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中印邊境再起沖突

中印邊境再起沖突

今天的我國,正處於近兩百年來最好的發展時期,能否抓住這個機會,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周邊的國際形勢。下面我就對我國如何構建壹個穩定的周邊政治格局進行簡要分析。

周邊地區是我國對外戰略的重要依托,也是實現和平發展的重要壹環。周邊形勢的好壞直接影響我國的安全利益,事關國家和平發展和戰略機遇期的實現。而我國的國際戰略環境,除了大國的關系因素之外,周邊形勢及相關國家的戰略選擇也是壹個重要方面。

冷戰結束後,我國與周邊國家之間已不存在現實的戰爭或武裝沖突,我國在國土周圍也不再面臨重大的現實軍事威脅。進入21世紀後,我國周邊政治格局發生了深刻而復雜的變化,總體上是穩定的。有利於和平穩定的因素進壹步增強,不利於和平穩定的因素仍然存在並時有激化,呈現出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明顯特征。

我國疆域遼闊,東臨太平洋,西接亞洲腹地,四周分別與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相鄰。我國周邊各地緣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現出橫向的差異性及縱向的變動性。從東、南、西、北各地緣方向看,周邊環境也呈現出不同態勢,大致可歸納為“北穩、南和、東緊、西動”。從海陸地緣方向看,周邊環境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大體可概括為“陸穩海動、陸緩海緊”。即陸地環境明顯趨於和緩,而海洋環境則趨於緊張和嚴峻。進入21世紀後,我國周邊政治格局依然呈現出“陸緩海緊”的態勢。

我國周邊政治格局的發展可具體分析為以下八個方面:

壹、朝鮮半島

在東北亞地區,朝鮮半島的局勢發展始終牽動著大國利害關系,影響著地區的和平與發展。朝鮮半島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緣意義,是各大國利益的交匯點,半島兩國的戰略選擇,將與大國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雖然朝鮮和韓國都在竭力謀求統壹,但是雙方存在的理念與利益沖突,造成了壹種壹致謀求統壹卻又堅持對抗的局面。近些年來,雙方的各項交流合作逐步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朝韓關系的發展已成大勢所趨。在應對朝核問題上,美國逐漸明白舉行多邊商談,才是尋求問題壹攬子解決的最佳途徑。而我國在六方會談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且在會談過程中顯示了發展壯大的我國能夠給地區帶來和平穩定。我國不但說服朝鮮放棄核武器,重返核不擴散條約,也說服美國放棄以武力攻朝的想法,讓朝鮮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綜合而論,新世紀初期的半島局勢仍將呈現出時起時伏、復雜多變的發展態勢。半島南北雙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國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成果。

二、日本

日本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目前正處於轉型過程,其走向將直接牽涉到我國的東部安全。而近幾年日本在對外政策上加快謀求政治大國或“正常國家”的步伐,強化日美同盟,防範和牽制我國的行動不斷升級,使日中關系陷入低谷。小泉政府對周邊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強硬態度,嚴重影響地區的穩定,在歷史問題上的錯誤態度也引起眾多亞洲國家的不滿,釣魚島問題也激化了中日兩國在東海問題上的矛盾。雖然我國政府從大局出發,采取了理性和負責任的態度,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中日關系重新定位的過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即使在安倍政府對華政策有所緩和的狀態下,中日關系的友好發展仍有很長的壹段路要走。另外,日美安全同盟已重新定義,主要防範對象是朝鮮和中國。進入21世紀後,日本不斷突破向海外派兵的限制,擴大對美軍事支援的範圍。日本實施海外軍事幹預意誌和能力的增強將成為東亞地區的潛在威脅和中日沖突的隱患。

三、美國

在我國的周邊政治格局中,美國是最具影響力的大國因素,也是對我國構成最大威脅的國家。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同構成影響中國周邊的最主要因素。蘇聯解體後,其繼承者俄羅斯對我國周邊格局的影響回縮到我國北部方向,而美國作為全球惟壹的超級大國,對我國周邊格局的影響力進壹步上升,已成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美國的影響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在性質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嚴重性,在時效上具有長期性。美國的影響在手段和方式上亦具有多樣性,壹是保持直接的軍事存在,二是發展同我國周邊國家的軍事合作,三是介入和幹預地區熱點問題和危機。當然,目前美國對我國周邊安全的威脅大都是間接和潛在的,而且其對華政策具有明顯的兩面性,在遏制我國的同時,也同我國進行“接觸”與合作。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的發展壹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緩但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美國對我國的威脅。

四、中亞

中亞地區面臨著顏色革命的沖擊,國家政局動蕩不安。中亞地區毗鄰我國西部邊境,自古以來就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中亞五國作為蘇聯解體後出現的國家,地理上位於大陸心臟地帶,是大國政治勢力和地區政治勢力緩沖區和交匯區。在經濟上,其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文化上,中亞是伊斯蘭文明,基督教文明和儒教文明的結合部。自普京就任俄總統以來,中亞五國和俄羅斯的戰略關系有所加強。從中亞國家對外關系的走勢來看,俄羅斯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仍是中亞國家優先考慮的對象。而在五國獨立之後,五國對美國的中亞事務也采取歡迎態度,期望加強與美國的聯系,利用美國的投資和政治支持擺脫經濟危機,並實現中亞各種勢力的平衡,保證地區的穩定。雖然美國在中亞的影響和軍事力量在不斷加強,但還不足以挑戰俄羅斯的主導地位。我國和中亞各國是長期睦鄰友好的關系,並應繼續保持良好的關系,成為長期的政治、經濟貿易夥伴,以保證邊疆地區的穩定。

