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濰坊動力裝備產業鏈產值已超過4000億十年濰坊發展

濰坊動力裝備產業鏈產值已超過4000億十年濰坊發展

華建高性能特種鋁材。A16-A17版圖片/受訪者供圖

豪邁生產的首個近千噸大型油氣處理模塊順利發貨給客戶。

位於壽光的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

雷沃P7000大馬力CVT智能拖拉機。

濰柴攜全新動力(310328)鏈產品亮相2022德國漢諾威國際商用車及零部件展。

濰坊國際風箏節和壽光蔬菜可謂是大名鼎鼎,但論及這座城市的工業實力,外界很多人並不清楚。事實上,濰坊擁有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7家,山東省級單項冠軍則有123家。值得壹提的是,濰坊企業壹半“冠軍”在動力裝備行業。整個動力裝備產業鏈產值已超過4000億元,約占全國動力裝備產業總產值的35%左右。

9月20日-25日,2022國際交通運輸博覽會在德國漢諾威舉辦。在這個被譽為全球商用車界的“奧林匹克”競技場上,42個國家的1400余家參展商亮出了自己最新的產品和技術。中國隊中,來自山東濰坊的濰柴動力(000338)曬出頂尖科技——全球首款熱效率達51.09%的商用發動機。

熱效率是衡量內燃機燃油利用效率的標準,熱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節能減排的效果越顯著,是壹個國家柴油機技術綜合實力的標誌。

“熱效率的提升壹直是世界公認的行業技術難題”。濰坊市工信局副局長孫曉東說。從世界第壹臺柴油機誕生到現在100多年,柴油機的平均熱效率才達到目前的46%。46%之後,每提升0.1%,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業內人士形容,如果提升至50%,就“猶如人類史上首次百米跑跑進10秒”。

百米跑跑進10秒的濰柴,還有壹個身份,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在濰坊,這樣的國家單項冠軍,還有16家;山東省級單項冠軍,則有123家,“數量均居全省第1位,我們濰坊不僅是風箏之都、蔬菜之都,更是冠軍企業之都”。孫曉東說。

“掃地僧”雲集

2019年,23歲的王前研究生畢業回國,開始逐步接手家族的生意。現任山東華特磁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的他早就知道,從兩間茅草屋白手起家的父親王兆連很厲害,但是沒想到,父親居然將企業做到了全球前三甲。更讓他驚奇的是自己的家鄉濰坊,不少名不見經傳的當地企業,是全國乃至於世界第壹。

比如全球最大的輪胎模具制造商豪邁,市場占有率達全球1/3,每壹輛小轎車上的4個輪胎,有壹個半是用豪邁的模具生產的;歌爾的麥克風、微型揚聲器出貨量全球第壹,每3部手機中就有1部的麥克風、喇叭是歌爾制造的。此外還有兩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晨鳴紙業(000488),中國最大、世界第二位的胎圈鋼絲生產企業,全球最大的氣門芯生產基地

華特磁電主要生產低溫超導磁、電磁、永磁等磁力應用裝備。雖然產銷量、市場占有率等在全球同行業排名第二位,但普通消費者知道的並不多。王前註意到,業內給這種在某壹細分領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卻隱身於大眾視野之外的企業,起了壹個統壹的名稱——“隱形冠軍”,“猶如武俠小說中的‘掃地僧’壹樣,濰坊就是‘掃地僧’紮推的地方”。

孫曉東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在濰坊工業系統工作,“隱形冠軍紮堆,這是壹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他說,濰坊制造業底蘊深厚,明清時期就以“二百支紅爐、三千銅鐵匠、九千繡花女、十萬織布機”聞名全國,素有“南蘇州、北濰縣”之稱。新中國成立後,工業得到長足發展,成為有名的“動力城、電子城(600658)、紡織城”。目前,全國4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濰坊擁有37個,包含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所有的31個制造業行業,“濰坊齊全的工業門類,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廣闊的空間,因此誕生了這麽多冠軍企業、產品。”

孫曉東覺得,由於濰坊企業大多生產“中間產品”,例如車軲轆上的氣門芯,紡織服裝產業廣泛應用的棉漿粕、重型載貨車用發動機、覆盆子酮等,很多並不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所以濰坊的“隱形冠軍”們顯得低調,少為人知,但壹到關鍵時刻,就凸顯出韌性。

今年上半年,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濰坊GDP增速3.7%,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而2021年,濰坊以9.7%的經濟增速拿下山東第壹,經濟總量達到7010.6億元,增量達1119.1億元。

“跨界”與“上新”

王前學的專業是工商企業管理,回到家鄉後,他壹直在補課,學習機械制造特別是磁電應用方面的知識。“壓力很大,在這個領域,不創新,根本站不住腳。想要創新,只懂管理不懂技術不行。”

