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高師數學多厲害
巴黎高師數學多厲害,詳情如下:
來看壹下菲爾茲獎,號稱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是數學界學術最高獎項,這個甚至於比諾貝爾獎更珍貴,原因菲爾茲獎每四年頒發壹次,每次2-4個名額,其珍惜度等同於世界杯及奧運會。
雖然拿NBA總冠軍十分難,但起碼每年都有。若考慮到職業生涯長度,四年壹次的大獎,可能很多數學家壹輩子都沒幾次機會能夠參與評獎。
菲爾茲獎設置規定,只頒發給40周歲以下的“青年數學家”,誇張地說,簡直是為數學天才量身定做的。值得壹提的是,法國數學家已經連續20年以上獲得了菲爾茲獎。
菲爾茲獎得主最多的大學 哈佛大學(18位),巴黎大學(16位),巴黎高等師範學院(15位),普林斯頓大學(14位),需要提醒的是,美國大學裏面的科學家並非是美國人,而法國大學裏得獎的幾乎都是法國人。
巴黎是世界上數學家最集中的地方,比如聞名遐邇的數學大師韋達、梅森、笛卡爾、費馬、帕斯卡、達朗貝爾、拉格朗日、泊松、傅裏葉、拉普拉斯,柯西等等,特別是歷史上很多著名的法國數學家,他們在微積分領域,法國數學家的數量就占去了幾乎1/3。
法國人對於數學界的貢獻不可謂不大,從初中數學的韋達定理,到高等數學的代表人物拉格朗日,甚至於近代數學大師龐加萊,法國在幾百年的數學歷史中,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法國數學大師笛卡爾,韋達,帕斯卡,費馬,拉格朗日,拉普拉斯,達朗貝爾,勒讓德,蒙日,彭賽列,柯西,傅裏葉,龐加萊,伽羅華,格羅藤迪克等等,而擁有這些令無數大學生“聞風喪膽”的數學家,幾乎都誕生在十七至二十世紀的法國。
據統計,法國是世界上獲得菲爾茲(Fields)獎(此獎是授予40歲以下青年數學家的最高榮譽,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人數最多的第二大國,僅次於美國,如果從人口比例來算,法國絕對是世界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