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中都是些什麽人?
以各級官員居多,同時點綴壹些各界別、各階層的人士,如知識分子、私營企業主、文藝界的、工人、農民、少數民族,但無論其身份是什麽,他們都有壹個***同特點就是:都是上級指定的。
兩會每5年為壹屆,每年會議稱X屆X次會議。根據中國憲法規定:“兩會”召開的意義在於將“兩會”代表從人民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進行收集及整理,傳達給黨中央。
“兩會”代表是代表著廣大選民的壹種利益的,代表著選民在召開兩會期間,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選民們自己的意見和要求。地方每年召開的人大和政協也稱為兩會,通常召開的時間比全國“兩會”時間要早。
擴展資料
從1949年全國政協成立到1966年,兩會的投票方式是鼓掌、舉手和無記名投票並用。1953年明文規定縣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采用無記名投票方法,但是1958年以後,各地的靠鼓掌來投票的“鼓掌通過”依然屢見不鮮。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全國人大出現了電子投票器,支持、反對、棄權有各自不同的顏色,鼓掌通過的形式率先在全國兩會上得到了廢除。此後進入二十壹世紀,南京等地的各地方兩會也開始明文禁止“鼓掌通過”的形式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在投票通過之後大家鼓掌慶祝。
百度百科——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