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1993年到1998年中國經濟為什麽會衰退

1993年到1998年中國經濟為什麽會衰退

有專家指出,經濟數據現狀酷似1992年之後的中國,投資高速增長而消費遠落其後,除非出口增長與投資增長同步,否則壹段時期後產能過剩必然發生,經濟衰退或通貨緊縮將卷土重來

2003年下半年以來,央行偏緊的貨幣政策並沒有遏制住地方投資的熱潮,今年頭兩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其中地方投資占據主要因素。由此,也把經濟學家的擔憂引向更深層次。

有觀點認為,目前需要“防止經濟大起大落”,抑制過快的投資增長,特別是地方政府主導的盲目投資,否則大的產能過剩時刻很快就會到來。同時也有專家分析,最近幾年,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之前,經濟衰退狀況應不會出現。

衰退有無可比性?

中國過快的投資增長率以及過快的經濟增長率,可能並不壹定伴隨著經濟衰退。此前有媒體說,19世紀美國的經濟優勢地位奠基進程,曾被不少於10次的盛衰周期而打斷。而今,中國也受到類似情況的沖擊。另有專家提出相反的例證,日本經濟在上世紀80年代高投資的情況,導致了連續十多年的經濟不景氣。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和政治研究所研究員肖煉表示,美國在經濟繁榮時期的確出現過壹些投資過快的情況,但與中國的情況有所不同。美國的政府投資受到監督,不可隨意;而中國的投資,特別是地方政府投資受限制不大。“對投資本身而言,應該看效率,如無效率就會有問題。”

日本經濟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陳建博士認為,日本經濟上世紀80年代投資主要以對外為主,本國投資並不多;日本房地產泡沫的出現與日元的升值有關。

不過,中國目前以地方投資過快增長為主,整體投資回報率不高的情況,卻與上世紀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的情況類似——這可能是“真正的風險”。

國家統計局數字表明,1992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582億元,比上年增長37.6%,是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第二個高峰;其中國有單位、集體所有制單位、居民個人投資由多到少,分別為5106億元、1233億元和1243億元;但增長率卻是集體所有制單位最高,三者的增長率分別為40.7%、76.7%和5.1%。

2003年情況與1992年類似。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7%,其中國有及其他固定資產投資、集體經濟投資、城鄉居民個人投資的總量分別為39748億、7807億、7563億元,增長速度分別為28.2%、30.4%和16.0%。

從隸屬關系看,現在以地方為主的投資情況,也與1992年相同。當年,中央項目完成投資1892億元,比上年增長24.7%;地方項目完成投資3214億元,增長52.2%。而據國家發改委統計,2004年前兩個月中央項目投資只增長12.1%,地方項目投資增長高達64.9%,增幅同比提高24.7個百分點。

經濟處於上升期

接受《財經時報》采訪的經濟學家表示,目前央行的工作主要是進壹步防止經濟局部過熱,特別是防止地方投資過熱和整體經濟大起大落;但中國經濟整體仍處於上升期,因此,在2008年奧運會之前,較大的經濟問題比如“衰退”或許不會出現。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黃振奇認為,央行宣布實行差別準備金制度的政策,主要針對地方城市商業銀行,顯然是沖著“投資過熱”,特別是地方投資過熱來的。但目前的關鍵問題,是要實現經濟持續高增長、低通脹並存的經濟“軟著陸”。

另有專家認為,政府確定2004年的經濟增長率只有7%,這壹點“值得肯定”。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StephenRoach)撰文指出:“中國經受不起有可能破壞改革進程穩定的‘成長意外’。經濟規模越大,改革越深入,這種意外造成的後果就越嚴重……因此,中國政府有足夠的原動力想要實現‘軟著陸’式的經濟減緩。”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看來支持“軟著陸正在實現”的觀點。他撰文指出:“在有爭議的時候央行就開始了相當嚴厲的控制,去年下半年的貨幣增長情況和現在的趨勢不支持相當高的通貨膨脹,投資繼續以很高速度增長並持續比較長時間,這個前提應當不存在。今年可能是投資增速比去年低壹點,消費增速比去年高壹點。”

