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遺傳學是誰開創的?
19世紀末,已有實驗證明DNA是生物界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基礎。1953年,沃森和克裏克闡明了DNA分子的雙螺旋模型,在遺傳學研究歷程中樹立了劃時代的裏程碑,使人們得以用分子生物學的語言來解釋自然界千變萬化的遺傳變異現象,開創了分子遺傳學。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分子遺傳學理論研究日益深入的基礎上,建立了重組DNA、核酸分子雜交、基因分離、克隆和表達、基因點突變、基因轉移和核苷酸順序分析等技術,並廣泛地應用於人體基因結構與功能的研究,從而逐漸地從分子水平闡明了許多遺傳病的發病機理,建立了基因診斷和產前診斷方法,並提出了遺傳病的防治途徑。與此同時,分子遺傳學亦深入到免疫球蛋白生成、腫瘤發生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機制的探討。基因工程的建立,標誌著人們能按照自己的意圖在活細胞內組織安排和表達基因,使其合成和分泌特定的蛋白質或多肽,以用於醫療和預防疾病。基因轉移則為遺傳病的治療顯示了光明的前景,而且尚可為自然界創造新物種和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