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依次是什麽?
“乾[qián](天)、坤[kūn](地)、震[zhèn](雷)、巽[xùn](風)、坎[kǎn](水)、離[lí](火)、艮[gèn](山)、兌[duì](澤)”分立八方。
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事物與自然現象,象征世界的變化與循環,分類方法如同五行,世間萬物皆可分類歸至八卦之中,亦是二進制與電子計算機的古老始祖。
八卦圖的來源,在傳世文獻裏,最早出自宋代邵雍,後來朱熹《周易本義》采用邵子的圖,使其流傳。後來,其他學者畫出其它的八卦圖。
擴展資料:八卦圖衍生自中國古代的《河圖》與《洛書》,伏羲根據燧人氏造設的這兩幅星圖所作。其中《河圖》演化為先天八卦,《洛書》演化為後天八卦。
八卦最先由伏羲根據燧人氏造設的兩幅星圖歷法《河圖洛書》創設。地點在洪洞卦地村,因為此村四面環山,又有八個村莊分布於四周,而且均相隔八華裏,形似卦底。伏羲以景畫卦,故創八卦圖。此圖由周文王在伏羲所創八卦圖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八卦圖位於洪洞大槐樹景區的中軸線上,取意“根在洪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八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