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金的名人,急!!!!
金 鑾:隴西(今屬甘肅省)人,明代散曲家。通音律,工樂府,長於諷喻。著有《蕭爽齋樂府》等。
金 農:清代書畫家兼詩人。善詩文,精於鑒別金石、書畫。工隸書。尤以楷書自創壹格,號稱“漆書”。為“揚州八怪”之壹。
金 和:江蘇省上元(今南京市)人,清代著名詩人,作品多長篇,有散文化之特點。
金 榜:安徽省歙縣人,清代學者,乾隆年間進士,官至翰林院修撰。其從江永學,宗鄭康成,博采眾長,著有《禮箋》、《周易考占》等。
金日磾:西漢時大臣。本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漢武帝時從昆邪王歸漢,任馬監,遷侍中。其後世代官宦,且多為侍中。歷7世皇帝為內侍,與西漢大臣張湯後世並稱“金張”,成為功臣世族的代稱。他可以說是金姓歷代名人中地位最顯赫的人物。
金剛智:唐朝佛教密宗僧徒,南天竺人。來中國傳教,來中國傳教,曾譯《金剛頂經》,與善無畏、不空唐玄宗時並稱“開元三大士”。
金昌緒:浙江余杭人,唐代詩人。在《全唐詩》中,他只有壹首小詩流傳下來,可說是壹位再小不過的詩人,但是他的這壹首題為《春怨》的小詩,其藝術成就卻令人嘆服不已。“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初讀此詩時,不僅要疑惑,這位閨中少婦,何以要遷怒樹上的黃鶯鳥,從樹上趕走它,不讓它鳴叫?原來是黃鶯的鳴叫聲將她從夢中驚醒,那麽她做的是什麽夢呢?何以驚醒她便生氣,到了末句才明白,原來她做夢是要去遼西和丈夫相會,而黃鶯的鳴叫,驚醒了她,使她不得在夢中與丈夫相會。短短二十字,把閨中思婦對丈夫的思戀癡情癡態,描繪得栩栩如生,不能不漢服詩人深厚的藝術修養與藝術表現的功力。全詩如剝繭抽絲,壹層壹層,漸次披露,可謂既引人入勝,又委婉曲折。由此可以看出唐人詩歌藝術的精湛。
金忠儀:唐代新羅人,德宗朝官將軍。英勇機敏,巧捷過人。善繪畫,且精妙細致傳神。時人多仰慕。
金剛智:南天竺(今印度)人,唐代佛教密宗僧徒。來中國傳教,與善無畏、不空並稱玄宗“開元三大士”,曾譯《金剛頂經》等。
金履祥:蘭溪(今屬浙江省)人,宋末元初名儒。精研濂溪學派和洛陽學派理論,被朝廷召為史館編校,後隱居著書講學。撰有《大學疏義》、《中庸標註》、《仁山文集》等。
金朝興:巢人,明初都督僉事。因果敢英武,深謀遠慮受人稱頌,常以偏師取勝,功出諸將之上。謚號“武毅”。
金幼孜:明朝官吏。多次隨從明成祖北征。撰有《北征前錄》、《北征後錄》,又與胡廣、楊榮***撰《五經四書。性理大全》。宣宗時命修兩朝實錄,充總裁官。
金幼孜:新淦(今江西新幹)人,明代建文年間進士,多次隨明成祖北征。曾參與編撰《五經四書·性理大全》,另撰有《北征前錄》、《北征後錄》等。
金聖嘆:明末清初文學評論家,本姓張名采,後來才改姓為金。為文怪誕,性情狂傲,不求功名,以著述為務。評天下才子書有六:壹《離騷》、二《莊子》、三《史記》、四《杜詩》、五《水滸》、六《西廂》,其評語流傳甚廣。據傳,他為人狂傲而有奇氣,博覽多通,所作的文章更雅俗***賞。金聖嘆最傑出的成就是他對於《水滸傳》、《三國誌演義》、以及《西廂記》等書的評論。據說,他對於這些名著的評論,立異標新,回出意表,被後世傳誦不斷。後來,在滿清順治年間,他以哭廟案坐斬,根據《柳南隨筆》的記述,他在臨死以前曾大嘆:“絕頭,至痛也;籍家,至慘也;而聖嘆以不意得之,大奇!”並且壹笑而受刑。像這樣灑脫而透徹的話,恐怕也只有他這樣的奇才,才能脫口而出了。
金之俊:吳江(今屬江蘇省)人,明代萬歷進士,官至兵部侍郎。降清後曾建議清廷編置牌甲,以鞏固統治,後累官至中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太傅。
金德輝:江蘇省蘇州人,清代著名昆曲演員。曾邀集江南各地昆曲名演員成立集秀班,享譽壹時。其擅演《牡丹亭·尋夢》等劇。
金仲山:浙江省桐鄉人,著名新聞工作者、國際問題專家。曾參與創辦《世界知識》、《大眾生活》等報刊,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鬥爭。建國後,從事新聞工作,後任上海副市長等職。
中國人民解放軍金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金世柏少將
金世柏(1915-2000),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1930年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由團轉入中國***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5軍第73師交通隊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紅31軍政治部組織幹事,中***南江、寶興縣委書記,大金川獨立師副師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政治處民運股股長,旅政治部民運科科長,太嶽軍區第1軍分區政治委員,第386旅18團政治委員,太嶽軍區第3軍分區54團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太嶽軍區供給部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第15縱隊供給部政治委員,第18兵團62軍後勤部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西康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西康軍區參謀長,成都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壹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壹級紅星功勛榮譽章。2000年1月30日因病在成都逝世,享年93歲。