濰坊市工信局數據顯示,全市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平均經營年限為20.89年,是我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的8倍,從事專業時間平均為19年。而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4.96%,是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5倍。

“濰坊的冠軍企業有壹個***同特點,就是悶聲做大事,都是技術控”。壽光市工信局局長張宏雨認為,科技創新與產業深挖是冠軍企業的成功關鍵,“將1米寬的市場做到100米深”。

張宏雨說,壽光市就有壹家企業,從賀蘭山的石灰石中提取了口服抗糖尿病藥物鹽酸二甲雙胍的關鍵原料,年產18億的藥片,成為該藥物全球產銷量“龍頭老大”。還有壹家企業安裝了國際頂尖的全自動化生產線,28分鐘完成壹戶家具的生產,整條生產線操作人員只有5名,“從石頭到藥片,從壹棵樹到壹個家,這都是科創的力量”。

張宏雨感覺,2012年以來,濰坊制造業在科創之路上壹直“加速跑”。以產業轉型升級為例,出臺技術改造、研發創新等系列政策,激勵“老企業”上新創新,促進“老樹發新枝”,去年完成技改投資424億元。新興產業則布局了儲能、磁懸浮、光電芯片等未來產業,帶動“新樹紮深根”。

在天瑞重工產品展示廳內,200多項技術專利認證書整整齊齊掛滿了整面墻。這家原本生產鑿巖機的國家級單項冠軍,2012年開始跨界,“老樹發新枝”轉向磁懸浮領域。

從熟悉的機械制造業,進入陌生的新興產業,創始人李永勝回憶,當年很多人不理解、不支持,他力排眾議,作出轉軌決策,“鑿巖機發展空間有限,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必須開辟新賽道。而磁懸浮技術是壹項顛覆性技術,節能降碳,必將改變未來動力裝備產業的格局。”

那時,國內的磁懸浮技術還停留在研發階段,多數設備依賴進口。李永勝不斷投入研發經費,解決壹個又壹個技術難題,僅選材就花了壹年多時間。他把鑿巖機收入全部投到了磁懸浮技術研發中,掏空了家底,終於讓軸承的軸懸了起來,2016年,自主研發的第壹臺磁懸浮鼓風機下線,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具備無接觸摩擦、高轉速等特點,比傳統鼓風機節能30%-40%,噪音也由120分貝降到80分貝以下。

可是,研發成果轉化需要時間,企業則到了生死關頭,壹連六個月發不出工資。“最艱難的時期,是政府的科技創新補貼幫助企業渡過了難關,站穩了腳跟,讓企業壹點點成長起來”,李永勝說,如今,磁懸浮產品的營收已經追上鑿巖機,正準備撬動千億產業集群,濰坊市出臺了《關於加快打造千億級磁懸浮產業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支持磁懸浮產業發展,打造國家重要的磁懸浮產業基地。

冠軍效應

李永勝是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國務院津貼獲得者。1983年大學畢業後,他在甘肅天水工作了25年,2008年回到家鄉濰坊創業,“很多人問過我,為什麽選擇濰坊,而不是其他城市?因為我了解自己的家鄉,有濰柴等大企業,動力裝備供應鏈很完整,鑿巖機生產的不少環節都能外協出去,讓企業快速打開局面”。

同樣看中濰坊動力裝備供應鏈的還有國家第壹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山東賽馬力發電設備有限公司。9月24日,公司辦公樓下擺滿了壹排排綠色“箱體”,“這是發電機組,正要發到菲律賓”,總經理助理田敏說,該企業的主營產品是燃油發電機組,就是給采購的發電機裝上各種技能,抗嚴寒、耐高溫、超靜音等等,“所以與發電機生產廠家的合作非常重要。濰坊有濰柴這樣的行業龍頭企業,動力裝備產業體系完善,我們生產需要的配件在市內就能配齊”。

濰坊市發改委動能轉換推進科科長徐向進表示,天瑞重工和賽馬力都是動力裝備產業集群的成員。目前,整個動力裝備產業鏈產值已超過4000億元,約占全國動力裝備產業總產值的35%左右,匯聚了濰柴等8個國家級單項冠軍,形成了“基礎零部件→核心零部件→動力總成→整機(終端)←關鍵配套件”鏈式發展結構,本地配套率已超50%。“如果說企業是珍珠,產業鏈就是壹條金線。唯有串珠成鏈,才能形成眾星捧月、集群發展之勢”。

