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元楨的主要成就
馮元楨在生物力學、航空工程、連續介質力學等領域有重要成就。曾出任世界生物力學組織主席、美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主席等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曾獲美國“百年大獎”、美國國家工程院“奠基者獎”等多個獎項。在中國獲南京大學世紀校友學術成就金質獎章。2000年獲美國科學最高榮譽“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為獲此榮譽的第壹位生物學家。
馮元楨榮獲學術地位堪與諾貝爾獎媲美的2007年的“拉斯獎”(Russ prize),以表彰他“鑒別與確定人體組織的結構與功能,使之有助於創傷的預防及減輕”的貢獻。“拉斯獎”系由俄亥俄大學校友拉斯夫婦於1999年斥巨資設立,每兩年由國家工程院頒發壹次,旨在獎勵工程(包括生物工程)領域的傑出學術成就及其有功人士。
獲得獎勵
馮元楨近30年來曾獲:國際循環學會的Landis獎、美國土木工程學會的Von Karman獎、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的Lissner獎(生物工程大獎)、百年大獎、WorcesterReedWarner獎、Timoshenko獎和Melville獎、國獎生物流變學會Poiseuille獎及美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的ALZA獎,1986年美國機械工程學會設置了以他命名的馮元楨青年研究工程者獎。1998年獲美國NAE年會上獲美國工程院“奠基者獎”,1999年10月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將新建教學大樓的大禮堂冠以“生物力學之父馮元楨”禮堂。2000年12月1日獲美國科學最高榮譽美國科學獎章,並由克林頓總統在白宮頒獎。他是第壹位獲此獎章的生物學家,也是當時唯壹的獲獎的工程師。
馮元楨教授曾獲多種學術獎章,包括國際微循環學會的Landis獎(1975),美國土木工程學會的von Karman 獎(1976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的 Lissner 獎(生物工程大獎, 1978)、“百年大獎“(1981)、Worcester Reed Warner 獎(1984)、Timoshenko 獎(1992)和 Melville 獎(1994),國際生物流變學會的 Poiseuille獎(1986),美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的ALZA獎(1989),以及美國工程院“奠基者獎“ (Founders Award)獎(1998)。同時,馮元楨教授榮享五個院士頭銜,分別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79)、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1991)、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2)、美國力學科學院院士、院長(1983-84)、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66)。他還是多個國際專業學術團體的創始人和主持人,曾任美國力學會主席、美國國家工程院生物工程委員會主席、世界生物力學委員會主席等,為推進世界生物工程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02年母校南京大學百年校慶期間馮元楨教授獲南京大學“世紀校友學術成就金質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