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建新
1:作家羅松講過兩個故事。
第壹個故事關於女孩:
壹個步入青春期的高中女孩淩晨才回家,過了幾天,父親約她外出喝酒:“盡量喝,喝醉,爸爸帶妳回家。”那壹晚,女孩醉倒在吧臺上。
第二天,她壹醒來,就看見了父親寫給自己的壹封信:“妳記得昨晚喝了多少酒醉倒的嗎?壹***是兩杯啤酒跟五杯角HIGH,記住,這就是妳的極限。世界上有很多壞人,我沒辦法永遠在身邊保護妳,所以才讓妳知道妳的極限,妳壹定要學會保護自己。”
第二個故事關於男孩。
壹個14歲男孩,在書亭看到了壹本很喜歡的書,可是身上沒帶那麽多錢,於是就偷偷把書藏進了懷裏,不料卻被老板發現了,把他扭送進了派出所。很快,孩子的父親趕到了。
男孩低著頭,等待父親的大罵。但父親並沒罵他,而是對書亭老板說:“他壹定十分喜歡這本書,只是因為沒有帶足錢才這樣做的。妳看這樣行不行,我出三倍的錢買下這本書……”
出了派出所,父親對孩子說:“人這壹輩子都會犯錯誤。聽著,忘記它!不要讓它在妳心裏留下陰影,好好學習和生活,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講完這兩個故事後,羅松說了壹句我非常認同的話:給女兒最好的保護是底線教育,給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
2:有關女孩的底線教育,有四點特別重要,希望大家可以告訴自己的女兒。
第壹個底線教育:身體底線。
《虎媽貓爸》有這麽壹個劇情:羅茜茜剛被保送直博的時候,博導陳小武開車帶羅茜茜到他姐姐家,進門不久他就把防盜門反鎖了,然後開始講他和師母關系不好……然後他就要霸王硬上弓。
羅茜茜就大哭大鬧起來,陳小武生怕驚動了鄰居,於是立馬停止了侵犯。事後,為避免再次落入“色狼”之手,羅茜茜尋求交換生項目,毅然出了國。
羅茜茜沒有像其他女孩子壹樣,迫於導師的打壓和恐嚇而默默忍受。因為父親對她說過壹句話:“千萬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身體,以換求什麽好處。”所以關鍵時刻,她選擇了抗爭。
何為身體底線教育?身為父母壹定要告誡女兒: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和傷害自己的身體。
第二個底線教育:生活底線。
我曾經看到過這麽壹個故事:
女兒考上大學後,父親給她寄錢:“1200元夠不夠?”
女兒回答:“夠了。”
父親又說:“想買什麽就買,別虧自己。”
女兒聽了,半天不作聲。
父親覺得奇怪:“怎麽了?”
女兒說:“室友和我壹樣,每月家裏也是給1200元,但她生活質量比我高,每天都有零食吃,每周都去麥當勞……”
父親說:“她是不是在打工?妳不要去,耽誤學習。”
“她沒有打工,是在談戀愛。有壹次她約會回來對我說,其實她不喜歡那個男生,只是喜歡他替自己買單而已。她還說我傻,可惜了這張臉,如果她有像我這樣漂亮的臉,根本不用向家裏要錢。”
父親放下電話,立即給女兒打了1500元,對女兒哦:“從這月起,我每月給妳1500元。多出的300元,妳可以買零食。還有,如果妳戀愛了就要告訴我。我每月再給妳500元,作為戀愛經費。請妳壹定要記住,每次約會,都不要忘了帶上自己的錢包。”
這位父親為什麽要這麽做?他在給女兒灌輸壹個生活底線——要有經濟獨立能力。
“經濟獨立的女人,是最有尊嚴的女人。經濟不獨立,人格便不獨立。人格不獨立,愛情便不獨立。”
第三個底線教育:感情底線。
作家柒柒曾寫過壹慘痛經歷:大三時,她愛上壹個男生,為了討好這個男生,她低到了塵埃裏。
男生喜歡吃魚,柒柒就在寒冽的冬晨,在河邊守候數小時,為他買最新鮮的魚。
兩人吵架了,明明不是自己的問題,柒柒也要站壹整夜的綠皮火車,去他的城市,跟他說聲對不起。
大冬天,例假來了,她蹲在地上,也要把他的臭衣服洗得幹幹凈凈。
柒柒以為,這樣就能換來他的真愛。
可她熬好魚湯,電話他回來吃飯時,換來的是壹聲:“煩不煩,我正忙。”她將幹凈的衣服放到他面前時,換來的是壹句:“這本來就是女人該做的事。”
即便這麽忍氣吞聲,柒柒最後還是失去了他。
多年後,回憶這段感情經歷時,柒柒這樣寫道:
“我壹直以為妥協壹些將就壹些,這個世界就會為我讓出壹席之地,後來才知道:妳永遠無法感動壹個不愛妳的人。”
