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門:加強新型儲能電池產業化技術攻關,推進應用
易車訊 1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六部門發布《關於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意見”提出,到2025年,產業技術創新取得突破,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建立。高端產品供給能力大幅提升,技術融合應用加快推進。能源電子產業有效支撐新能源大規模應用,成為推動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到2030年,能源電子產業綜合實力持續提升,形成與國內外新能源需求相適應的產業規模。產業集群和生態體系不斷完善,5G/6G、先進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壹代信息技術在能源領域廣泛應用,培育形成若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能源電子企業,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體系健全。能源電子產業成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力量。
其中提出,加強新型儲能電池產業化技術攻關,推進先進儲能技術及產品規模化應用。研究突破超長壽命高安全性電池體系、大規模大容量高效儲能、交通工具移動儲能等關鍵技術,加快研發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氫儲能/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推廣智能化生產工藝與裝備、先進集成及制造技術、性能測試和評估技術。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加強替代材料的開發應用。推廣基於優勢互補功率型和能量型電化學儲能技術的混合儲能系統。支持建立鋰電等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平臺,開展電池碳足跡核算標準與方法研究,探索建立電池產品碳排放管理體系。
開發安全經濟的新型儲能電池
加強新型儲能電池產業化技術攻關,推進先進儲能技術及產品規模化應用。研究突破超長壽命高安全性電池體系、大規模大容量高效儲能、交通工具移動儲能等關鍵技術,加快研發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氫儲能/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推廣智能化生產工藝與裝備、先進集成及制造技術、性能測試和評估技術。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加強替代材料的開發應用。推廣基於優勢互補功率型和能量型電化學儲能技術的混合儲能系統。支持建立鋰電等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平臺,開展電池碳足跡核算標準與方法研究,探索建立電池產品碳排放管理體系。
鋰離子電池。支持開發超長壽命高安全性儲能鋰離子電池。優化設計和制造工藝,從材料、單體、系統等多維度提升電池全生命周期安全性和經濟性。推進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全氣候電池、固態電池和快充電池等研發和應用。
鋰電材料及裝備。保障高性能碳酸鋰、氫氧化鋰和前驅體材料等供給,提升單晶高鎳、磷酸鐵錳鋰等正極材料性能。提高石墨、鋰復合負極等負極材料應用水平。加快電解液用高純碳酸酯溶劑、高純六氟磷酸鋰溶質等產業化應用。提升高破膜高粘接性功能隔膜的性能。突破攪拌、塗覆、卷繞、分切等高效設備。
鈉離子電池。聚焦電池低成本和高安全性,加強硬碳負極材料等正負極材料、電解液等主材和相關輔材的研究,開發高效模塊化系統集成技術,加快鈉離子電池技術突破和規模化應用。
液流電池。發展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安全環保的全釩、鉻鐵、鋅溴液流電池。突破液流電池能量效率、系統可靠性、全周期使用成本等制約規模化應用的瓶頸。促進質子交換膜、電極材料等關鍵部件產業化。
氫儲能/燃料電池。加快高效制氫技術攻關,推進儲氫材料、儲氫容器和車載儲氫系統等研發。加快氫、甲醇、天然氣等高效燃料電池研發和推廣應用。突破電堆、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催化劑、膜電極材料等燃料電池關鍵技術。支持制氫、儲氫、燃氫等系統集成技術開發及應用。
超級電容器。加強高性能體系、高電壓電解液技術、低成本隔膜及活性炭技術的研發,提高超級電容器在短時高功率輸出、調頻穩壓、能量回收、高可靠性電源等領域的推廣應用。
其他新型儲能技術及產品。研發新型環保、長壽命、低成本鉛炭電池,開發高導電的專用多孔炭材料。推動正負極板柵的塑鉛復合化,減少用鉛量,提高電池比能量。開發新型空氣電池,加強金屬負極保護、枝晶抑制、選擇性透過膜、電池結構設計等基礎研究。鼓勵開發規模儲能用水系新電池。推動飛輪儲能、壓縮空氣、儲熱等其他新型儲能技術裝備研發及產業化突破。
電池系統集成、檢測評價和回收利用。開發安全高效的儲能集成系統,針對電芯衰減、不壹致性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增強儲能系統高效溫控技術,提升電池管理系統性能、可用容量及系統可用度。開發電池全自動信息化生產工藝與裝備。加強儲能電池多維度安全測試技術、熱失控安全預警技術和評價體系的開發與應用,突破電池安全高效回收拆解、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等技術。
儲能系統智能預警安防。開發基於聲、熱、力、電、氣多物理參數的智能安全預警技術,以及高效、清潔的消防技術。建立儲能系統安全分級評估體系,發展基於運行數據驅動和先進人工智能算法的儲能系統安全狀態動態智能評估技術。
推動先進產品及技術示範
面向新型電力系統和數據中心、算力中心、電動機械工具、電動交通工具及充換電設施、新型基礎設施等重點終端應用,開展能源電子多元化試點示範,打造壹批提供光儲融合系統解決方案的標桿企業。依托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等建設,培育形成壹批能源電子產業集群,提升輻射帶動作用。支持特色光儲融合項目和平臺建設,推進新技術、新產品與新模式先行先試,提升太陽能光伏發電效率和消納利用水平。加快功率半導體器件等面向光伏發電、風力發電、電力傳輸、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推廣。提高長壽命、高效率的LED技術水平,推動新型半導體照明產品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領域應用,發展綠色照明、健康照明。
加大新興領域應用推廣
采用分布式儲能、“光伏+儲能”等模式推動能源供應多樣化,提升能源電子產品在5G基站、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的應用水平。面向“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提升能源保障供給能力,建立分布式光伏集群配套儲能系統,促進數據中心等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探索開展源網荷儲壹體化、多能互補的智慧能源系統、智能微電網、虛擬電廠建設,開發快速實時微電網協調控制系統和多元用戶友好智能供需互動技術,加快適用於智能微電網的光伏產品和儲能系統等研發,滿足用戶個性化用電需求。
易車超級評測體系重磅上線!專業、硬核、全面的汽車評測內容雲集,易車年度車型榜單新鮮出爐!上易車App搜索“超級評測”,等妳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