金如柏少將
金如柏(1909-1984),江西省永豐縣人。1926年開始從事革命活動。1930年加入中國***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3軍政治部收發股股長,中***永豐縣委軍事部秘書、政治指導員、科長,江西軍區獨立第3團政治處主任、政治委員。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壹至第三次反“圍剿”鬥爭。1933年後,先後在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工作,任紅2軍團第6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軍團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部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0師第358師第358旅第716團政治處主任、政治委員,旅政治部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野戰軍獨立第3旅政治委員,西北軍政幹校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區空軍預科總隊總隊長、政治委員、軍政治委員,雲南軍區副政治委員,昆明軍區第二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兼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顧問,炮兵政治委員。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壹級八壹勛章、壹級獨立自由勛章和壹級解放勛章。1984年3月27日因病逝世,終年75歲。
金忠藩少將
金忠藩(1917-1989),江西省蓮花縣人。1931年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
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轉入中國***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6軍團17師51團連政治指導員、團政治處俱樂部主任。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營政治教導員,19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718團政治處主任,第719團政治處主任第,717團參謀長,南下第壹支隊第1大隊參謀長,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第5支隊副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2縱6師17團團長,第壹野戰軍第2軍6師副師長。參加了中原突圍、運城、宜川、荔北等戰役。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陸軍師長。1952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後歷任第二高級步兵學校訓練部部長,解放軍政治學院訓練部副部長,新疆軍區副參謀長、政治部主任,成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成都軍區副政治委員、顧問。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壹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壹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89年11月7日因病逝世,終年72歲。
金紹山少將
金紹山(1915-1957),湖北省大悟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同年由團轉入中國***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5軍第75師225團連政治指導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連政治指導員,687團營政治教導員、營長、副團長,冀魯豫軍區新編第2旅4團副團長,第4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特務團政治委員,水東軍分區政治部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魯豫軍區水東軍分區司令員,豫皖蘇軍區獨立旅旅長,第二野戰軍18軍53師師長。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軍53師師長,西藏軍區後方部隊司令員,西藏軍區副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壹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1957年6月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僅42歲。
金振鐘少將
