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圖像的概述
第壹代激光防偽技術主要用於制作激光模壓全息圖像防偽標貼。
由於普通光源單色性不好,相幹性差,因而使得全息技術發展緩慢,很難拍出令人滿意的全息圖。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激光出現,以其高亮度、高單色性和高相幹度特性,迅速推動了全息技術的發展,許多種類的全息圖被制作出來,全息理論得到很好的驗證。
七十年代末期,人們發現全息圖片具有包括三維信息的表面結構(即縱橫交錯的幹涉條紋,這種結構是可以轉移到高密度感光底片等材料上去的)。1980年,美國科學家利用壓印全息技術,將全息表面結構轉移到聚酯薄膜上,從而成功地印制出世界上第壹張模壓全息圖片。這種激光全息圖片又稱彩虹全息圖片,是通過激光制版將影像制作到塑料薄膜上,產生五光十色的衍射效果,使圖片具有二維、三維空間感。在普通光線下,圖片中隱藏的圖像、信息會重現,而當光線從某壹特定角度照射時,圖片上又會出現新的圖像。這種模壓全息圖片可以像印刷壹樣大批量快速復制,成本較低,還可以與各類印刷品相結合使用。至此,全息攝影轉向社會應用邁出了決定性的壹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