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央媒批評豆瓣惡評引導觀眾拒看國產影片,對此妳怎麽看

央媒批評豆瓣惡評引導觀眾拒看國產影片,對此妳怎麽看

作為國家喉舌的央媒,竟然為了給幾部爛片背書,怒撕影評人以及專業電影評分平臺,真乃千古奇聞。權力的爪牙,竟然伸到電影圈,這也伸的太長了吧。

但是這次在影評人和央媒之間。這次我挺影評人,影評人該有的言論自由必須得到保障。之前壹時頭腦發熱,也是為了驗證影評人的說法是否屬實,專門去看了張藝謀的新片《長城》。看完才發現,影評人果不欺我,《長城》這部片子除了畫面壹無是處,倒也不能說心疼那幾張電影票錢,畢竟心裏已經有準備看壹部爛片了。

2016年可謂是爛片雲集,這其實也在預料之中,隨著資本的介入,電影正在成為壹種快消品,電影不再和藝術掛鉤,而是牢牢被資本挾持。隨之而來的電影質量的下滑也很正常,但是如今年這般,大投資大制作的結果卻是大爛片,並且能夠爛到如此地步,也是創下了世界電影史的記錄了。

這壹年裏上映的爛片數不勝數,小制作不知名導演的小爛片就不說了,大家十有八九也沒看沒聽說過。就說說今年的那些“大片”。像《三人行》、《大話西遊3》、《爵跡》、《封神傳奇》、《致青春:原來妳還在這裏》這類的影片,大家也沒什麽期待,還沒上映就已經知道這電影會有多爛了。也有不信邪的觀眾非要去看壹遍,結果看完之後也有些指責影評人的,因為影評人罵的不夠狠,分給的不夠低。

還好,年底的11月檔和賀歲檔,還有兩部大導演的作品,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和張藝謀的《長城》,本以為已經是2016年,最後兩部值得期待的國產電影了。結果倒好,兩位國際名導給廣大的觀眾上了壹課,原來不只是不知名導演會拍爛片,大導演拍爛片,也是不遑多讓。

先說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很長壹段時間裏都是熱度不減,馮小剛利用各種機會來保持話題度,自稱題材敏感,炒作範冰冰離場事件撕逼華中師範,甚至連武漢都壹起撕。電影上映才壹天,又去撕逼萬達,嫌排片少。結果被王家大少懟的灰頭土臉。見過作的,可真沒見過這麽往死了作的,結果就是很多觀眾因為反感馮小剛,而拒絕為其電影買單,直接不去看這部電影,可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再說《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本身,從裏到外都是失敗的。外在來說,壹方面,影片的圓形構圖,除了標新立異之外我沒有任何用處,觀眾買的全價票,卻只能看到壹半的篇幅,給人壹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其觀感真的相當相當的差。另壹方面,馮小剛的旁白太多了點,本來劇情很多應該用也可以用鏡頭來交代,結果都換成了導演蒼白的聲音,導演好像是忘了,這是電影,不是廣播劇。

內在來說,影片最大的失誤就是選擇了範冰冰這樣壹位女主角。冰冰真的不適合演壹個農婦。這和鞏俐出演的《秋菊打官司》不同,在那部電影中,鞏俐是真的徹徹底底的放棄了形象,沒有任何偶像包袱,給人的感覺也就是壹個真真正正的農村婦女。可範冰冰,演的還是她自己,我沒有看到任何李雪蓮的影子。

此外電影故事情節極其的不合理。全篇講的就是壹個法盲婦女鬧訪的故事,但就是這樣壹個鬧訪的農村潑婦,竟然能夠將這件事鬧到中央,最後出來壹位青天大老爺,竟然把壹幹沒有答應潑婦無理要求的基層官員都撤職了,他們招誰惹誰了啊?而最後女主的上訪原因,“假離婚”甚至都無關緊要了。這在逗我們玩麽?