2008前料無“經濟衰退”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樹成則認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判斷,即“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他表示,更明確壹點說,中國經濟發展正處於上升階段的回升期,既具有其前面低速期的特征,又具有其後面超速期的特征。他接受《財經時報》采訪時指出,經濟周期本身有長有短,應努力延長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

陳建則認為,經濟本身存在繁榮、危機、衰退、復蘇等的循環周期,在“投資過度”的情況下,任何壹個鏈條斷裂都會產生問題,進而導致整個經濟的大調整。1997、1998年中國經濟有些低落,最近兩年有些回升,目前是否已出現繁榮跡象,還不好說。但在2008年奧運會前的幾年經濟仍然會向上,當屬定論;也就是說,至少在最近4年內不會有“經濟衰退”問題。

另有專家認為,目前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逐漸壹體化,經濟周期越來越受到全球的影響。同時,中國的資源稟賦也影響著世界的經濟周期。從現在的總跡象看,中國經濟問題不少,但如果調控得當,比如控制好地方盲目投資,經濟總體肯定還會持續往上走。

需要警惕“產能過剩”?

專家認為,除非有高出口的支撐,否則新壹輪“產能過剩”遲早會到來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黃振奇表示,目前的經濟發展情況與20世紀90年代小平“南巡講話”後的情況類似。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但消費增長跟不上,如果不能剎住過快的地方投資增長,較突出的最終商品供過於求的現象就會出現,最後是產能過剩而引發通縮。

黃振奇表示,在過去家用電器,比如洗衣機、電視機、冰箱等生產線過快上馬後,大量的投資資金收不回來,導致生產能力過剩。目前的汽車、鋼鐵等項目上馬較快,弄不好也會出現類似情況。

統計表明,中國的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早些年的確出現過生產能力起伏的情況。

比如,家用電冰箱在1993、1994、1995年產量分別增長28%、28.1%和21%後,1996年只增長了1%,達928萬臺。洗衣機的情況也類似,1993年、1994年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3.8%和22.4%,1995年則同比下降13.6%,只有944.8萬臺,比上年減少了151.6萬臺。

1997年類似產品生產過剩的情況延續,國家統計局在公報中的表述是:壹些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的壹般日用消費品及機電設備的生產繼續低速增長或下降。

經濟專家認為,目前汽車等產品在經歷幾年的快速增長後,肯定會出現產能過剩情況。產能過剩往往會發生在“大家都認為汽車仍然有豐厚利潤的時候”。

據國家統計局數字,2003年汽車產量為444.4萬輛,增長36.7%,其中轎車202萬輛,增長85.0%。但當今情況不僅是汽車工業增勢強勁,即使過去認為“產能過剩”的家用電器也有生產加快的跡象。

比如,2003年彩電、家用電冰箱、房間空調器分別生產了6541.40萬部、2242.56萬臺、4993.40萬臺,分別同比增長26.89%、40.26%和59.27%,遠高於原煤、原油、發電量、鋼產量分別增長15.00%、1.80%、15.52%和21.92%的數據。

相關專家認為,除非有高出口的支撐,否則新壹輪“產能過剩”遲早會到來。

黃振奇認為,得出上述結論的主要原因,在於進口關稅下調即將到位,居民選擇汽車的余地更多。當然,更重要的是,盡管消費者都需要上述商品,但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或養得起。比如,“養車”的費用就是“打車”費用的4倍。

統計數字表示,目前居民消費傾向需要增強。2004年前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80.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5%,但低於2003年12月同比增長10.9%的數字;在生產資料價格繼續上漲時,生活資料價格上漲並不快,耐用消費品價格甚至在下降。今年2月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4.6%,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5%,耐用消費品類出廠價格下降4.3%;全部耐用消費品價格下降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