金振鐘(1914-1992),遼寧省海城縣人。1937年參加平西國民抗日軍。1938年加入中國***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平西國民抗日軍第3總隊副總隊長,晉察冀軍區第5支隊2總隊副總隊長兼第4大隊大隊長,第6軍分區軍政學校教務主任,第3軍分區教導大隊軍教主任,獨立第4團政治委員、教導大隊大隊長,晉察冀遊擊軍參謀長,冀晉軍區司令部作教科科長,第16軍分區12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遼東軍區獨立旅副旅長,遼南軍區第2軍分區副司令員,遼南軍區參謀長,第四野戰軍50軍149師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149師政治委員,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誌願軍第50軍149師師長、政治委員,第148師師長,第50軍副軍長。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副軍長,1960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任高等軍事學院學員班副主任、訓練部副部長,武漢軍區後勤部副部長、部長,總後勤部營房部部長。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和國二級國旗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壹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2年8月18日因病逝世,終年78歲。
中國人民解放軍金姓當代將軍生平簡介
金鋒少將
金鋒(1932.12-——),黑龍江省巴彥縣巴彥鎮人。1948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9年加入中國***產黨。
解放戰爭時期,在巴彥壹中讀書時參軍,在巴彥獨立團宣傳隊任宣傳員。部隊參加解放長春、沈陽的戰役後,壹路南下,攻打天津,在湖北沙市渡江,解放武崗,向廣西進軍。在進軍中表現出色,火線加入中國***產黨。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1969年2月起歷任廣西柳州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廣州軍區政治部群工部副部長,湖南零陵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湖南嶽陽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湖南軍分區副政治委員、紀委專職副書記。1990年6月任湖南軍區政治委員、黨委書記,廣州軍區黨委委員。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
回答者:wnc7188 - 驃騎將軍 十七級 5-23 09:24
中國:金海心,金成武(中日混血),金沙(唱“被風吹過的夏天”的那個),金銘(童星),金瑞瑤(唱歌的),金學峰,金培達 ,金範秀 ,金佩珊 ,金庸
金日成
金正日
金俊秀 金在中——東方神起的成員
金雅中——《美女的煩惱》的主演
金基範 金希澈——SUPER JUNIOR的成員
金鐘國
金來元
金在元
金喜善
金賢正——唱“七年的愛”
……這都是韓國的
金姓歷史名人
金 顏:邵陽(今屬湖南省)人,宋代孝廉。性好施,孝友,人稱“義門金氏”。精於著文,曾奉詔列舉賢德之事,為天下第壹。
金 鑾:隴西(今屬甘肅省)人,明代散曲家。通音律,工樂府,長於諷喻。著有《蕭爽齋樂府》等。
金 農:清代書畫家兼詩人。善詩文,精於鑒別金石、書畫。工隸書。尤以楷書自創壹格,號稱“漆書”。為“揚州八怪”之壹。
金 和:江蘇省上元(今南京市)人,清代著名詩人,作品多長篇,有散文化之特點。
金 榜:安徽省歙縣人,清代學者,乾隆年間進士,官至翰林院修撰。其從江永學,宗鄭康成,博采眾長,著有《禮箋》、《周易考占》等。
金日磾:西漢時大臣。本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漢武帝時從昆邪王歸漢,任馬監,遷侍中。其後世代官宦,且多為侍中。歷7世皇帝為內侍,與西漢大臣張湯後世並稱“金張”,成為功臣世族的代稱。他可以說是金姓歷代名人中地位最顯赫的人物。
金剛智:唐朝佛教密宗僧徒,南天竺人。來中國傳教,來中國傳教,曾譯《金剛頂經》,與善無畏、不空唐玄宗時並稱“開元三大士”。
金昌緒:浙江余杭人,唐代詩人。在《全唐詩》中,他只有壹首小詩流傳下來,可說是壹位再小不過的詩人,但是他的這壹首題為《春怨》的小詩,其藝術成就卻令人嘆服不已。“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初讀此詩時,不僅要疑惑,這位閨中少婦,何以要遷怒樹上的黃鶯鳥,從樹上趕走它,不讓它鳴叫?原來是黃鶯的鳴叫聲將她從夢中驚醒,那麽她做的是什麽夢呢?何以驚醒她便生氣,到了末句才明白,原來她做夢是要去遼西和丈夫相會,而黃鶯的鳴叫,驚醒了她,使她不得在夢中與丈夫相會。短短二十字,把閨中思婦對丈夫的思戀癡情癡態,描繪得栩栩如生,不能不漢服詩人深厚的藝術修養與藝術表現的功力。全詩如剝繭抽絲,壹層壹層,漸次披露,可謂既引人入勝,又委婉曲折。由此可以看出唐人詩歌藝術的精湛。
金忠儀:唐代新羅人,德宗朝官將軍。英勇機敏,巧捷過人。善繪畫,且精妙細致傳神。時人多仰慕。
金剛智:南天竺(今印度)人,唐代佛教密宗僧徒。來中國傳教,與善無畏、不空並稱玄宗“開元三大士”,曾譯《金剛頂經》等。
金履祥:蘭溪(今屬浙江省)人,宋末元初名儒。精研濂溪學派和洛陽學派理論,被朝廷召為史館編校,後隱居著書講學。撰有《大學疏義》、《中庸標註》、《仁山文集》等。
金朝興:巢人,明初都督僉事。因果敢英武,深謀遠慮受人稱頌,常以偏師取勝,功出諸將之上。謚號“武毅”。
金幼孜:明朝官吏。多次隨從明成祖北征。撰有《北征前錄》、《北征後錄》,又與胡廣、楊榮***撰《五經四書。性理大全》。宣宗時命修兩朝實錄,充總裁官。
金幼孜:新淦(今江西新幹)人,明代建文年間進士,多次隨明成祖北征。曾參與編撰《五經四書·性理大全》,另撰有《北征前錄》、《北征後錄》等。
