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廣西北部灣商務商會運作是傳銷嗎

廣西北部灣商務商會運作是傳銷嗎

廣西北部灣商務商會運作已經為警方證實為傳銷,以下為廣西南寧市良慶區區委書記回復:

據調查,所謂“中國商務商會運作”只不過是壹種騙人的噱頭,壹個名不副實的傳銷“外衣”,其實質依然是傳銷,它同時具有拉人頭、收取高額入門費、團隊計酬等多種特點。

“中國商務商會運作”式傳銷壹般無任何商品實物,主要借口稱“投資、融資開發北部灣”、“投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參與西部大開發”等等之名,對加入者銷售壹種所謂“份額/產品”的抽象物。“份額/產品”在傳銷過程中與其它普通傳銷實物商品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壹樣,都是充當了傳銷組織謀取非法利益的媒介。

“中國商務商會運作”傳銷組織者所聲稱的投入69800元就可以得到980萬元以及每份產品的45%作為國稅和企業成本及利潤等均屬子虛烏有,“中國商務商會運作”的實質依舊是傳銷詐騙,是極少數人斂財的把戲,絕大多數參與者會血本無歸,甚至傾家蕩產。

傳銷組織通過編造謊言,讓不少急於求富的人萌生幻想,相信天上會掉餡餅,從而落入傳銷陷阱難以自拔。傳銷的壹個重要特點就是“殺熟”,參與者為騙錢不惜將朋友,甚至父母、配偶、親戚都拉入傳銷泥潭,導致人與人、人與社會間的信任度嚴重下降,極大地破壞了社會誠信道德體系。

“中國商務商會運作”更是以廣西經濟騰飛聚集資本為借口,通過對國家領導人講話及相關政策的斷章取義,謊稱“中國商務商會運作”已得到政府的默許和政策支持,並以參與人過多將導致金融資本泡沫為理由,將各種專項宣傳打擊活動曲解為政府有意采取的宏觀調控手段,企圖給“中國商務商會運作”披上合理、合法的外衣,具有很強的蠱惑性。

甚至有部分所謂的“成功人士”為蒙騙下線,花自己的本錢“裝成功、裝有錢”,經常請吃請喝,出入高檔消費場所,為的就是造成壹種“行業”很容易賺到錢的假象,從而使更多人上當受騙誤入傳銷陷阱。

我城區黨委、政府壹直以來都把打擊傳銷工作列為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壹項重要工作,堅持常態化打擊和聯合打擊專項整治行動相結合的機制,保持高壓態勢,不斷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小區的打擊整治力度。

請您不要上當受騙,並盡快與我城區打擊傳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系電話:0771-4300100)或公安(聯系電話:110)、工商(聯系電話:12315)等職能部門取得聯系,以便我城區職能部門進壹步核實情況並及時采取行動,對傳銷組織進行嚴厲打擊。

擴展資料:

以下為法院對“廣西北部灣商務商會運作”傳銷組織頭目宣判:

2018年12月19日,江南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壹起涉及24名被告人的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案件。鐘某、田某等24名“傳銷老總”被控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出庭受審。他們以“商務商會運作”的方式,引誘外省人員到南寧從事傳銷活動。當天,因被告人眾多,涉及傳銷參與人員龐雜,庭審壹直從上午持續到晚上,案件將擇日宣判。

當天上午,江南區法院壹號法庭內座無虛席,部分被告人家屬到庭旁聽了庭審。9時30分,隨著法官敲響法橢,24名“傳銷老總”被法警帶入法庭。該案被告人原籍涉及遼寧沈陽、黑龍江齊齊哈爾、山東煙臺等地。

來自遼寧新民市的“80後”“傳銷老總”鐘某,在當日受審的被告中,不少人都與他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加入傳銷組織之前,鐘某在老家做生意,日子也過得不錯。2014年,其從事傳銷的朋友邀請他來南寧考察。在南寧,在朋友的不斷鼓吹下,他對傳銷深信不疑。

加入傳銷組織後,鐘某迅速發展下線,當天同時出庭受審的雍某明、田某等人為其下線成員。截至去年7月3日,鐘某線下傳銷人員田某等人已達老總級別。當天,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鐘某在西鄉塘區被公安人員抓獲。7月4日被江南公安分局刑事拘留,8月11日由江南公安分局執行逮捕。

經依法審查查明,2014年以來,鐘某在南寧市建立以其為核心、名為“商務商會運作”(又名“純資本運作”“連鎖銷售”)的傳銷組織,行業名為“博士”(音)。

該傳銷組織以申購份額的形式,要求參加者交納3800元至50800元不等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業務員、業務組長、主任、經理、老總的順序組成層級,根據各人傘下直接或間接發展的成員數量作為提成的依據,引誘組織成員不斷發展他人加入該傳銷組織。

公訴機關認為,鐘某、劉某等24人以參與“商務商會運作”為名,要求參加者以購買份額的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返利依據,誘使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傳銷組織,嚴重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24名被告人的行為均觸犯了《中華人民***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定,依法應當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追究24名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庭審當天,因涉案人數眾多,案情復雜,庭審壹直從上午9時30分持續到晚上。據悉,此案將擇日開庭宣判。

人民網-網友南寧旅遊險掉入傳銷陷阱?官方:系詐騙

廣西新聞網-打著高額回報的幌子誘人入局 24名傳銷"老總"受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