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大數據:春節消費呈現哪些新趨勢?
春節也是中國人最看重的節日,招待親朋壹般也會選擇檔次更高壹些的飯店和餐廳,尤其是除夕當天的團圓飯,壹般來說,就餐人數最多、檔次最高。春節期間餐飲消費的平均每筆支出大約要比其他節假日高出近四成,其中除夕當天平均每筆消費金額更是其他節假日的兩倍之多。
雖然老百姓在外出聚餐的方面的投入明顯高於其他節假日,但在春節這個萬家團圓的節日裏,選擇在家裏招待親朋好友仍是老百姓的首選。
春節期間是中國人口遷移最為密集的時期,不少內地的遊客前往北上廣深等壹線城市旅遊、購物和走親訪友,帶動了當地餐飲消費。而對於壹些外出打工人數眾多的省份,春節期間陸續返鄉與家人團聚,在家裏品嘗壹下久違的家鄉風味成為眾多遊子的首選。
二、自駕遊逐年升溫
“旅遊過大年”越來越流行。旅遊出行交易數據顯示,從春節前壹周起,公路、鐵路客運和航空售票類消費逐步升溫,春節期間這三類交易金額合計較去年同期增長42%,其中公路增幅最高,達到98%,航空、鐵路同比增幅均為39%。而與自駕出遊相關的加油類交易金額同比增長39%,全國大型景區售票刷卡交易金額增長40%,自駕休閑遊、自助度假遊成為越來越多人過年的首選。
隨著出境遊趨勢向“自由行、深度遊”的轉變,遊客用卡支付也由傳統的購物延伸到度假休閑等更多領域,各地特色體驗與服務、遊樂園與景點門票等消費占比逐年增加。
三、銷售終端刷卡仍為主流
銀聯大數據還顯示出居民支付方式的新變化,從絕對量來看,春節期間銀聯網絡交易主要以POS機(銷售終端)刷卡為主,占比超過半數,移動和互聯網等渠道的線上業務占比低於平日,這與節假日諸多電商物流停業有關。但從同比增幅來看,POS機交易金額增幅為17%,而移動互聯網等渠道的線上業務同比則增幅達到170%,說明隨著移動支付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更多消費者傾向於嘗試壹些新的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