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傑
——騰訊遊戲校招畢業生唯美新作《尼山薩滿》獲AppStore預約推薦
(尼山薩滿獲蘋果預約推薦)
1、緣起:她的民族史詩
騰訊遊戲學院針對每屆的新招畢業生都有壹個培訓計劃,叫做“開普勒計劃”,《尼山薩滿》的團隊就是在這個培訓中隨機被分到壹組的。在培訓的最後,畢業生們被要求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即做壹款遊戲Demo出來。
在提點子的時候,作為滿族人的小黑看到美術壹副大學時期的作品《薩滿》,突然想起了自己小時候聽過的故事《尼山薩滿》,他提議可以將這個故事做成遊戲。這個古老傳說有著跌宕起伏的 劇情 ,充滿了傳奇色彩,展示了少數民族文化中的想象力和藝術張力。像受到了某種感召壹般,團隊的6個畢業生壹拍即合。
在Demo評獎的時候,《尼山薩滿》憑借著頗具特色的剪紙風格、扣人心弦的故事以及創新的曲面打譜的玩法,贏得了評委的認可,最終進入到騰訊NEXT Studio進行孵化。
2、過程:團隊的試煉
150多個日夜,500多個叠代版本,這些數字並不能詮釋6個從未做過遊戲的畢業生是如何在掙紮、困惑、爭吵和妥協中完成他們每個人的嬗變的。
馮瀟是團隊裏面唯壹的美術,她的桌面上堆著成山的百奇(壹款零食),她瘦小,經常穿著棉質舒適的衣服,背著壹個編織帶碎花的袋子,留著壹頭短發,不愛說話。她是壹個很多人想象中的美術的樣子,對自己的作品極度挑剔,對壹些美術表現非常偏執。“這個我重畫吧!”幾乎是她說的最多的壹句話。然而有限的研發時間總是與她的追求完美存在矛盾,於是兩位策劃的女生,就常常需要想方設法在美術的感受與項目的進度之間做艱難地平衡。
(策劃與美術在溝通需求)
章詣和李心怡是主要的遊戲策劃,兩人都是“海歸”,跟團隊裏的滿族人小黑壹樣,原本是騰訊遊戲西行者計劃的成員,原本是要從事遊戲運營的工作。但她們兩人在項目過程中都展現出了極強的學習能力,從不會用Unity,到頻繁在SVN上更新版本,成為了打譜、特效、動畫樣樣都會的多面手。
章詣私下非常喜歡泡知乎,慢慢也積累了近壹萬粉絲。商科畢業的她,留著壹頭長發,能做非常得體的匯報PPT。情商高的她,經常遊走在美術和程序中間,充當了團隊中的潤滑劑。因為喜歡遊戲,放棄了光鮮的金融行業機會,走上了做遊戲的道路,她喜歡踩壹雙拖鞋就能來上班的感覺。
(團隊的主要策劃之壹章詣)
李心怡畢業於文物考古專業,研究生出國念了藝術管理,外表帶有藝術性的內斂氣質,私底下卻是壹個動作類遊戲愛好者,和個性直率的章詣配合無間。她因為相信遊戲作為第九藝術的可能性而加入了遊戲行業。喜歡在閑暇的時間畫畫,所以遊戲裏面關於美術方面的溝通和最終效果呈現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她在主導。
(李心怡的業余素描作品)
閆俊東原本是個程序員,但卻在研發的過程中逐漸挑起了技術美術的大梁。他很靦腆,每個跟他說話的人,都能感覺到他眼睛裏面的單純和善意。
鄭文傑作為主程,幾乎不太能看到他笑。他都是默默坐在位置上敲代碼,他追求效率,喜歡安靜,因此他總是讓閆俊東去跟其他人溝通需求。但隨著項目越來越緊張,越接近尾聲,鄭文傑也終於開始在群裏面積極回應大家的問題。
(難得露出笑容的鄭文傑,和旁邊靦腆的閆俊東)
而小黑,問他為什麽叫這個名字,他說是因為自己長得黑。除了文案策劃的工作,他花了很多精力在少數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傳承上,親自去了東北拜訪滿族村落,采訪了壹些滿族藝術家。他還也代表團隊去倫敦參與了Indie Prize的角逐,遊戲有幸拿到了“最佳遊戲音效”提名。
(滿族人小黑)
3、終:鼓勵創新與文化傳承
《尼山薩滿》是壹個千年傳說,但通過新生代的演繹,賦予了這個古老的民間故事壹個新的生命力。這是也騰訊遊戲學院和NEXT Studio***同孵化的第二款遊戲了。從去年的《三竹裏》到今年的《尼山薩滿》,兩款遊戲都是完全免費,無任何內購。這讓我們看到騰訊這家公司對新生壹代遊戲人的壹些鼓勵和寄托。我們也期待,伴隨著尼山這款遊戲的面世,更多的少數民族文化能夠被記錄和傳承。遊戲是壹個好的文化載體,它是壹種伴隨著科技發展而形成的互動藝術。
(畢業生給騰訊遊戲學院院長夏琳展示遊戲)
希望這是壹個新的開始,而畢業生們也即將踏上壹段新的旅程。相信這款遊戲,已經在他們的內心深植下壹顆種子,未來壹定會開出壹片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