金聖嘆:明末清初文學評論家,本姓張名采,後來才改姓為金。為文怪誕,性情狂傲,不求功名,以著述為務。評天下才子書有六:壹《離騷》、二《莊子》、三《史記》、四《杜詩》、五《水滸》、六《西廂》,其評語流傳甚廣。據傳,他為人狂傲而有奇氣,博覽多通,所作的文章更雅俗***賞。金聖嘆最傑出的成就是他對於《水滸傳》、《三國誌演義》、以及《西廂記》等書的評論。據說,他對於這些名著的評論,立異標新,回出意表,被後世傳誦不斷。後來,在滿清順治年間,他以哭廟案坐斬,根據《柳南隨筆》的記述,他在臨死以前曾大嘆:“絕頭,至痛也;籍家,至慘也;而聖嘆以不意得之,大奇!”並且壹笑而受刑。像這樣灑脫而透徹的話,恐怕也只有他這樣的奇才,才能脫口而出了。
金之俊:吳江(今屬江蘇省)人,明代萬歷進士,官至兵部侍郎。降清後曾建議清廷編置牌甲,以鞏固統治,後累官至中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太傅。
金德輝:江蘇省蘇州人,清代著名昆曲演員。曾邀集江南各地昆曲名演員成立集秀班,享譽壹時。其擅演《牡丹亭·尋夢》等劇。
金仲山:浙江省桐鄉人,著名新聞工作者、國際問題專家。曾參與創辦《世界知識》、《大眾生活》等報刊,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鬥爭。建國後,從事新聞工作,後任上海副市長等職。
中國人民解放軍金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金世柏少將
金世柏(1915-2000),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1930年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由團轉入中國***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5軍第73師交通隊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紅31軍政治部組織幹事,中***南江、寶興縣委書記,大金川獨立師副師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政治處民運股股長,旅政治部民運科科長,太嶽軍區第1軍分區政治委員,第386旅18團政治委員,太嶽軍區第3軍分區54團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太嶽軍區供給部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第15縱隊供給部政治委員,第18兵團62軍後勤部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西康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西康軍區參謀長,成都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壹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壹級紅星功勛榮譽章。2000年1月30日因病在成都逝世,享年93歲。
金如柏少將
金如柏(1909-1984),江西省永豐縣人。1926年開始從事革命活動。1930年加入中國***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3軍政治部收發股股長,中***永豐縣委軍事部秘書、政治指導員、科長,江西軍區獨立第3團政治處主任、政治委員。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壹至第三次反“圍剿”鬥爭。1933年後,先後在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工作,任紅2軍團第6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軍團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部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0師第358師第358旅第716團政治處主任、政治委員,旅政治部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野戰軍獨立第3旅政治委員,西北軍政幹校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區空軍預科總隊總隊長、政治委員、軍政治委員,雲南軍區副政治委員,昆明軍區第二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兼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顧問,炮兵政治委員。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壹級八壹勛章、壹級獨立自由勛章和壹級解放勛章。1984年3月27日因病逝世,終年75歲。
金忠藩少將
金忠藩(1917-1989),江西省蓮花縣人。1931年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