五、俄羅斯

我國北部地緣方向僅有俄羅斯和蒙古兩個鄰國。近年來,俄遠東地區和蒙古的形勢相對穩定,不存在重大現實熱點和安全隱患。同時,我國與俄羅斯的睦鄰友好關系處於良好狀態,並且在近期內不會發生動搖。因此,該地區的政治格局是比較穩定的,而且具有壹定的持續性。自普京上臺之後,俄羅斯的國家實力有了明顯的提升,經濟上快速增長,軍事復興的步伐加快。俄在對外政策上,其作為歐亞大國的地緣政治決定其外交政策的平衡性,實施歐亞並舉的雙頭鷹外交。西部,把外交重點放在獨聯體地區,對歐盟簽署“通往未來路線圖協議”。對美,雖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短期之內不會發生直接的沖突與對抗。在東方,則加強與我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全方位關系,同時積極參與朝鮮核問題。中俄關系也在往縱深發展,不但解決了領土紛爭,還在經濟、能源、電力等方面有重大合作。兩國的聯合軍事演習也表明兩國的軍事合作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是兩國政治走向合作的體現,為地區的安全和穩定奠定了基礎。

六、南亞

在南亞地區,印巴沖突由來已久,印巴沖突是包括領土、民族、宗教和軍備之爭的綜合性、長期性矛盾與爭端。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雙方三次大規模戰爭有兩次都與克什米爾地區有關,該地區的領土爭端始終是雙方爭論的焦點。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近幾年印巴的正式會談反映出了雙方的思維方式已由追求武力解決轉變為和平談判,但今後在克什米爾再起沖突的危險性依然存在。印度長期以來將大部分精力用於同巴基斯坦的對抗,無暇顧及其他事務,使其影響主要局限在南亞。隨著印度經濟的發展,尤其在擁有核武器之後,印度已經把自己當成壹個真正的世界大國。雖然其捆綁式的入常方案成為廢案,但這已經清楚表明了印度的決心。印度作為壹個區域性大國的地位在升高,國際影響也在不端加強,而中印關系也已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和發展。雙方的經濟貿易逐步擴大,且中印雙方都致力於經濟的發展,都需要良好的周邊華寧,***同利益將決定兩國在今後較長時間裏保持密切的關系。我國與巴基斯坦的友好關系則將會長期維持下去,兩國關系將獲得不斷的發展。我國與南亞的關系將進入壹個新階段。

七、東南亞

東南亞諸國的對外戰略對於大國關系的重要性,首先體現在其地理位置上,東南亞國家對外戰略的壹個基本特點,就是依托於壹個地區性的同盟。受到政局動蕩和恐怖主義的影響,東盟各國的經濟受到打擊,海外市場縮小,外資流入減少,旅遊業衰退,如何實現國內政治的穩定和經濟復蘇成了東盟國家目前面臨的重大問題。東盟可以說是我國崛起的壹個戰略支點,我國在金融危機中的負責任的表現,促進了東盟國家與我國關系的新進展。在印度洋海嘯災難中,我國伸出援助之手,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建立自由貿易區進程的啟動和我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使我國與東盟的經濟合作和政治互信達到了新的水平。雖然我國與壹些東盟國家之間存在主權爭端,但總體形勢是平穩和可控的。雙方在經濟上有競爭,在政治上有***同的戰略利益,兩方的關系必將在過去的基礎上進壹步深化和密切,無論是合作的內容還是合作的層次,都將上壹個新的臺階。

八、恐怖主義的現實威脅

近年來,我國周邊地區的恐怖主義不斷發展,已經成為了我國構建穩定的周邊政治格局的嚴重威脅。阿富汗和中亞地區曾是國際恐怖主義和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的重要基地和活動場所,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後,“三股勢力”雖受到沈重打擊,但未偃旗息鼓,仍在暗中積蓄力量,並不時制造新的恐怖襲擊事件。在東南亞,當地的伊斯蘭激進勢力與“基地”組織相勾結,制造了壹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已成為東南亞地區安全的現實威脅。在南亞的印、巴等國,恐怖主義活動也出現新的發展勢頭。由於地域相連或相近,再加上恐怖主義的國際流動性和擴散性,周邊地區恐怖主義的蔓延和發展將不可避免地對我國產生影響,從而危及我國的安全和穩定。堅決打擊恐怖主義,是我國維護周邊政治格局的重要手段。

由此看來,我國的周邊政治格局總體態勢良好,局部地區比較動蕩。我們只有與周邊和睦相處,才能***同繁榮發展,只有貫徹“與鄰為善,與鄰為伴”的外交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外交政策,才能有長期穩定與和平。但我們還應註意到周邊地區的不穩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隱患,掃除和平發展的壹切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