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中興員工跳樓

中興員工跳樓

雖然我壹直不願意承認自己人到中年,但是上有老下有小卻是壹個不爭的事實。

而上有老下有小就意味著妳不再是壹人吃飽,全家不餓,意味著妳不能隨時來壹場說走就走的離家出走,更意味著妳再也不能像年輕時那麽沖動,壹句“老子不爽”就炒了老板魷魚。

人到中年,特別像個孫子。

1.

最近我在工作上就遇到很大的挫敗感,這個挫敗感源於三個月前壹個不是特別明智的決定。朋友說像我這種成天想七想八又特別糾結的人,做什麽決定都會覺得不明智。

國慶過後,我給二寶阿布斷了母乳,決定重新回到職場。由於離開職場也就幾個月的時間,所以找工作還算順利,很快就拿到了兩家公司的offer。

想到先前自己做管理職,由於專業訓練不足,總是很快就遇到天花板,有很長壹段時間都在思考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覺得若能有機會專註於某個模塊或許會更好。想起前公司老板之前有邀請我再回公司“效力”,便和分公司的負責人問起這件事情。

因為有了這個想法,心裏其實就已經pass掉另外兩家公司的offer了。壹切談妥,只待到約定的時間去上班了。

工作這件事情確實跟談男朋友很像。找工作的時候就像相親,妳挑我我挑妳;辭職的時候就像分手,原因無非就是老子不開心或者老子找到更好的了。而“回爐重造”就是又和前任勾搭上了。

和感情世界壹樣,誰主動誰就輸了,而且壹主動就是把談判的籌碼都丟了,往後的日子只能夾著尾巴做人了。

我當然知道,問題出在我的心態上。去別的公司,我杯子裏的水是滿的,若把水倒掉,完全從零開始,又做不到。

原以為“回爐重造”不需要清空水杯,只要再拿壹個杯子就好了。後來才知道從頭到尾杯子就只有壹個,只能清空。無法做到放下,心裏肯定不是滋味。

2.

朋友勸我看開點,反正怎樣都是打工的,賺到錢才是重點。

道理我都懂,我們每次在教訓別人的時候頭頭是道,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卻什麽都做不到。

朋友又說,那就看妳老公壹個人有沒有辦法養活妳們壹大家子,如果可以,妳也可以不要出來上班,就不會有挫敗感了。

我只得沈默。養活沒有問題,要養得有質量就有問題了。

想想房貸,想想老大幼兒園每個月的學費,想想二胎,想想快要過年了,又是壹大筆花費……便由不得我任性。

人生又不是打遊戲,這個角色在遊戲裏掛了,換壹局開始就好了,有時候做了壹個決定,就要硬著頭皮壹路走到底了 。

3.

我的大學好友Nana,壹直都以為她是那種與世無爭的人,畢業後進入當地的機關單位當了壹名公務員。我問她,妳在壹個單位呆了12年,還是機關單位,工作中會有挫敗感的時候嗎?

她說:“當然,以前上學的時候,咱怎麽說也是個優秀學生,成績總是名列前茅。雖說機關單位若沒有關系資源,這輩子做到退休,頂多就是壹個正科級,我也認命了。可是,12年了,我竟然連壹次優秀都沒有評上。

另外壹個科室的同事,天天不想做事情,他們領導為了鼓勵他做事,居然連著三年都給他評了優。而我每天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卻連個P都沒有。妳說我能不挫敗,能不郁悶嗎?但是又能怎樣,妳要工作,要賺錢養家呀。”

“所以妳只要想想,妳呆在家裏又沒有人給妳工資,出去上班別人還給妳發薪水,就偷著樂吧。要是哪壹天失業了,那時候年紀壹大把,去哪都沒有人願意要妳,妳就得後悔自己當初有多矯情,搞不好想死的心都有了。就像去年跳樓的中興工程師歐某新,也僅僅是因為失業而已。”

這年頭,如果妳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即使看似中產的身份背後,也如壹縷薄冰,壹擊即碎。

4.

親戚家的女兒去年大學畢業,底薪3000加上提成每個月有四五千的收入。親戚覺得很滿意,因為她覺得就像我工作十年以上的人,工資也不是高到哪裏去,她女兒才畢業壹年,以後壹年壹年地加工資,想想就覺得很有盼頭。

親戚大概不知道,職場並不是年資上去了,工資就壹定跟著上漲,也不知道競爭力和年紀的關系其實是壹條邊際效用曲線,壹開始是遞增關系,後來是遞減關系。

去年“華為中國區要裁掉35歲以上員工”的新聞在網上就傳得沸沸揚揚。

不僅僅是華為,看過網名叫克裏斯蒂娜醬的資深獵頭寫的壹篇文章,其中他舉了幾個他在做IT行業時期接觸的案例:

壹個外資的中國Sales總監,被公司裁了,因為超過45歲很難找到工作,沒辦法就失業了。先是自己開了個烤肉館,結果天天招待自己兄弟,半年就把自己的烤肉館吃倒了。

然後又湊了點錢投資,也賠得血本無歸。現在在家接送孩子上學,偶爾給別人做做行業顧問,收入不確定。幸虧房子買得早,貸款都還完了。

壹個運營商的省級分公司負責人,被架空了所以想跳槽,也有拿到壹個offer,但不是很滿意就沒去,自己出來創業,以為靠著自己人脈能有口飯吃,結果沒搞起來。

幸虧自己老婆手藝好,賣家裏自制的小點心,開了個網店,有點收入,經常看他在朋友圈裏發她老婆的店鋪信息。

這些還都是從壹開始就接觸了大平臺,老早已經賺到錢的,10年前的IT行業就像這兩年的互聯網行業,是飛速發展的紅利期。所以即使中年失業,他們都還有“幸虧”來拯救。

但就像作者所說,

我們拼勁全力,最後還不是輸給了年紀。

5.

這些種種確實讓當下的人們過得特別壓抑,不禁覺得疑惑,為何我們的上壹輩,生活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過著連吃穿都沒有著落的日子,都不像我們現在這般焦慮?

或許是因為我們身處在社會轉型的大時代背景下,犧牲和炮灰在所難免,而且每個人對於成功學的價值觀念又出奇的統壹。

過去,談錢特別庸俗,現在,不談錢特別虛偽。

所有的問題都是因為錢鬧的,那些戳中妳痛點的爆文都告訴妳,錢錢錢:《所謂中年危機,不過是因為窮》、《妳所謂的迷茫,說白了就是因為窮》、《妳不快樂可能真的只是因為窮》.....看到這些文章,妳覺得紮心了有沒有?

但是當轉型期過後,成功學的價值觀不再只有壹個標準時,人們終將領悟,壹個人被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不是為了變成金錢的奴隸,而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我們無法思考十年後我們會不會失業,現在要為以後做好哪些準備,但是有壹句老話,無論放在哪個時代都不會過時,那就是:只要妳有壹雙手,就餓不死人。大不了回家賣紅薯。

而現在,我承認自己要活得像個孫子,好好工作才能好好地生活。但以後的事,誰又說得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