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支毛筆寫春秋 兩幅對聯泯“恩仇”
“致親莫過於父母當養生送死無愧,人倫首重乎夫婦宜禮恭畢敬如賓”。曾經在這幅對聯的幫助下,發生過壹個由雞犬不相聞到和睦***相處的家庭故事。那是幾年前11月份的壹天,龍坪鄉青林溝村壹個張姓村民的姑娘出嫁辦喜事,特意邀請本文主人公遊良忠幫忙寫對聯,遊良忠欣然應允並按約來到張家。在張家落座喝茶的過程中,他感覺到這家的夫妻、父子、翁媳之間好像很不融洽,兩家之間的門都用釘子釘“死”了。於是,他在中堂上貼了這幅對聯,還在壹道耳門兩側貼了壹幅”鄰裏擡舉情難感,親族關照義更長”的對聯。寫完貼好對聯後,他把張家壹家人叫到中堂內,首先給他們念了壹遍特意書寫的這兩幅對聯,然後語重心長地講了壹些“上慈下孝、和氣生財”的道理,把這家人先是說哭了,後又勸笑了,壹家人和和氣氣辦了喜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遊良忠現已年愈古稀,曾在國有煤礦和私營企業擔任過廠長等職務,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安分守己、認真做事、正直為人。他在年幼時,因家境貧寒,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然而,他壹向勤奮好學並能持之以恒,特別是對寫毛筆字練書法情有獨鐘,時常練得如醉如癡,久而久之寫得壹手很好看的毛筆字。殊不知,他的壹生就這樣與毛筆和對聯結下了不解之緣,幾十年來,他為周邊村民寫了不少於5萬幅的對聯和字畫。他在人們心中是樂於助人、謙和隨意的大好人,周邊村民哪家有個紅白喜事,或是逢年過節,請他幫忙寫寫對聯管管事,那是隨請隨到,而且分文不取。他還堅持寓教於聯、寓教於字,常用”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學無止境”、“家和萬事興”等對聯和字畫來警醒引導人們的做人行為。有壹年的春節,他給自家附近兩個組50多戶每家送了壹幅大門對聯。其對聯寫遍了鄰近的龍坪、茅田、高坪等鄉鎮,逐漸地,巫山篤坪、建始長梁也有人開車接送他去寫對聯,寫給別人,快樂自己。他說:“我現在雖然手眼有點不聽使喚了,每年也還要用紙五、六百張,墨汁好幾斤”。
“族訓家訓是壹本,她是修身約己文”。這是壹張貼在遊良忠家裏中堂墻上遊氏族訓的第壹句。遊良忠可謂是壹個沒有文憑的文化人,他註重學習和傳承傳統文化,經過長時間的琢磨並借鑒其他姓氏族規家訓的精華,將遊氏族譜編寫成七言26句格律詩的形式,使之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整理好後交給族中侄兒侄女,讓族中兒女謹記族訓,勤儉持家。他在族人及家庭中是壹個受人敬重的丈夫和父親,他妻子身患癌癥多達四年之久,無論是在醫院還是在家裏,他都悉心照料,讓妻子知足地離開了人世。他在左鄰右舍中,也是德高望重,在鄰居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是第壹個伸出援手,記得有壹年,他家場壩坎下壹個農戶家因大雨把房子淋垮了,他連忙把這家人請到自己家裏居住,還組織附近村民捐款捐物,給受災的農戶搭建了壹個臨時居住的棚子。
現在,遊良忠雖閑賦在家,但只要有人請他幫忙寫對聯,他就顯得格外有精神,每到逢年過節還是忙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