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技術主要有哪些?簡述其分離原理(至少列舉3個)
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技術主要包括反滲透、納濾和超濾。
壹、膜分離技術
膜分離技術主要基於溶質粒子的尺寸進行分離。微濾適用於去除顆粒物和懸浮物,超濾適用於大分子物質的分離,納濾則介於超濾與反滲透之間,針對特定離子或分子。反滲透則能去除水中的離子、有機物和微生物,達到高純水制備的目的。
二、分離原理
1、反滲透的原理:
半透膜兩側施加壓力,水分子從低壓力側流向高壓力側,鹽分和有機物被截留。反滲透技術利用極小的膜孔徑,去除水中大部分離子和有機物,廣泛應用於高純水制備和海水淡化。
2、納濾的原理:
納濾膜的孔徑位於反滲透與超濾之間,壹般為1-100納米。納濾膜能有效去除大部分離子和有機物,但對小分子物質如水和某些有機物不起作用。
3、超濾的原理:
超濾技術主要用於分離溶液中的懸浮顆粒、大分子物質和膠體。施加壓力使溶液通過超濾膜,而大分子物質被截留。超濾技術廣泛應用於制備純水和超純水、工業物料分離以及生物制品的分離與濃縮。
新型膜分離技術的研究進展
壹、新型反滲透膜材料
近年來,新型反滲透膜材料如聚酰亞胺、全氟磺酸等受到廣泛關註。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耐高溫、抗腐蝕性能,有助於提高反滲透系統的穩定性和壽命。隨著新型膜材料的研發,反滲透技術的成本有望進壹步降低,同時提高其在海水淡化、工業廢水處理等領域的應用效果。
二、納濾與超濾的聯合應用
為了更有效地去除不同大小的雜質,納濾和超濾技術常被結合起來使用。納濾膜先用於截留大部分離子和有機物,然後超濾膜進壹步去除剩余的微量雜質。這種聯合應用在制藥、食品飲料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水和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