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黃瓜壹根10元,為何很多人跑俄羅斯種菜,卻賠錢?
其實俄羅斯也不是壹點糧食也拿不出來,畢竟有著世界第壹的土地面積,還愁找不到地方種地嗎?客觀上來講,俄羅斯人其實也不缺吃的,只不過在這裏肉很便宜,菜卻很貴。
因此,有很多人都想要去俄羅斯種地,甚至預計3個月就能夠有100萬的產值,結果真的是這樣嗎?
或許妳不知道俄羅斯的肉價到底有多便宜,據說在俄羅斯10元就能買壹個豬頭,2元錢就能夠啃到1根豬蹄,想要買5斤豬肉,只需要花299盧布,也就是相當於人民幣30元錢。
要知道在國內,1斤豬肉的價格最便宜也要10元以上,最貴的時候甚至達到50元左右。
可是俄羅斯的菜價卻不怎麽友好,10元壹根的黃瓜稀松平常,1包生菜也要9元,連最便宜的包菜也要5元壹斤,水果的價格更恐怖,普通人難以承受。
超市裏只見人們大量囤肉,沒見人們大把大把買蔬菜和水果的。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在俄羅斯肉類生產和玉米、大麥等糧食生產很容易,可是蔬菜種植卻是壹大難題。
由於俄羅斯也采用大規模的集約化農業生產,養豬和種玉米都可以實現大規模生產,甚至還能大量出口玉米。
可是蔬菜的種植條件卻更苛刻,就拿西伯利亞的土地來說,盡管有遼闊的土地,可這裏畢竟屬於高寒地帶,覆蓋著大量的原始森林和沼澤地,甚至還有壹大片的凍土以及隨時席卷而來的寒潮,這種地方別說種菜,就連長期生存都是壹個問題,因此,俄羅斯人寧願吃肉,也不願意花費大量精力來種菜。
這也導致了俄羅斯的農業較為落後,而且缺乏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至今仍以畜牧業為主。
可是這壹困難同樣沒有難倒辛勤的國人,我國的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就在俄羅斯實踐起來了。
據了解,在俄羅斯遠東的比羅比詹猶太自治州,就有中國人跑去那裏搞大棚種植。
在那裏,國人向當地提供蔬菜種植技術,包括農用地膜和蔬菜塑料大棚膜,以及種植所需要的蔬菜種子和殺菌殺蟲劑,而俄羅斯人負責提供土地和農用機械,包括燃油和勞務人員,還有運輸車輛,最後所得的利潤進行雙方的分成。
值得註意的是,俄羅斯人雖然種不出大量的蔬菜,但是對蔬菜的質量要求卻很高。
即便在當地菜價很貴,但當地人對蔬菜確實很挑剔的。
就拿胡蘿蔔和圓蔥來說,個頭必須要適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才能夠賣出好價錢,而且黃瓜的尺寸也要控制在20公分以內且還得是嫩黃瓜,大的銷售就很困難了。
此外,俄羅斯人還比較喜歡吃甘藍、馬鈴薯以及番茄等蔬菜,但是要種植這些蔬菜,就必須要在外形上符合他們的喜好。
不僅如此,俄羅斯對蔬菜生產的過程也是嚴格把關的,嚴禁大量使用農藥,即便是低毒的農藥也要控制使用。
這壹點就沒有國內那麽自由了,國內的壹些蔬菜種植戶為了提高產量,往往會對蔬菜,水果等大量噴藥,但是這在俄羅斯是不允許的。
蔬菜在進入市場銷售前,就會經過嚴格的檢測,對於亞硝酸鹽或者農藥,化肥殘留超標的農產品,是壹律禁止銷售的。
因此,很多中國人之前跑到俄羅斯去種地,盡管利用大棚種植在這樣的高緯度高寒地區實現了豐收,最後卻因為售前檢測不合格而被迫停產,敗興而歸。
因為俄羅斯蔬菜售價很高,很多人乍壹看以為這樣確實很賺錢,但根據實踐的結果往往並不是那麽順心如意。
且不說上面提到的蔬菜檢測和賣相,光是出國種地的成本,就沒有那麽簡單。
首先,國內禁止個人私自出國搞勞務輸出,必須要有外貿部門的批準,還要找代理公司,這就涉及到審批費和代理費。
即便能夠順利出國,在俄羅斯那邊還要辦理生產許可證和勞動證書,此外還有落地簽證,和回國時的返回簽證,這些都是壹筆不小的費用,當然還有健康檢查。
由於最近新冠病毒流行,疫苗接種和核酸檢測也會嚴格把關。
更何況,農業生產需要的大棚膜和地膜,在俄羅斯那邊沒有生產,要想從國內帶過去,就必須要向海關申報,獲得出口的權利。
而且蔬菜種植的種子也需要進出口許可證,關鍵是俄羅斯那邊禁止農藥化肥的使用,這些就需要另想辦法了。
因此,光是以上這些手續就夠讓人頭疼了,去俄羅斯種地的話,還真得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