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鞋子內長怎麽算
大多數寶寶在壹歲左右開始邁出人生的第壹步,接著開始踉踉蹌蹌學走路了,從寶寶學走路到能走會跑,都少不了壹雙好鞋來助力。而選鞋子又成為了考驗寶媽的壹大挑戰,寶媽除了要考慮鞋子的鞋碼、功能以外,還得看“顏值”。那麽兒童鞋子內長怎麽算?如何選購童鞋呢?
兒童鞋子內長怎麽算?童鞋挑選時,請務必量下兒童凈腳長,加上合適放量,選的鞋兒童穿了壹定舒服。兒童鞋子內長推算很簡單,在穿薄襪子季節,凈腳長+0.5~1.0厘米=鞋內長,在穿厚襪子季節,凈腳長+1.0~1.5厘米=鞋內長,鞋背幫低的(穿薄襪季節),凈腳長+0.5厘米=鞋內長,鞋背幫高的(穿薄襪季節),凈腳長+1.0厘米(最少加量)=鞋內長。
童鞋的尺碼是沒有成人的鞋碼標準的,因此選童鞋壹定要先量取孩子的腳長,增加放量,根據鞋子內長進行選擇,不能根據經驗,因為孩子的腳每天都在變化,最好要定期對寶寶的腳進行測量。鞋子太大或者太小的鞋子,無論對於學步還是腳的發育都是不好的,具體加多少長度,就看媽媽喜歡給寶寶穿的松壹點或緊壹點了。媽媽親手量尺寸,也了解自己孩子腳的特點,所以您是選碼的最佳人選,店主只能提供建議而無法代勞,選鞋碼的重要標準是孩子的腳長和腳的胖瘦,和孩子的年齡沒有必然關系。
如果寶寶的腳特別胖或者腳背較高,根據寶寶腳長和寶貝詳情裏的尺碼選擇介紹,選擇好之後可以相應的選擇大半碼到壹碼比較合適。舉個例子,比如您寶寶的腳現在穿襪子腳長是285px,加25px就是12.4,15碼對應內長是12.5,那麽如果是胖寶寶,我建議選擇16碼會更合適。但是如果您寶寶穿襪子腳長是10.9,加25px是11.9,14碼是12,19碼是12.5,這種情況下,就只要選19碼就行了,因為富裕的比較多。
如何選購童鞋呢?1、年齡在八九個月以內的嬰兒,沒有開始學步,這時候的寶寶基本不用穿鞋,襪子保暖也可以。
2、0-3歲的兒童完全完成學步到自己獨立行動的過程,身體各項機能比較脆弱,適合穿柔軟性好的鞋子。
3、3-12歲的兒童身體發育飛快,也有自己的愛好和運動習慣,鞋子更換快,對運動鞋,籃球鞋,足球鞋的需求增加。
4、12-16歲的兒童開始逐步進入到青春期,有的兒童的鞋子甚至和成人壹樣的需求,但是仍以舒適為主。
5、季節,夏季鞋以涼鞋、拖鞋、網眼鞋為主,春秋鞋以運動鞋、皮鞋、帆布鞋為主,冬季保暖鞋以棉鞋和靴子為主。
6、挑選時要考慮鞋子材質、鞋底軟硬程度和產品標簽,不要為了耐穿而買價格過高的鞋,最好購買價格比較合理的鞋,不合適了就盡快換掉。
7、童鞋挑選時,請務必量壹下兒童凈腳長,加上合適放量,每個季節要提前為孩子準備舒適合適的鞋子,冬季保暖、夏季涼爽不捂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