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有些人招人討厭
“自己的事,管好;別人的事,尊重界限;老天的事,順應。”
朋友小薇跟婆家住在同壹小區,但不在同壹棟樓上。離得近,又不在同壹屋檐下,所謂“壹碗湯的距離”,相互又都能有個照應。被很多人羨慕。
小薇也有苦惱。家裏的鑰匙在婆家有備份,壹是怕忘帶鑰匙時可以隨時去拿來,不需勞駕開鎖公司;二是生活方面的便利。苦惱的是公公和婆婆,經常在明知他們小兩口在家的情況下,也徑直拿了鑰匙來開門。真的沒把小兩口當外人,把兒子家也當成了自己的家。
清晨6點,小兩口還沒起床,婆婆開門進來,動靜很大。原來她剛去了早市,買了青菜給送來。小薇被驚醒,覺得象做了個惡夢。
夏天燥熱,晚飯後,小薇只穿了小褲頭吊帶衫在家裏晃當,忽然聽到門鎖發出動靜,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逃到臥室……公公進來,說是在小區物業拿到快遞,給送了來。
小薇在臥室匆忙地找裙子,套上T恤,等公公走了才出來。她壹臉黑線,跟老公說:
能不能跟妳爸媽說壹下?我們在家的時候敲門進來,別拿鑰匙啊!
小薇不是第壹次對公公婆婆出入自己的小家如入無人之地有微詞了。雖然公婆真的對她挺好,但就是因為這種小事情,讓她很不舒服,甚至覺得——討厭。
她自己又不想直接跟公婆溝通這件事,怕傷了老人的心。怕老公落個“娶了媳婦忘了娘”的罵名。忘了因為什麽事情,有壹次婆婆對兒子說過:什麽妳家的我家的?連妳都是我生的!
讓小薇受不了的壹次是,她爸媽到家裏小住,公婆也知道親家來了。這天小薇休班,吃完早飯正和爸媽商量著去去逛街,婆婆開了入戶門進來了——現場氣氛好像空氣都凝固了,那叫壹個尷尬。
婆婆走後,小薇趕緊跟父母解釋,說“她就這樣。我也不好意思說她。”要知道在自己家裏,小薇有自己的房間,她若在屋裏關上門,父母喚她也是要敲門的。
婆婆是傳統家庭走出來的家庭婦女,把唯壹的兒子視為“財產”,連兒子的小家、連媳婦都可能“視為己出”,畢竟買房子也是出了錢的啊。小薇有時候也特別羨慕那些家在外地的同事,逢年過節才跟老輩人見壹面,在老人眼裏跟“香瓜”壹樣,覺得“距離產生美”。
作為長輩,兒女長大成人、自立了門戶,就該保持恰當的距離,尊重彼此的界限啊,這樣才能更和諧和愉快地相處。很多家庭“婆媳關系”處理不好,很可能就是因為跨越了某種界限,打著“愛、關心、為妳好”的旗號,把對方置入了非舒適區。
我第壹次對“界限”壹詞有感,對“界限”這件事有悟,是多年前在蘇州參加NLP李中瑩老師的課程。
聽課過程中,我有個困惑的問題想向老師咨詢,又不想站起來在公眾面前提問。就想著等下課再去提問,象學生時代壹樣。下了課叫住老師問問題,這樣的學生貌似老師還比較喜歡。雖然我自己並不太提問。
課間休息時,我鼓了勇氣走到講臺,說:李老師您好,想問您個問題?
我本性不是願意打擾別人的人,以為這樣開口比較有禮貌。李老師端著茶杯,深邃、仿佛能洞察壹切的大眼睛盯著我,認真地說:現在是我的課間休息時間。我很尊重界限的。
我臉壹紅,立刻道歉:對不起!
