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房地產開發必須具備哪五證?

房地產開發必須具備哪五證?

五證兩書

壹、《建築用地規劃許可證》

建設單位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征用劃撥土地前,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認,該項目位置範圍符合城市規劃的法律憑證。

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有關建設工程符合城市規劃需求的法律憑證。

三、《國有土地使用證》

經土地使用者申請,經城市各級人民政府頒布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該證主要載明土地使用者名稱、土地座落、用途、土地使用面積、使用年限、和“四至”範圍。

四、《建設工程開工證》

建設單位進行工程施工的法律憑證,也是房屋權屬登記的主要依據之壹,沒有開工證的建築屬違章建築,不受法律保護。

五、《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

市、縣人民政府房地產管理部門允許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商品房的批準性文件

六、“兩書”

《商品房質量保證書》、《商品房使用說明書》

名詞解釋

壹、基本參數

※ 復式:區別於躍層,受躍層啟發,經濟型躍層結構(上下不壹樣高);

※ 錯層:戶內樓板面高度不壹樣,錯開出有樓梯連接,但未分成兩層,適合大面積住宅;

※ 進深:壹幢建築物(房子)從前墻皮到後墻皮的距離(長度);

※ 開間:住宅的寬度,壹間房屋內壹面墻皮到另壹面墻皮的長度(3m~3.9m較舒適);

※ 層高:房屋壹層的高度,指下層樓板面到上層樓板面的高度(2.9m);

※ 靜高:壹間房屋內樓板面與屋頂的高度(2.7m);

※ 戶型:根據家庭人口組成情況和國家規定的居住面積定額所確定的每戶居室;

※ 建築系數:“建築占地系數”的簡稱,指建築用地範圍內所有建築物占地的面積與用地總面積之比,以百分率計。用以說明建築物分布的疏密程度、衛生條件及土地利用率。合理的建築系數應在節約用地的原則下,盡可能滿足建築物的通風、采光和防火、防爆等方面的空間要求,並保證足夠的道路、綠化和戶外活動場地。

※ 三通壹平:通常指施工現場達到:路通、電通、水通,土地平整。

※ 七通壹平:大的開發區域需要的施工現場要求:路通、上水通、雨汙水通、電力通、通訊通、熱力通、煤氣通,場地平整。

二、與產權有關的概念

※ 房屋產權:泛指所有者對財產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並排除他人幹涉的全能,是物權的壹種,房屋產權指房產所有者按照國家法律規定所有的權利。

※ 房屋權屬登記:指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代表政府對房屋所有權以及上述權利產生的抵押權等房屋他項權利進行登記,並依法確認房屋產權歸屬關系的行為。房屋產權登記應遵循房屋的所有權和該房屋占有範圍的土地使用權權利主題壹致的原則。

※ 房地產權登記:通常稱“產權登記”(包括房屋所有權登記和房屋他項權利登記)城鎮房屋所有權登記是人民政府為了健全法制,加強城鎮房屋的管理,依法確認房屋所有權的法定手續,在規定登記範圍內的房屋所在地產權管理部門申請所有權登記,經審查確認產權後,由房屋管理機關發給房屋所有權證。房屋所有權登記是房屋產權管理的主要行政手段,只有通過房屋所有權登記,才能對各類房屋產權實施有效的管理。

※ ***有產權:指壹家房地產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權利主體,即***有人,在實踐中又有按份***有和***同***有之分。前者是指***有人分別按自己所擁有的份額的大小,對***有房地產享有壹定的利益,並承擔相應的義務;後者是指兩個以上權利人對全部***有的房地產享受同等的權利,並承擔相等的義務。

※ 房屋抵押:產權所有人以房契作為抵押,取得借款按期付息。房屋產權仍由產權所有者自行管理,債權人只按期取息,而無使用管理房屋的權利,待借款還清,產權人收回房契抵押即告終結。

※ 過戶:即更換房屋承租人姓名。

三、與面積有關的概念

※ 建築面積:建築物各層面積總和,每層建築面積按建築物勒角以上截面計算,包括使用、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

※ 公攤面積:

1、 公***門廳、過道、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房等為整座樓服務的公***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

2、 各單元與樓宇公***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以及外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50%

※ 商品房銷售面積 = 套內建築面積 + 分攤公用面積

※ 套內建築面積 = 套內使用面積 + 套內墻體面積 + 陽臺建築面積

※ 使用面積: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生活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

