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雲金桿菌(Bt,混劑中簡稱蘇)有哪些特點?主要防治哪些害蟲?
蘇雲金桿菌是我國最主要的生物農藥品種之壹。目前登記的蘇雲金桿菌制劑按劑型來分主要包括可濕性粉劑和懸浮劑,另有少量粉劑、顆粒劑、水分散粒劑、油懸浮劑等。其中可濕性粉劑包括含量範圍分別為8000、16000、32000國際單位/毫克的蘇雲金桿菌可濕性粉劑、3.2%蘇雲金桿菌可濕性粉劑、100億活芽孢/克蘇雲金桿菌可濕性粉劑;懸浮劑包括含量範圍分別為2000、4000、8000國際單位/微升的蘇雲金桿菌懸浮劑、100億活芽孢/毫升蘇雲金桿菌懸浮劑、7300國際單位/毫克蘇雲金桿菌懸乳劑;粉劑為4000國際單位/毫克蘇雲金桿菌粉劑;顆粒劑包括0.2%蘇雲金桿菌顆粒劑、2000國際單位/毫克蘇雲金桿菌顆粒劑;水分散粒劑包括含量分別為15000、16000國際單位/毫克的蘇雲金桿菌水分散粒劑;油懸浮劑為含量8000國際單位/微升蘇雲金桿菌。另外,還有多種含蘇雲金桿菌的混劑。混配的生物農藥有菜青蟲顆粒體病毒(1萬PIB/毫克菜青蟲顆粒體病毒·16000國際單位/毫克蘇可濕性粉劑)、草原毛蟲核多角體病毒(草核·蘇)、類產堿假單胞菌(類·蘇)、阿維菌素(阿維·蘇雲菌)、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茶核·蘇雲菌)、多殺黴素(多素·蘇雲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甲維·蘇雲菌)、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棉核·蘇雲菌)、蛇床子素(蛇素·蘇雲菌)、油桐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油核·蘇雲菌)、黏蟲顆粒體病毒(黏顆·蘇雲菌)、苜蓿銀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苜核·蘇雲菌)。
蘇雲金桿菌菌株不同,其防治對象範圍也有差異。我國登記的蘇雲金桿菌產品主要用於防治鱗翅目害蟲:①各種松毛蟲、楊樹舟蛾、美國白蛾等森林食葉害蟲;②茶毛蟲、棗尺蠖、食心蟲等果樹害蟲;③菜青蟲、小菜蛾等蔬菜害蟲;④玉米螟;⑤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等水稻害蟲。
在使用蘇雲金桿菌殺蟲劑時應註意:
①用於防治鱗翅目害蟲的幼蟲,施用期比使用化學農藥提前2~3天,對害蟲的低齡幼蟲效果好。
②宜在25℃以上的溫和天氣使用,傍晚使用效果最佳,陰天可全天施用,在氣溫低於20℃以下、日光長時間照射、強風暴雨等不利的天氣中要避免施用。
③不能與內吸性有機磷殺蟲劑或殺菌劑混合使用。
④對蠶毒力很強,在養蠶地區使用時,必須註意勿與蠶接觸,施藥區與養蠶區務必要保持壹定距離,以免使蠶中毒死亡。
⑤應保存在低於25℃的幹燥陰涼倉庫中,防治暴曬和潮濕,以免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