那是只有兩個人的對話。雖然我大紅了臉,好像被拒之了千裏之外,在那個講臺上,我學習到了人生非常重要的壹件事——人和人之間相處,要懂得尊重界限。
那天上課以後,李老師專門留出了給學員提問的時間。我沒有站起來向老師提問那個之前想咨詢的問題。因為不想自己的問題暴露在公眾面前,我自己的內心也有評判、有界限。
前段時間看到壹個關於教養的帖子,有壹條是“不要問能百度到的問題”,其實是“不隨便麻煩別人”的具體體現。當然,魏澤西事件之後引發的“百度壹下會死啊”,就是題外話了。
我曾有篇熱文被清華南都等公眾號都轉發過,在《瘦身30斤,我是怎麽做到的,有圖有真相》壹文中,我寫自己瘦身的方法來自柏邦妮,提到她的壹篇文章。簡書微博至今仍有人留言索要柏邦妮的文章,如果他們翻看之前的評論,或直接百度搜索關鍵詞“柏邦妮、減肥”就能找得到。開始我還挺熱心、不辭辛勞地發郵件發鏈接,後來實不堪打擾,就視而不見了。
不隨隨便便給別人添麻煩,尊重別人的時間、尊重別人的空間,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問題,***情、有同理心,是懂得尊重界限、有教養的表現。
曾經有個前同事休了壹天班,回來說壹天接了28個電話。不是抱怨,勝似抱怨。
並不是所有的上班族都有雙休的“福利”,對很多商業服務業從來者來說,壹周能有壹天休班就已經不錯了。好不容易休壹天班,卻接到無數的電話,過得比上班還累,家人也多抱怨。休壹天班接28個電話,可能是前壹天沒處理好工作,發生太多重要而緊急的事件,有太多不得不接、不敢不接的電話;也可能是太多人不懂得尊重界限,或不敢維護自己的界限。
JASON同誌在外企工作。嚴格按勞動法的各種假期都有,如果不休年假或延期休假,還要自己寫申請聲明是主動放棄。有對比,妳就會知道什麽叫人性化管理。
有次他休假在家,我打電話他沒接,過了好長時間他打過來,我就質問:“妳為什麽不接電話?!”他居然來了壹句:我在休假!
真讓人哭笑不得。
在公司辦公系統報備了休假,壹般就不會收到郵件、接到電話,不管是上級還是同僚,客戶打來電話,手機關機?
“我在休假!”不接電話視為應該。
他忘了我是她老婆。
但我在這件事上學習到的重要的壹點是——妳要懂得尊重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我也有下屬,所以他們休班的時候,我能不打電話絕不打電話打擾他們休息。
晚上11點領導打電話找壹個90後談公事,問在幹什麽。90後可能會回壹句:MAKE LOVE。然後第二天就辭職了。世界那麽大,他想去看看。
90後實習生不給領導訂盒飯引發熱議,我問00後的女兒怎麽看。她說:這麽簡單的事兒,不就訂個盒飯嘛?!分分鐘,美團、百度外賣就解決了!有磨唧的時間,飯都到了。
如果還單純用60、70後落伍的思想來管理90後乃至今後的00後,不可能吸引到多少優秀的人才。如果妳的公司、妳的單位、妳的領導讓妳24小時保持開機,微信釘釘群裏讓拋出個工作項目讓妳4小時復命,我覺得這樣的公司、單位和領導都不值得追隨——除非妳是特殊職業,比如軍人特警等,執行任務時需要24小時待命,以便隨時效力。除非給到的錢和夢想足夠讓妳任勞任怨。
90後“只談夢想不談錢的老板不是好老板”、“只談無私奉獻不懂得尊重員工私人空間的公司不是好公司。”因為不懂得尊重界限,所以不值得追隨。
人生在世,時刻處在各種各樣的“關系”之中。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親戚朋友、師生同學、朋友戀人、夫妻前夫前妻、同事、上下級、左鄰右舍、路人甲乙丙……甚至人與自然,與事物,每壹種關系都有需要被尊重的界限。
前有在藏區聖湖邊拍裸照者,近有在大理街頭拍大尺度裸照的情侶,他們之所以惹眾怒、討人厭,甚至引網友暴怒“滾出雲南”,是因為超越了界限。固然他們有赤條條的自由,但不尊重社會倫常和當地文化,就有了褻瀆、僭越之嫌。
不尊重對方的界限或底限,小則引起爭吵大則會動幹戈,地區與地區、國與國之間亦是如此。而不尊重大自然的規律,壹味索取,沙漠化、厄爾尼諾、霧霾……人類已經或正在品嘗苦頭。
非常認同壹種說法“真正的界限感,並不是讓彼此劃清界限,而是通過界限感來尊重妳愛的那個人所做的決定和想法。”
在李中瑩老師的課上,“界限”是最重要的詞條之壹。比如在戀愛關系中——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不勉強對方做不願意的事(比如不看對方的手機和日記等),尊重自己,不做減少別人對妳的尊重、令自己沒有尊嚴的事……這些界限,何嘗不是常識?
我曾經也是個“好事者”,常熱心地給別人提意見和建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說不上“無私奉獻”,也算得上“樂於助人”。直到被硬生生的現實上過幾課。壹次是忘了是因為什麽事情,有個前同事在背後說“就她能!誰稀罕……”
我知道自己為什麽惹人討厭了。因為,並沒有理清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自己的事,管好;別人的事,尊重界限;老天的事,順應。
目光炯炯內心溫暖 微信公眾號丁是丁ID:dsd5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