所以現在,柒柒總是給女兒強調壹個“感情底線”:“不要在壹個不愛妳的人身上浪費時間。更不要為他無底線地犧牲自己,因為妳永遠無法感動壹個不愛妳的人。”
第四個底線教育:生命底線。
“我們壹生中,總難免遇到惡人。當遭遇惡人時,如果妳沒有能力和歹徒鬥爭,就應該打迂回的戰鬥,不管手中的東西有多麽重要,都不應該和其發生正面沖突。最好的選擇應該是舍財保命。”
因此壹定要教育女兒:生命高於壹切,沒有什麽物品能比生命更重要。
我們壹生中,也總難免遇到傷心事。但不管遇到多大的傷心事,都不能選擇終結生命,自殺是解決問題中最愚蠢的辦法。”
3:給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有關男孩的陽光教育,也有四點特別重要。
第壹個陽光教育:冒險教育。
我發小劉宇是搞地質勘測的,他最喜歡帶兒子去探險。比如,上周他就帶兒子小劉野營去了。奶奶本不想上孫子去:“那個山太陡了,摔了咋辦?”“還有野豬,危險得很。”
但劉宇偷偷對媽媽說:“其實就是壹個普通旅遊景區,我告訴他可能有野豬出沒,是想練練他的膽。”
那晚,父子倆在帳篷裏,似乎聽到了野豬的叫聲。劉宇把壹根木棒遞給兒子,
自己也抄起壹根,假裝守衛起來。這樣的“冒險教育”,讓他家小兒子的膽子比壹般小孩大,十足的男子漢氣息。
現在總有很多家長這樣教育兒子:“那裏不能去,這個地方不能待,太危險了!”
教育家理查德說得好:“缺乏冒險精神的孩子,往往習慣於墨守成規,既性格孱弱,又不善創新。”壹個男孩子,應該要具有冒險精神的。
第二個陽光教育:規則教育。
作家林曦講過壹個教育故事:孩子與同學打架,回家後大哭。
我問他:“妳很委屈,很生氣嗎?”
孩子說:“嗯,我要報仇。”
我問他:“那妳打算怎麽做呢?”
“找根棍子,不行,我要像電視裏壹樣,用劍刺他。”
“好,這樣很解氣,爸爸幫妳準備壹下。”
過了壹會,我抱著衣服和被子下樓。孩子壹臉驚訝:“妳怎麽拿這麽多衣服?”
我回答:“如果用棍子呢,妳會被帶到少管所,至少要住上1個月,所以要給妳帶換洗衣服;如果用劍的話,就要呆很長時間,肯定得準備被子啊!”
孩子紅著臉說:“真的會這樣嗎?”
我回答:“嗯,法律規定是這樣。”
“那我們算了吧。”
“可是,妳不是很生氣嗎?”
“其實我也有錯,我不生氣了,我去跟他道歉。”
“好,爸爸支持妳。”
在“冒險教育”的基礎上,必須得增加壹個“規則教育”,用規則來平衡冒險。
我特別喜歡這位父親對兒子說的壹句話:“不管做什麽事情,都要往最壞的結果想壹想,這個最壞的結果如果能接受,就可以試壹試。如果承受不了,就不要去做。”
第三個陽光教育:挫折教育。
西安交大博士研究生楊寶德,因為不堪導師騷擾而自殺;中興程序員歐建新,因為不堪被公司辭退而自殺。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之所以選擇自殺,就是因為缺少了挫折教育。
前段時間,在央視看到壹故事。壹長途車司機,因為常年不在家,就利用寒假帶著兒子壹起出車。那路陡峭崎嶇,行車步步驚險。在翻越壹座大山時,車子壞了。父親趴在雪地上修車,壹趴兩小時。
車修好,沖上山頂那壹刻,他告訴兒子:“妳記住,人生就是這樣。關鍵時候就得咬著牙往前沖,沖上去就能看到萬丈霞光。”
這位父親只有小學文化,但他給了孩子很多這樣的挫折教育,後來,他兒子考上了博士。
在畢業典禮上,兒子說:“我之所以能跳出農門考上博士,是因為父親從小就告訴我:生活中打倒我們的絕對不是挫折,而是面對挫折時的消極逃避態度。”
第四個陽光教育:獨立教育。
壹位我尊敬的公務員朋友,講過他父親教他做人的故事:
他爸在他暗戀壹個姑娘時說:“壹個姑娘不會因為妳專壹癡情而喜歡妳,只會因為妳優秀而喜歡妳。”
朋友感嘆:真是醍醐灌頂。
初中壹年級,他爸問他:“怎麽才能讓別人尊重妳?”
“我尊重別人,別人就會尊重我。”
“錯了。是實力。”
朋友感嘆:太他媽深刻了。
他父親也是壹個不大不小的官,但說話從來輕聲細語,只對他說過壹句狠話:“不要妄想我會給妳報銷發票。”
朋友感嘆:這句話,成了我的做事準則。
後來,他身邊很多同事都犯事入了獄,但他卻壹直清清白白、平安無事。他感嘆:“所以我壹直很感謝我父親。”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說過壹句話:“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