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同盟歷史
1945年 3 月27日 ,自由同盟領導緬甸人民發動了全民性的抗日武裝起義,殲滅日軍2萬余人,5月收復仰光。仰光收復後,自由同盟開始從秘密轉為公開活動。1946 年8月16日,自由同盟在仰光尼杜迎戲院召開群眾大會,通過了尼杜迎決議,要求緬甸完全獨立、立即撤銷軍事管制、組織臨時政府和召開國民大會舉行普選。當時日本已投降,英國重占緬甸,自由同盟遂成為反英的民族統壹戰線組織,主張用和平的手段來爭取獨立。1947 年5月 ,自由同盟要求英國退出緬甸 、承認緬甸獨立、改善人民生活和草擬緬甸聯邦憲法。但英國殖民當局拒絕自由同盟的要求 。自由同盟領導人民展開了空前規模的罷工、罷課和示威遊行等反英群眾運動。
1946年10月,自由同盟發生分裂,緬***及其領導下的群眾團體因反對參加以英國駐緬總督為首的臨時政府被開除出同盟,昂山等人則參加了殖民政府“行政委員會”,社會黨乘機奪得自由同盟的領導權。1947年7月19日 ,自由同盟主席昂山被暗殺 ,由副主席吳努繼任昂山之職 。1948~1958年5月,緬甸壹直由自由同盟執政 。1958年自由同盟分裂為以吳努、德欽丁為首的廉潔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簡稱廉潔派或努丁派)和以吳巴瑞 、吳覺迎為首的鞏固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簡稱鞏固派或瑞迎派)。
1960年2月緬甸舉行大選,廉潔派獲勝。3月,廉潔派在代表大會上改名為聯邦黨。至此,鞏固派即通稱為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1964年3月28日,該盟宣布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