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轉入中國***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6軍團17師51團連政治指導員、團政治處俱樂部主任。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營政治教導員,19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718團政治處主任,第719團政治處主任第,717團參謀長,南下第壹支隊第1大隊參謀長,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第5支隊副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2縱6師17團團長,第壹野戰軍第2軍6師副師長。參加了中原突圍、運城、宜川、荔北等戰役。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陸軍師長。1952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後歷任第二高級步兵學校訓練部部長,解放軍政治學院訓練部副部長,新疆軍區副參謀長、政治部主任,成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成都軍區副政治委員、顧問。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壹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壹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89年11月7日因病逝世,終年72歲。
金紹山少將
金紹山(1915-1957),湖北省大悟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同年由團轉入中國***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5軍第75師225團連政治指導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連政治指導員,687團營政治教導員、營長、副團長,冀魯豫軍區新編第2旅4團副團長,第4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特務團政治委員,水東軍分區政治部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魯豫軍區水東軍分區司令員,豫皖蘇軍區獨立旅旅長,第二野戰軍18軍53師師長。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軍53師師長,西藏軍區後方部隊司令員,西藏軍區副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壹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1957年6月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僅42歲。
金振鐘少將
金振鐘(1914-1992),遼寧省海城縣人。1937年參加平西國民抗日軍。1938年加入中國***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平西國民抗日軍第3總隊副總隊長,晉察冀軍區第5支隊2總隊副總隊長兼第4大隊大隊長,第6軍分區軍政學校教務主任,第3軍分區教導大隊軍教主任,獨立第4團政治委員、教導大隊大隊長,晉察冀遊擊軍參謀長,冀晉軍區司令部作教科科長,第16軍分區12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遼東軍區獨立旅副旅長,遼南軍區第2軍分區副司令員,遼南軍區參謀長,第四野戰軍50軍149師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149師政治委員,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誌願軍第50軍149師師長、政治委員,第148師師長,第50軍副軍長。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副軍長,1960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任高等軍事學院學員班副主任、訓練部副部長,武漢軍區後勤部副部長、部長,總後勤部營房部部長。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和國二級國旗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壹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2年8月18日因病逝世,終年78歲。
中國人民解放軍金姓當代將軍生平簡介
金鋒少將
金鋒(1932.12-——),黑龍江省巴彥縣巴彥鎮人。1948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9年加入中國***產黨。
解放戰爭時期,在巴彥壹中讀書時參軍,在巴彥獨立團宣傳隊任宣傳員。部隊參加解放長春、沈陽的戰役後,壹路南下,攻打天津,在湖北沙市渡江,解放武崗,向廣西進軍。在進軍中表現出色,火線加入中國***產黨。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1969年2月起歷任廣西柳州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廣州軍區政治部群工部副部長,湖南零陵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湖南嶽陽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湖南軍分區副政治委員、紀委專職副書記。1990年6月任湖南軍區政治委員、黨委書記,廣州軍區黨委委員。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