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含中藥零食要註意些什麽?含中藥零食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1、含中藥成分零食別亂吃
龜苓膏。龜苓膏是用烏龜除去內臟,加入生地黃、土茯苓、金銀花、甘草、火麻仁等制成,具有清熱解毒、祛濕等保健功效。但土茯苓、金銀花、生地黃等均為清熱解毒或清熱利濕的藥物,用於陰虛血熱所致痤瘡、口咽幹燥等,不應將其當作食品甚至零食吃。同時龜板屬寒性,脾胃虛弱、腹瀉、痛經等的患者不宜吃,否則可能會加重癥狀。
阿膠棗。阿膠棗中添加了桂花、陳皮(即橘子皮),阿膠具有滋陰、養血、補血等作用。某種程度上能改善氣虛或血虛者出現的面色蒼白、渾身沒勁、經常犯困等癥狀。在通常情況下,多數人是可以服食的。但每次也不宜吃過多,更不宜長期吃。壹般情況,尤其對於消化不良的人,最好別超過10顆。而痰濕咳嗽、感冒發燒、腹脹腹滿、牙齒疼痛等患者不宜食用。
茯苓餅。茯苓餅由茯苓(打成細粉)加大米(粉)、白糖制作而成。具有健脾和胃、利水除濕、寧心安神等功效。壹般情況,茯苓餅適用較廣,男女老少皆宜,但出現濕熱壅盛引起的大便幹結、舌紅、苔黃膩等癥狀和腎陽虛衰而滑精的人應慎用,感冒發熱、血糖過高的患者也不宜吃。
酸梅湯。夏季或初秋,很多人容易感受熱邪、出汗,加之有人常貪涼飲冷,損傷脾胃,出現食欲不振等,此時可適當飲用酸梅湯。酸梅湯中烏梅可生津止渴,山楂能健胃消食,甘草可補脾益氣、清熱解毒。但烏梅含酸性成分較多,故胃酸過多的人不宜多飲;手腳冰涼、胃寒、大便經常偏稀的人應當慎用。此外,酸梅湯含糖較多,糖尿病及肥胖超重的人也不宜喝。
薄荷糖。有些這人為清除口中異味,喜歡含薄荷糖,薄荷可發散風熱,用於風熱感冒等,但出現盜汗、幹咳等癥狀時應謹慎食用,以免加重癥狀,更不可當零食大量吃,尤其對糖友而言。
還需提醒,人們在服食這些含有中藥成分的“零食”前,最好咨詢醫生或藥師,孕婦等特殊人群尤其要註意。
2、中藥美容食譜
1、金銀羹
做法:先將15克紅棗去核,與25克銀耳同煮30分鐘,然後放6克陳皮再煮10分鐘,加適量冰糖,打入1個雞蛋拌勻,即可食用。
功效:此方有養顏美膚、祛皺紋和消除色斑之功效,常服用可使皮膚白嫩、細膩及富有彈性。
2、果紅湯
做法:先將15克山楂和5克金銀花同入鍋內加水適量煮20分鐘後過濾去渣,入赤小豆同煮至爛熟,放少量冰糖調味食用。
功效:此方味道酸甜.是開胃、健脾、清熱、養頤和美容之常飲佳品。
3、蘆薈燉排骨
蘆薈是壹種可以凈化空氣的植物,葉片汁液常常用作美容原料,蘆薈燉排骨可以祛斑、潤膚。具體做法如下:
取新鮮蘆薈30克,排骨300克,味精、食鹽各少許,醬油、料酒少量,姜片蔥段各取5克,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慢燉2個小時。
4、丁香燉牛肉
丁香花是很多人都喜愛的植物,其實丁香還可以作為食物,和牛肉壹起烹調可以有效改善們,面部色斑,改善臉部暗淡,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具體做法是:取丁香3克,牛肉500克,與蘆薈燉排骨壹樣的調料壹樣的燉法。
5、白附子燉烏雞
白附子是壹種常用中藥,燉烏雞食用可以潤膚、增白。取2克白附子,烏雞250克,與上述兩道菜譜同樣的調料和燉法,佐餐使用,不僅美味下飯,美容效果也絕對是杠杠滴。
6、牽牛子燉白菜
牽牛子粉是牽牛花籽,又名為”黑醜”和“白醜”。燉白菜食用可以促進排便,有效清熱解毒,祛痘化斑。取牽牛子粉3克,白菜500克,高湯300毫升,放入砂鍋中,燉至白菜入味,加入適量食鹽和味精即可。
7、甘草燉墨魚
甘草性平味甘,有去火潤肺,清熱解毒的作用,與墨魚壹同烹調食用有潤膚美白的作用。取甘草6克,墨魚250克,食鹽、味精各2克,醬油、料酒各5ml,蔥段、姜片各少許,將所有材料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慢燉至魚肉熟透。
8、白術燉豬手
豬蹄富含豐富的膠原蛋白,常常食用可以有效美白皮膚,加入中藥白術可以收到更好的食療效果,讓皮膚白皙潤滑。取白術10克,紅棗8克,豬手300克,食鹽、味精各少許,醬油、料酒適量,等量蔥段、姜片。將所有材料放入砂鍋中慢燉至豬手比較爛的時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