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零分為什麽叫“鴨蛋”,而不叫“雞蛋”
網友壹: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春江水暖鴨先知,為什麽不是鵝先知,兩者都會劃水。但總要有壹個先知。井蓋為什麽是圓的,因為如果是方的,妳就問為什麽是方的。老師零分為什麽叫鴨蛋。不要說鴨蛋比雞蛋大,更能諷刺人。那麽鵝蛋更大。叫鴨蛋真正原因如下:
剛讀小學,考試得了零分,老師嘲笑我得了鴨蛋,同學們也嘲笑我得了鴨蛋。所以在我們班,鴨蛋這個說法,來源於老師。這麽多年壹直沒有改變。那麽老師為什麽這麽叫呢,必然是他小時候,他們班也這麽叫,就壹直沿用下來。那麽壹直追溯起源,必定是某壹節課,老師對壹個考0分的學生非常憤怒,說他考了壹個鴨蛋。正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這個說法壹下子就傳開了,並且,這種嘲笑別人的言論,壹時半會不會消磨,會被很多人記住並傳播。並且中華文化幾千年都沒有斷過。所以流傳到了現在。妳要問第壹個人為什麽說的鴨蛋,其實就是憤怒情況下隨便說了壹個。他當時說的如果是雞蛋,那麽流傳到現在的,就是雞蛋了。
網友二:
因為鴨蛋比雞蛋大個,所以便用鴨蛋來形容考了零分的同學,但我相信壹百個同學當中,都很難會有吃到鴨蛋的了,因為在所有試題當中,即使妳不全部都會做,做主要做對壹兩題的話,妳都會與鴨蛋無緣了,除非這個同學真的是想吃鴨蛋,要不,考零分的幾率壹定很低,當然,考零分的也不是沒有,這與平時讀書學習有很大的關聯,如果只是上學不聽課,學習不努力用功的話,那麽這個鴨蛋真的非佢莫屬的了。因為考試分數多少,是以平時學習態度很有關系的!所以,同學們壹定要努力學習,將來成為國家有用人才。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呀!
網友三:
這是個詼諧的自嘲笑語。被老師劃個大圓圈。壹般說是得了個“大零蛋”。那時市場上很少有賣鵝蛋,鵝蛋很大。在鵝鴨雞中以鴨蛋和雞蛋在生活中最為常見。是鴨蛋相對較大,在樣子上更符合0的樣子,用“大鴨蛋”去對應詼諧“大零蛋”。
公雞報曉,母雞下蛋,雞壹直是好的形象,鴨子在童話中就不是壹個形象,遊泳不好也叫旱鴨子,雞好鴨壞,自然叫鴨蛋羅。
網友四:
有壹首兒歌《數鴨子》的第二段是:趕鴨老爺爺,胡子白花花,唱呀唱著家鄉戲,還會說笑話,小孩小孩快快上學校,別考個鴨蛋抱回家。
這首兒歌是上世紀小孩子都在唱的歌。無法證明“考零分為鴨蛋是否是這個趕鴨子的老爺爺發明的。但壹點可以說明鴨蛋的形狀的確像O(零)。其次,是人們都認為鴨子比雞子笨,有“笨母鴨之說。其三,是鴨蛋比雞蛋大。其四,是老師習慣打零分的方法為橢圓形與鴨蛋極像。其五,雞蛋本是與男人有關的不雅稱謂,所以不用雞蛋比零分。
網友五:
約定俗成的說法,未必追究壹個子醜寅卯。或許,鴨蛋比雞蛋大些,所以還說“大零蛋”,英文考零分叫“鵝蛋”(get a goose egg)。或許,鴨比雞蛋多些貶義,有道是,“三斤半的鴨子二斤半的嘴”,人沒到聲音先到,嘴上功夫。以上純屬牽強附會,子虛烏有,權作壹笑。
網友六:
這是個詼諧的自嘲笑語。被老師劃個大圓圈。壹般說是得了個“大零蛋”。那時市場上很少有賣鵝蛋,鵝蛋很大。在鵝鴨雞中以鴨蛋和雞蛋在生活中最為常見。鴨蛋相對較大,用“大鴨蛋”去對應詼諧“大零蛋”。把雞蛋稱為“白果”,讀音“伯果”,如“雞蛋湯”稱做“甩果湯、臥果湯”,“炒雞蛋”為“攤黃菜”,“雞蛋炒肉”為“木須肉”等等。因此詼諧的自嘲語也就自然回避了。不象現在隨意的全無顧忌,也沒了那些文風書雅。是遺留下來的高雅詼諧的自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