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喬布斯和庫克妳更喜歡誰?為什麽?

喬布斯和庫克妳更喜歡誰?為什麽?

壹季度業績顯著,更多的是營銷面的紅利

蘋果這壹季度業績斐然,但細想那些數字的背後,妳會發現,潛伏著不少鮮為人知的危機。品牌價值方面,它稍落後於GOOGLE。甚至有預測師分析,未來幾年,蘋果的品牌會面臨較嚴峻的競爭考驗。

iPhone7銷量雖不錯,但這並不意外,鑒於它最大的競爭對手三星,還在電池爆炸的漩渦中煎熬。然而,三星GALAXY8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出,這壹下讓蘋果措手不及。除非三星再出幺蛾子,這可是iPhone7最大的對壘者。

壹直以來,在成本價方面,蘋果是不遺余力地在供應商方面下功夫。它起訴芯片制造商高通,使之走近利潤底線。現在,以高價值的方式俘虜消費者的蘋果,進入了增長的瓶頸期。(盡管在那些頗有競爭力,甚至新興的市場當中,如此高昂的價格,配合輕奢侈的營銷路線,的確是收獲滿囊)

回顧過去,喬布斯效應曾經刷新了年青壹代對移動互終端的認知。然而,這種效應周期接近尾聲。庫克也許是被動的,因為這種效應只能發揮壹次,且只此壹次。

蘋果的周期

蘋果產品周期也是另壹個看點。iPod初出茅廬,曾風靡壹時,年青人以擁有這款清新小科技為榮。Sony,Samsung,Dell,甚至微軟都希望在市場中分得壹杯羹,然而iPod所向無敵,壹枝獨秀,把它們壹壹完敗了。

盡管如此,這場戰,可謂借船出海,險中求勝。iPod錐形的設計者HP是助力壹方。說喬布斯是壹個冒險家壹點不為過。當時,HP已經研發出iPod的錐形。喬和HP CEO Carly Fiorina合作,推廣這款錐形的下遊產品(iTune Music store)。在獲得HP授權後,立即把iPod升級,並貼上蘋果自己的標簽。世人都認為這款iPod的升級版是蘋果的發明。如果不是這壹役,Carly Fiorina會不會是今天的蘋果CEO?

其實,最大的隱患並不是HP的iPod雛形,而是當時蠢蠢欲動的智能手機(Smart Phone)市場。當微軟和Palm公司還在樂不思蜀的時候,喬布斯早已意識到這個先機。

說起微軟,當時的CEO Steve Ballmer的團隊也觸覺到智能時代的來臨,然而,他固執地繼續投放於它的媒體播放器ZUNE,與iPod壹爭高下。甚至連同期的PALM CEO 也放棄了同樣的努力,聲稱“智能手機只是商用“。對於HP來說,就尾細如蛇,它把Palm智能手機的產品線買回來,然後扼殺於搖籃,為給iPod讓路。

當這些大咖CEO沈浸於當下,喬布斯憑借其商業觸覺和睿智眼光,醞釀出iPhone,這看似是壹個新的智能時代。

蘋果周期被打破

這個成功的iPhone產品周期,竟被iPad打破了。細想壹下,iPhone是iPod的擴展,因而期後的壹切附加值應該是往這個產品上集成,使這個產品周期走得更順利。然而,蘋果又重磅推出iPad,這個屏幕更大的iPod.

iPhone的出現,iPod變得氣若遊絲。再且,iPhone本身的屏幕也會不斷擴展。看似 iPad是iPod的延伸。其實iPhone才是iPad和iPod兩者的延伸。

因此iPad並沒有收獲像iPhone壹樣的商業成效。iPad這種現象級的風靡,很快被實用主義者市場理性化了.

另壹款產品,iPad Pro,雖說是壹款iPad和MacBook的合體,也取得了壹些成功。但對比競爭產品微軟的Surface彌漫著不少擔憂的氣息。

隨後Apple Watch的面世,讓蘋果的回到了最初的原點。它是壹個小型的iPod touch,無論是平臺兼容還是功能,都有所局限。 iPod能兼容Windows和MacOS。同理,Apple Watch應該也可以兼容Android和iOS,然而,這是個否定。盡管它被認知為這個時代最智能的手表。

總結:奇跡,只此壹次

喬布斯創造的奇跡和輝煌,是否只此壹次? iPhone面世以來,喬的健康日趨直下,直到Apple Watch的時代,已經不在人世。如果喬還活著,他會不會思考iPhone的下壹個部署,延伸iPhone產品上的增值服務,實現PC和智能手機的雙接軌?而現在的庫克,在iPad 和 Apple Watch上走的是壹條輕奢侈,小實用的營銷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