,疫情期間,由於占得“宅經濟”紅利,騰訊成為了疫情期間中國互聯網公司最大的“受益者”。

在疫情衍生出的“宅經濟”期間,全球都進入了被迫隔離的狀態,人們對於線上 娛樂 的需求隨之增長起來,全球 遊戲 市場的“龍頭效應”顯著,騰訊作為領頭羊,成績則更加突出。

據數據顯示,5月騰訊《PUBGMOBILE》及《和平精英》全球吸金超過2.26億美元。此外,興業證券此前曾公開表示,騰訊的核心產品《王者榮耀》除夕當日的流水達20億。

另壹方面,“宅經濟”側面驅動了人們對社交的需求,讓本就體量龐大的騰訊社交業務也在疫情期間強勢增長。根據騰訊Q1財報顯示,微信與QQ的每日總消息數及使用時長都各自獲得了同比雙位數的增長。微信及WeChat合並月活賬戶數破12億,達到12.025億,同比增長8.2%。

與此同時,騰訊產業互聯網的業務轉型也在這次的“宅經濟”中初見成效,企業微信、專註於團隊辦公協作的跨平臺溝通工具TIM、騰訊雲……

在騰訊“930變革”兩周年後, 遊戲 業務依舊是騰訊最大的“現金奶牛”。雖然行業普遍認為,在今年下半年疫情防治常態化後,騰訊 遊戲 版塊的業務有可能會出現下滑的趨勢,進而影響其營收能力。

但實際上,騰訊Q3財報顯示,網絡 遊戲 收入同比增長45%至414.22億元,日吸金4.5億元,連續兩個季度實現40%以上的增長,回到了2018年之前的增速。 遊戲 不僅超越其它業務板塊的增速,也同樣超越了騰訊大盤的增速。

而在著眼於 遊戲 等泛 娛樂 帝國的同時,騰訊在金融、廣告等方面的成績也同樣不俗。

根據騰訊Q3財報顯示,騰訊網絡 遊戲 收入創下2017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增長45%至414.22 億元,而Q3中國市場實際收入為685.22億元,簡單來講,騰訊壹家就占了整個市場的三分之二。

疫情期間的“宅經濟”,更是騰訊泛 娛樂 帝國的催化劑。做壹個對比,2019年整年騰訊 遊戲 收入1147億,而這次壹個季度網遊的收入就占了去年全年整個 遊戲 收入的三分之壹還多。

據SensorTower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用戶在手機 遊戲 上的支出同比增長21.2%,在App Store和GooglePlay上***創造了366億美元的收入。而當屬《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的成績最為亮眼,在全球範圍吸金超過20億美元,包攬收入排行的前兩名。

不得不提的是,拳頭產品王者榮耀連續10個月日活超過1億,而整個互聯網產品裏日活超過億的產品不超過40個。雖然業界壹直認為,《王者榮耀》早就達到了日活1億的水平,但騰訊選擇在第五年才公布這壹數據,或許和在Q3財報中提到的要推出以《王者榮耀》故事為藍本的新 遊戲 、動畫劇和電視劇有關。

除了這兩張王牌,作為市場上最大的 遊戲 發行商,騰訊也壹直在向海外 遊戲 市場擴張,很多 遊戲 的背後都有騰訊投資或控股。例如拳頭 遊戲 的《英雄聯盟》,騰訊持股100%;Epic Games的《堡壘之夜》,騰訊持股48.4%。

乍壹看,騰訊這只“小企鵝”並不會有那麽大的力量,但如今能量的爆發也絕非偶然。

除了 遊戲 這壹“現金奶牛”,騰訊的金融 科技 業務也格外亮眼。根據Q3財報顯示,騰訊的金融 科技 及企業服務三季度收入332.55億元,同比增長24%。騰訊的金融業務起步於2005年,目前主要有微信支付、理財通、零錢通、微信分付、微粒貸、微眾銀行。

此外,騰訊在財報中公布了微信支付的增長狀況:商業支付及理財平臺業務持續擴張,而社交支付及小額貸款業務則保持溫和增長。商業支付日活躍賬戶數及每名用戶的交易額同比增長強勁,令總支付金額同比增長超過30%。

與此同時,騰訊的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在Q3達到了213.51億元,同比增長16%。此次,壹直不盡如人意的媒體廣告降幅縮小至1%,據財報顯示,媒體廣告收入的增長得益於自制綜藝及暑期爆款劇《三十而已》吸引了贊助商的廣告需求。

