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舞的服裝
花鼓舞的服裝帶有鮮明的戲曲藝術特點。
花鼓舞作為漢民族舞蹈的獨有形式,其演出服飾也繼承了民族時尚,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淵源的。它的形成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那時民間藝人表演時多為包頭巾,這是當時社會大眾服飾的重要特點。隨著社會的發展,民族融合加深,尤其是元朝時期因異族統治的形成,在舞蹈服裝設計裏面逐漸融入了其他民族的風格元素。
清朝滿族政權的建立,又使得之後的花鼓燈服飾帶有滿族舞蹈服裝的印記,而且這種影響還十分突出,表現在服飾中隨處可見的對襟、立領、盤扣小短褂等,滿族特色極為鮮明。舞蹈服飾的變遷反映藝術發展與時俱進、因地制宜,隨歷史和環境變化而不斷變化演進。
花鼓舞的特點介紹
1、舞蹈動作剛健樸實
花鼓舞的舞蹈動作剛健樸實、歡快熱烈、動作灑脫,表演風格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音樂源自民歌,題材廣泛,節奏多變,或高昂激越或婉轉纖柔,是中華民族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間舞蹈之壹。花鼓舞的舞蹈動作產生於勞動又因長期紮根於民間,使其得到豐厚的營養,所以特別純樸、優美、富有表現力。
2、風格韻味獨特
花鼓舞的風格韻味,兼容南北文化之優秀長處,具有吳歌楚舞的風韻。楚人有尚武、知音、細腰等習俗,花鼓舞中的動作和技藝大多是從武術中吸取營養,體現尚武精神。而“蘭花”“三道彎”和“S”型的動態形象,則是細腰的延伸,有北方的剛勁古樸,又有南方靈巧秀麗的風韻。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花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