※ 使用面積系數:用百分率表示,等於總套內使用面積之和除以總建築面積。

※ 輔助面積:建築物各層平面樓梯、走道、所占凈面積的總和。

※ 結構建築面積:建築物各層中,外墻、內墻、垃圾道、通風道、煙囪(均為投影面積)等所占面積的總和。

※ 使用率:使用面積與建築面積之比,用百分數表示。板樓:80%;塔樓75%;寫字樓70%;商場65%。使用率與人流量密切相關,人流量大的地方,使用率低。

※ 實用率:套內建築面積和住宅面積之比。

※ 商品房銷售面積 = 套內使用面積 + 分攤的功用建築面積

※ 套內建築面積 = 套內使用面積 + 套內墻體面積 + 陽臺面積

※ 套內墻體面積:公用墻為水平投影面積壹半計入非公用墻為水平投影面積計入套內使用面積為室內各居室面積,如壁櫥等,以及不包含在結構面積中的煙囪、通風道、管道井。

※ 公攤的公用建築面積 = 套內面積 × 公用建築面積分攤系數

※ 公用建築面積分攤系數 = 公用建築面積 ÷ 套內建築面積總和

※ 公用建築面積 = 整棟樓的建築面積 – 套內建築面積 – 不應分攤的建築面積

※ 容積率:總建築面積與所用建築用地面積(總占地面積)之比。

※ 建築覆蓋率:又稱“建築密度”,是指建築物基底占地面積與規劃用地之比。

※ 綠化率:指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的綠地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

※ 綠地率:指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的綠蔭面積(包括綠地面積)與規劃用地面積之比。

四、與銀行貸款有關概念

※ 按揭:是指按揭人將房產產權轉讓按揭,受益人做為還款保證按揭人在換清貸款後,受益人立即將所涉及的房屋產權轉讓按揭人,過程中按揭人享有使用權。

※ 按揭所用材料:

1、 身份證復印件;

2、 戶口本復印件;

3、 結婚證復印件;

4、 學歷證復印件;

5、 收入證明;

6、 購房合同復印件;

7、 營業執照復印件;

8、 三個月的連續稅單;

9、 固定資產的發票;

10、 借款申請表。

※ 契稅:指房屋所有權發布轉移時,就當事人所定契約按房價壹定比例向新的房屋產權人所征收的壹次性稅費。它是針對房地產產權變動的專門稅種,也是購房過程中購房所承受的最大稅額的壹次稅費,約為房價的1.5%

五、與住宅相關的概念

※ 公寓式住宅:相對於獨門獨院別墅,大多數為高層,每層有若幹個可以單獨使用的套房,裏面壹應俱全。

※ 花園式住宅:壹般帶有花園、草坪、車庫樣式為二、三層,特點:建築密度低,內部居住功能相當完備,裝修華麗、富有變化。

※ 雙拼:連拼,疊拼。

※ 商住住房(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是住宅觀念的延伸,屬於住宅。但同時又融入了寫字樓的諸多硬件設施,尤其是網絡功能發達,能使居住的同時從事商業活動的居住形式。事業壹些小公司,以及依賴網絡進行社會活動的人群。

※ 經濟適用房: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商品住宅,它具有經濟性和適用性。經濟性:是指住房價格相對市場價格而言即比市場商品房價格低,能夠適應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適用性指住房的設計和建築標準上強調使用效果,而不是降低標準。

六、經濟適用房

我國在1998年房改的同時就實行了經濟適用房政策。

※ 經濟適用房享受哪些優惠政策

免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和商業網點建設費以及契稅,減半征收水電增客費等各種稅費。建設用地采取行政劃撥方式供應,優先給予辦理有關手續。另外,經濟適用房建設管理費只限於1%~3%,市場利潤被限在3%以下。

※ 經濟適用房價格構成

住房建設的征地和拆遷補償安置費;

審查設計和前期工程費;

住宅小區基礎設施建設費;

建設工程費;

以上4項之和為基礎的1%~3%的管理費。貸款利息、稅金3%以下利潤。商品房除以上8項外,還有行政事業性收費(如小區營業性配套公建費,人防建設費等),土地出讓金其利潤不受限制,由市場決定。

※ 經濟適用房與商品房有什麽不同

獲得土地的方式不同,經濟適用房建設用地實行行政劃撥,免交土地出讓金;商品房采用出讓方式須交納土地出讓金;

成本結構不同;

租售政策不同,經濟適用房只售不租,商品房不受限制;購買條件和對象不同,經濟適用房享受政府優惠,其購買對象是特定的,只供給城鎮中低收入家庭,因而要實行申請審批制度,商品房購買對象和條件不受限制;

價格政策不同,經濟適用房出售實行政府指導價,不得擅自提價出售。商品房出售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

※ 經濟適用房是什麽產權?與商品房有什麽不同?

居民個人購買的經濟適用房產權歸個人;

房屋的產權分四部分:使用權、占有權、處置權和收益權,與商品房相比經濟適用房的產權只在收益權上與它們不同。商品房上市出售後,收益全部歸個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