隨之而來的是自制動畫片、電視劇以及音樂矩陣吸引了大量付費用戶。目前,獨自赴美上市的騰訊音樂矩陣包括了QQ 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名 K 歌。總體來看,騰訊的收費增值服務賬戶數同比增長25%至2.13億,其中,視頻服務會員數同比增長20%至1.2億元。

而社交廣告和其他廣告收入的增長,則主要得益於微信朋友圈的庫存增加及eCPM上升以及廣告主對視頻廣告形式的認可。

除了在騰訊系產品中增加視頻廣告,騰訊今年壹季度開始推出了視頻號,與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展開競爭,11月初,更是直接把視頻號直播強勢置頂朋友圈。視頻號短時間內的迅速崛起,也讓騰訊在短視頻信息流廣告中順利分到壹杯羹。

騰訊為何能這麽賺錢?這跟騰訊的 遊戲 業務、泛文娛等商業模式有很大關系。

經濟學家陳誌武教授在《馬化騰何以這麽富》的專欄文章中指出:騰訊之所以能增長這麽快、賺錢那麽多,是因為它的產出跟成本投入之間幾乎沒太大關系。為每壹塊錢收入所付出的額外成本,也就是邊際成本,幾乎為零。

陳誌武舉例說,在騰訊QQ空間裏,壹頂虛擬帽子的設計可能要幾個設計師與程序員花幾天時間,壹旦設計好了,虛擬帽子賣壹頂壹塊錢,賣壹百萬頂創收壹百萬元,賣壹億頂創收壹億元……由於虛擬帽子銷售是電子記賬收費,每賣壹頂又不需要重新制造,所以,賣壹億份虛擬帽子跟賣壹萬份在成本上幾乎無差別,但收入卻千差萬別,“網絡 遊戲 公司當然也壹樣。”

可以看出,與阿裏、京東、美團、餓了麽等企業相比,騰訊的版圖壹直活躍在社交、 遊戲 、金融等方面。這類輕資產業務使得騰訊的產出、營收和成本投入關系甚微,為每壹分收入投入的邊際成本幾乎接近於零。而阿裏、京東、美團、餓了麽等企業的主營業務電商、外賣,需要物流、倉庫、供應鏈、騎手配送等支撐,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換句話說,騰訊的凈利率要遠高於這些公司。

由此可見,騰訊賺錢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並且在微信的海量流量加持之下,還可以讓銷售的規模幾乎無限。而且,壹般而言,越是接近零邊際成本的行業,往往增長空間也越大。

無論是金融,還是廣告,擁有海量流量的微信,壹直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近年來,騰訊壹直在加強構建微信生態圈。通過視頻號、小程序、拍壹拍相繼盤活了微信生態。

壹度不被看好的小程序,肩負著電商業務和社交業務,但實際上尚未全面商業化的小程序已經有了不俗的表現。

據騰訊財報披露,僅2019全年,小程序就創造了超過8000億交易額。換句話說,小程序已經有望成為繼阿裏、京東、拼多多後的第四大線上交易平臺。2020年,小程序的日活躍用戶超過4億,覆蓋超過200個細分行業,小程序數量超過百萬。

在上壹季財報中,騰訊明確表示,“我們認為,微信生態正重新定義中國的網絡廣告,讓廣告主可在其私域,例如公眾號及小程序,與用戶建立關系,使其投放可有效維護長遠而忠誠的客戶關系,而非只是單次交易的廣告投放。”

回顧微信這壹年裏的動作:接連推出小程序直播、微信小商店、品牌小程序等電商相關的工具產品,以及微信搜壹搜在改版後支持商品搜壹搜,實際上每壹個舉措都是在為這個目標保駕護航。

除此之外,金融、醫療保健及互聯網服務客戶對PaaS解決方案的需求不斷增長,騰訊升級了企業生產力SaaS工具包,其中包含企業微信、騰訊會議及騰訊文檔等三款標誌性產品。

越來越多客戶采用企業微信作為工作上的溝通工具,使其日活躍賬戶數同比增長超過100%。企業微信自去年底改版後,睿翼互動CEO龍***火火曾表示,“私域流量想要完成真正爆發,發力點肯定在企業微信上,從這個角度看,企業微信的想象力會比小程序大很多。”

騰訊會議已有超過1億註冊用戶,今年9月,騰訊發布了騰訊會議的企業版本,增強了網絡研討會、同聲傳譯,及連接企業原有會議室系統等功能。

雲業務可以說是騰訊本季度的“落後生”。雖然,整個金融 科技 及企業服務板塊的收入同比增長了24%,但該項增長主要來自支付及理財平臺,也就是金融業務。從這個角度看,雲業務可能是騰訊本季的重點保護對象,雲業務的增速往往會深度影響企業端業務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