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殊室利佛是哪個菩薩的前身
文殊菩薩的前身,為印度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之子。
據《文殊師利般涅盤經》記載:文殊菩薩為印度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之子,其誕生之時,房屋幻化如同蓮花,由其母的右脅出生,渾身呈現紫金色,壹出生就能言語。
長大後求諸仙人出家之法,因諸仙無法應對,輾轉皈依佛門修成正果,成為釋迦牟尼佛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
文殊菩薩為仗劍騎獅之像。以右手執金剛寶劍“智慧劍”,象征以智慧劍斬斷壹切眾生的煩惱;以左手持蓮花之上放置“般若經”,蓮花代表純潔無染,花上放般若經,作為智慧與慈悲的象征;常乘坐獅子座騎,表示智慧威猛無比、所向披靡、無堅不摧、戰無不勝,以無畏的獅子吼震醒沈迷的眾生。
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智慧咒能開啟我們的智慧。平時長念此咒能使您於空靈中將慢慢開啟智慧大門,事事如意。
由《金剛頂瑜伽文殊師利菩薩經》,可知持誦“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為:罪障消滅,獲無盡辯才,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離諸苦惱,五無間等壹切罪障永盡無余,證悟壹切諸三昧門,獲大聞持,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
同經又說:念誦數滿五十萬遍,即獲無盡辯才,如文殊師利菩薩等無有異。飛騰虛空,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又念誦數滿壹俱胝,離諸苦惱。滿二俱胝遍,五無間等壹切罪障永盡無余。三俱胝遍,證悟壹切諸三昧門。
四俱胝遍獲大聞持。五俱胝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般若波羅蜜多成就,即智慧成就。難怪壹般佛教徒會認為持誦“文殊咒”可令人獲得智慧成就,且持此壹咒就包含壹切如來所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