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正在變得越來越暗,地球反照率顯著下降,是否與氣候變暖有關?
專家猜測,地球變暗是因為美國壹些家庭長期開空調使得用電量增加,發電廠加大電力供應,讓地
球不堪重負。按照美國的氣候,夏天每天只在中午開兩個小時空調就已經足夠,但很多美國家庭和企業居然徹夜
開空調,24小時不斷電,這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
另外,有相關人士坦言,美國發達的肉類飼養也造成了相當嚴重的環境汙染,機械化的生產工藝導
致大量電力被浪費。
某專家預測,如果美國放棄機械化工業化 ,不僅可以省下許多電力,更可以為民眾增加更多工作
崗位,大家壹起回歸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地球。
在此我們呼籲,救救地球,救救美國!請美國人不要執迷不悟了,美國人都不要開空調,更不要吃肉,如果能回歸到古代的生活就更好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樣我們的地球母親將會延年益壽!?
在此我也鄭重建議瑞典環保少女,請妳看到這條消息立即召開新聞發布會,強烈譴責不環保的美國
人,勸他們迷途知返,回頭是岸。氣候變暖確實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並不是氣象學家們的危言聳聽。全球反照率下降有很大壹部分原因是冰蓋 融化導致的。被稱為世界第三極的我國的普若崗日冰川也在融化,使得南面的色林錯從80年代的1667平方公裏擴
張到目前的2394平方公裏,增加了43%左右。
普若崗日冰川,面積422平方公裏,冰層厚度達200多米網報道:過去約30年間,青藏高原及其相鄰地區的冰川面積由5.3萬平方公裏縮減至4.5萬平方
公裏,退縮了15%。
我國有46000多條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壹些研究人員預測,青藏高原上絕大部分的冰川和永凍層 不久就將消失殆盡。近日,壹項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雜誌《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的新研究顯示,
氣候變化造成了海洋變暖,導致地球上空的明亮雲層減少,這使反射到太空的光線變少,地球正在
吸收比以往更多的能量,這可能會加速氣候變化,導致全球變暖。
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
通過分析從地球反射到月球表面的光,以及衛星測量的數據,發現在過去20年裏,地球的反照率顯
著下降,地球正在變得越來越暗。科學家稱這壹發現令人十分擔憂,因為研究人員本來希望地球變
暖可能會產生更多的雲和更高的反照率,這將有助於減緩地球變暖,但現在看來,實際情況卻恰恰
相反。這是2016年4月19日在西藏林芝市波密縣境內的米堆冰川縮退後遺留下的冰磧湖。新華社記者 劉東君攝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對青藏高原的部分冰川,重建了2500年的古冰川融化強度的歷史概念模型。
輸入地球氣候系統的能量主要來自太陽光,也就是短波輻射,主
要是紫外和可見光波段。輸出的能量則來源於地球自身的熱輻射,也就是長波輻射,主要是紅外線波段 。根據斯特凡-玻爾茲曼定律,物體產生熱輻射的強度和熱力學溫度 的四次方成正比,因此
根據地球表面平均溫度可以得出地球向外太空散發的輻射強度。太陽輻射也是如此計算的,但是由
於太陽離我們很遠,從表面散發的太陽輻射到達地球時已經衰減了很多,所以二者可以基本保持平衡。
地球表面的輻射能量平衡 大致如下圖所示:當地球表面反照率升高,就說明地球表面反射的太陽光更多了,我們如果從外太空看地球就會覺得
地球變亮了。反之,地表反照率 降低就會導致地球從太空看起來更暗了。造成地表反照率降低的
原因有很多,包括冰川面積縮小、雲量減小、煙霧增多等等。反照率降低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被地
球吸收的太陽能變得更多了,因此為了到達新的能量平衡,就需要地球表面升溫,散發更多熱輻
射,可以說“全球變暗”是“全球變暖”的壹個誘因。
到達地球的太陽光可以被大氣分子吸收、被雲和氣溶膠 粒子吸收、被地面吸收。冰川融化,露出
來的海水或者土地都比冰川更容易吸收太陽光;很多氣溶膠都可以吸收太陽光,黑炭氣溶膠各種山火、工廠排放等等都很容易產生更是吸收能力強大;大氣分子的吸收,如果二氧化碳或者其
他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就會使這壹項增加。這些都是可以促進“全球變暗”的因素。
總得來說,目前對地球氣候系統 的研究仍然十分困難,因為適宜人類居住的溫度環境實在太苛刻了,地球大氣作為壹個平均的整體必須保持強大的穩定性,而人類帶來的很多不確定因素都有可能突破這種穩定性,比如溫室氣體濃度 、大氣汙染物濃度等,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地球表面的能量收支,大氣不穩定性提高,這樣就會導致極端天氣事件增多,自然災害增多。
可以說氣候變暖早已是科學界的***識,而這個問題怎麽解決,不是科學家的力量能夠完成的,需要
全球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合作。作為普通人能夠盡可能節約資源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吧,不壹定要出
力,但是也請不要拖後腿宣傳那些反科學的陰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