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希拉裏:為什麽很多“吃瓜群眾”不想讓她當選總統

希拉裏:為什麽很多“吃瓜群眾”不想讓她當選總統

希拉裏:為什麽很多“吃瓜群眾”不想讓她當選總統

“秀”誠實給對手施壓

對於美國人民來說,現在裏約奧運、恐怖襲擊什麽的都不重要,因為四年壹度的“美國大選”再過三個月就要來了!那個在2008年說“我知道怎麽對付中國”的希拉裏又回來了。這壹次,她還是要競選總統,頂著69歲的高齡。

然而,在她登基之前,還必須面對美國地產商特朗普的競爭。從目前的民調來看,兩人可以說是半斤八兩,民主、***和兩黨PK好戲將在年底上映!近日,為向競爭對手特朗普施壓,希拉裏公布了自己及丈夫克林頓2015年的收入及繳稅情況。希拉裏此次“曬”收入旨在抨擊特朗普不遵循傳統並對個人財務狀況遮遮掩掩。面對希拉裏的施壓,特朗普陣營作出回應,沒有提及稅收問題,而是攻擊希拉裏的“郵件門”。盡管離最終的投票日期還有近三個月,兩大總統候選人之間的明爭暗鬥從未停歇過。但兩人都有非常明顯的“軟肋”:壹個是“大嘴”言論惹禍不斷,壹個是難過“郵件門”這壹關。民調顯示,雖然希拉裏領跑特朗普, 但選民對兩人都不滿意。

盡管已有反對希拉裏競選的海報貼上美國街頭,但憑借4年國務卿、2任紐約州參議員的履歷,希拉裏也算得壹位候選明星。支持派也開始期待美國的首位女總統。而在大洋彼岸,我們關心的是,對華態度有著強烈“鷹派風格”的希拉裏如果重回政壇,跟中國又有什麽關系?今天就讓艾問每日人物帶大家壹起來解讀。

1、希拉裏出了壹款APP

事實上,就連***和黨都不知道希拉裏擁有壹支由矽谷的“科技天才們” 組成的超級團隊,但他們確實為希拉裏的競選立下了赫赫戰功。

據調查,希拉裏的科技團隊已擁有50余人,相當於壹家小有規模的矽谷科技創業公司。 這是史上最為科技化、數字化的壹屆選舉,但在小布什之前,互聯網對於總統競選團隊來說還只是壹個ATM機。

他們開發的核心產品就是希拉裏·克林頓本人,其核心成員清壹色來自互聯網大公司:有4人曾任 Google 高級工程師,其余的來自 Facebook、IBM、Adobe等,值得壹提的是,這支超級科技團隊中有9人曾效力過奧巴馬。

7月底,該技術團隊推出了壹款名為“希拉裏2016”的 APP,這是美國總統競選歷史上第壹個 APP 產品。 “希拉裏2016“上線 4 天,就以壹天壹個版本的速度迅速叠代。這款 APP 包含壹個 ”場景養成遊戲”。裏面包含壹個虛擬場景是 “希拉裏·克林頓競選中心”,而用戶是競選辦公室主任,主要任務是置辦辦公室家具。

用戶需要完成各種任務來獲取道具,比如幫希拉裏拉票;將自己的日歷與競選日歷同步;完成壹系列黑特朗普的小測試,這其中包括“‘對待女性就要像對待壹坨屎壹樣’ 是不是特朗普說的” 這樣的選擇題。如果回答正確,用戶還有機會獲得諸如希拉裏親筆簽名之類的實際獎品。

該APP上線不久,就收獲了上千條評價,APP Store 顯示 90% 的用戶給了五星好評。壹個用戶說,“ 與單純捐款相比,這款APP拉近了我們和希拉裏的距離,讓我們更有參與感。” 另外壹個評論說,“這款 APP提醒了我們如果特朗普成功就任總統,將會是美國的災難。”

2、希拉裏的競選主頁流量穩步上升

希拉裏競選主頁不但包括壹個媒體端、壹個捐贈系統,還有壹個成熟的電商平臺。競選主頁主圖與版式以天為單位進行叠代。

以電商平臺為例,出售的物品包括從酒杯到撲克牌,僅T恤就有30種花色,模特兼顧各色族裔,所有的商品都是美國制造,並且打上“Made in America”的標識,突出了希拉裏重整美國制造業的決心。商品中強調有機原料,呼應了希拉裏大力發展新能源、推廣清潔技術的環境政策。

官網上的捐贈系統是目前希拉裏科技團隊開發的最大應用。該系統是所有個人捐款交易中心,通過這些系統,這支科技團隊至今給希拉裏帶來了2.4億美元的募資額。那麽,有了科技的助攻,希拉裏勝出的可能性會更大嗎?下面看艾問每日人物給大家進行分析匯總:

壹、優勢:

①丈夫是前總統克林頓,除了任上搞婚外戀以外,總體是壹個合格的總統,至少其任上的經濟,搞得比其他總統出色,因此也具備壹定影響力。

②自身資歷豐富。當過參議員、國務卿、第壹夫人,對國內外政策了如指掌。

③知名度高,在***和黨內有很多朋友,在精英圈被認為是八面玲瓏。

二、劣勢:

①健康問題。有傳言稱她的健康狀況沒有想象中好,恐難以承受上任後的繁雜政務。

②女性候選人的性別短板。因為在美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女性總統。

③爆出的“郵件門”醜聞讓希拉裏支持率下降

希拉裏當選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幾乎是美國總統選戰中繞不開的話題。在2008年的選戰中,希拉裏就拋出了這樣壹句話:我知道怎麽對付中國。公開演講中,希拉裏如此描述中美間存在的問題:“過去7年裏,布什政府的政策已令中國變成我們的頭號債主”、“中國的貿易及貨幣政策正在懲罰美國工人”、“中國的鋼鐵出口到美國,美國的就業機會轉移到中國”。但8年之後,希拉裏對中國的態度似乎略見緩和。在剛剛過去的4月12日,希拉裏在紐約闡述“希氏外交政策”時,口吻已經變成“長期來看中美兩國關系需要戰略方向引導”。

談及自己擔任國務卿的經歷,希拉裏說“傾向於發展與中國領導層的私人關系,建立私人關系有助於在危機發生時有應對渠道。”強硬的“鷹派”開始尋求發展私人關系了,意味著她對中國外交關系的重視。

在經濟政策上,希拉裏明確提出反對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她說:“我現在反對,總統選舉結束後也將反,就任總統後還將反對。”該協定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協議之壹,宗旨是將簽署國的關稅降低到零,從而刺激投資,增加就業就會,進而帶動經濟的發展。不過TPP也被指責為是“扼殺就業和壓低薪資”的元兇。不過有專家指出,希拉裏此舉將對中國非常有利,少了美國這壹競爭對手,中國的貿易主導地位將會大大增強。

仍然有很多中國人不想希拉裏成為美國總統,因為很多學者認為希拉裏才是美國插手南海事務的幕後主謀,並且她曾經於2008年呼籲小布什抵制北京奧運會開幕式、2012年訪問塞內加爾時暗諷中國等事件都引起了國人的不滿。

在任職國務卿的4年裏,希拉裏出訪的國家達110多個,總行程超過135萬公裏,說她“為政治而生”的確不為過。面對扔鞋事件,她沈著得來,還能自我調侃,情商比小布什高出壹個檔次。此人如果重返政壇,將是壹個不可小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