徐向進說,近年來,濰坊樹牢鏈式思維,鼓勵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開放產業鏈、供應鏈資源,吸引眾多優質中小企業“卡位入鏈”,形成大中小企業協同開展技術攻關、平臺***享、供需對接的發展態勢。目前全市高端鋁材、紡織服裝等重點產業鏈條上,已有80余家企業與龍頭、平臺精準對接、卡位入鏈,單項冠軍企業本地平均配套率達到44.9%。

“火車跑得快,要靠車頭帶。龍頭企業對整個產業鏈、產業集群的帶動作用,我們受益匪淺”。臨朐縣鋁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孫凱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臨朐自發形成了鋁型材專業市場,當時以買進賣出和簡單擠壓加工為主。2000年後,南方壹些產業對外轉移,臨朐抓住機遇,引進成立了華建等20多家大型鋁型材生產企業。自此開始,鋁型材產業按下了“快進鍵”,“龍頭企業在行業內的名氣越來越大,外地客戶可能不知道‘臨朐’,但是肯定知道華建,來了壹看,這裏原來有壹個大型鋁型材市場,落戶的企業越來越多,還帶動了密封膠、模具、粉末噴塗、玻璃等配套產業的發展”。

如今,鋁型材產業是臨朐的當家產業,年產能達到180萬噸,占山東全省的1/4,年產值360多億元。臨朐也榮獲“中國鋁型材產業基地”“中國(江北)鋁型材第壹縣”等稱號。

借腦生智

王前回憶,華特磁電的發展過程中,有壹個重要拐點,2002年與中科院達成了合作關系,從此敲開了產才融合的大門,之後與中科院電工所、高能物理所,合肥物質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等多家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國內首臺3.0T低溫超導除鐵器,就是與中科院高能所的合作研發成果,解決了我國工業用低溫超導磁體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替代從美國進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壹粒玉米,除了加工成玉米澱粉、氨基酸之外,還能做什麽?巨能金玉米開發有限公司研發副主任孫敬善告訴記者,過去公司的主營產品壹直是玉米澱粉、變性澱粉等,2015年開始與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南京工業大學、山東大學展開合作,並通過濰坊的人才引進平臺,跟中國工程院院士、生物化工學科知名的帶頭人歐陽平凱等專家成為夥伴,打開了玉米深加工的新天地。

“現在壹粒玉米可以繼續加工成乳酸、丙交酯、聚乳酸、生物尼龍56、澱粉基熱塑復合材料等生物基新材料產品”。他說,這些產品進壹步深加工後,就變成了可降解垃圾袋、手提袋、餐具以及衣物紡織品等,從源頭上解決了白色汙染問題。

“發展的關鍵在創新,創新的關鍵在人才”。濰坊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鼓勵企業“借腦生智”,與高校院所深度合作,是濰坊健全產才融合政策體系的舉措之壹。近年來,濰坊緊扣產業鏈布局人才鏈,深入實施產業人才集聚、高端平臺支撐、人才生態優化“三大行動”,積極推進人才引育創新,形成人才支撐產業、產業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環。目前,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215.3萬人,擁有合作院士181人、國家級重點人才62人、泰山系列人才195人。

這位負責人稱,為幫助企業與高校院所建立穩定、深入的產學研合作關系,濰坊實施了校地合作“雙百行動”,即選派100名幹部到國內重點高校任科技人才專員、100名專家人才任企業科技人才副總。目前已分兩批選派(聘)68名科技人才專員和200名科技人才副總,***引進高端人才273名,落地轉化技術成果319項,解決技術難題426個,帶動經濟收益16.8億元。

濰坊市寒亭區開元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婷婷,就是選派的科技人才專員之壹,眼下正在河海大學科技處掛職鍛煉。到任後,她主動結識了六七十位學校教授。壹次聽說壹家企業在找微水發電技術,她想起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教授鄭源提起過微水發電,立即對接,促成了雙方合作。

數說濰坊動力

17家

濰坊擁有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7家,山東省級單項冠軍則有123家。

4000億元

整個動力裝備產業鏈產值已超過4000億元,約占全國動力裝備產業總產值的35%左右。

37個

目前,全國4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濰坊擁有37個,包含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所有的31個制造業行業。

215.3萬人

目前,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215.3萬人,擁有合作院士181人、國家級重點人才62人、泰山系列人才195人。

■同題問答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李永勝

新京報:妳如何看待過去十年濰坊的發展?

李永勝:我2008年回鄉創業時,不論是濰柴還是歌爾,體量還都不算大。但是十幾年間,兩家企業都成了巨無霸。過去十幾年,國家在高速發展,濰坊抓住機會,培育出壹批龍頭企業,這些龍頭企業帶動了中小企業發展。我也非常看好濰坊的未來。前不久,全國2022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公布,濰坊又有41家企業入選。小巨人,大能量,其中有的企業肯定會成長為單項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