好吧,期待馮小剛的電影的群眾(包括我本人)就像壹個傻瓜,早就忘了當年的《夜宴》、《私人訂制》有多爛了。可是還好,還有被水軍封為“國師”張藝謀呢,張大導演的《長城》,帶著中外合拍片的光環強勢來襲,但是還是應了那句老話,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雖然有國際巨星馬特·土豆·達蒙加盟。但也不能掩蓋其單調無聊乏味的劇情。這部電影最大的的壹問題,就是劇情的合理性。這電影裏的長城不是我們所知道的那個長城,而是壹個莫名其妙的存在。而整個故事太簡單,貌似和中國傳統文化毫無關系,完全是好萊塢流水線的產品。

而演員的選擇上,更是硬傷,女主角景甜就不用說了,選擇景甜對於任何電影都是災難。估計隨便找壹個圈內的女演員都要比選擇景甜好得多。用網友評價來說,如果馬特達蒙的演技是五分的話,景甜的演技只有壹分。男女主之間的差異太大了。至於小皇帝王俊凱這種明星龍套,純屬多余。

也難怪會有影評人會喊出那句振聾發聵的“張藝謀已死”。然而,張大導演並不覺得自己的電影差到哪裏,反而是給了那個影評人發去了“警告函”,就連央媒都站出來,怒斥那個直言的影評人,牛X,不愧是“國師”。更牛的是,就連央視都來跪舔,專訪張藝謀,為電影做宣傳。去我估計現在那個影評人現在只敢說壹個字,“服”。不服不行啊,胳膊都擰不過大腿,更別說他壹個小汗毛了。

雖然影評人那邊已經慫了,但是央媒還不準備就此收手。今天更是將戰火燒到了所有影評人以及豆瓣、貓眼等平臺的身上,指責是其惡評差評毀掉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勢頭,嚴重破壞了中國電影的生態環境。不過這次央媒給出的例子,是有年度最爛電影之稱的《擺渡人》。對於這部片子我還沒看,也懶得去看,所以不想說太多,但看過的朋友都覺的他們欠郭敬明壹個道歉。

今年電影市場的確疲軟,2016年全年票房預計只有450億,僅僅比2015年全年票房高了10億元。要知道去年這個時候,對於2016年票房的預測可是600億。但是在廣大觀眾看來,好像並不能怪到影評人的頭上,壹眾巨爛的國產片,憑什麽還要高票房?

不過,從導演出片方的角度的話,也的確是怪影評人。畢竟電影不論好壞,都是壹錘子買賣。不管妳是覺得好,還是覺得爛,也就看壹次。網上經常有人說,“某某電影我看了十遍八遍”之類的,這都是奇葩,少之又少。或許妳覺得好看,會給朋友分享,妳覺得很爛,會建議朋友不去看。

但作為個人,即使是現在這種信息高速傳播的時代,所能影響的也只有幾個人。而影評人的影響力無疑要大得多,壹篇影評輕輕松松幾十萬的閱讀量。說影評人能夠“壹言決生死”,可能有點誇大,但也不會誇大太多。不過這沒有什麽不好,影評人客觀的評價電影是其職責所在,我們看影評的目的就是要知道這個電影值不值得看。

觀眾去看電影的電影,只有壹個標準,好不好看,值不值得花這個錢。而影評人正好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影評人很重要的壹點就是要客觀真實。假設影評人拿錢說話不負責任地誇獎壹部爛片,或者惡意指責,只會讓影評人失去其應有的公信力,這是在砸他自己的飯碗。至於什麽中國電影發展,電影創造環境,對不起,作為觀眾,我們不關心。

電影早已不是壹種簡單的媒體模式,已經成為壹種產業,其周邊有著各種各樣的利益集團。尤其是資本介入電影市場後,這個圈子已經越來越混亂了。質量內容,早已無人關註,這個產業裏所有人早已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就連馮小剛張藝謀這種大牌導演也不能例外。

但是這和觀眾,和影評人毫無關系。影評人只需要根據其專業知識,結合電影的劇情人物刻畫劇情等多方面做出客觀真實的評價。而觀眾去影院看電影的目的不是為了去貢獻票房,只是為了看壹部質量上說得過去的電影而已。

為什麽這麽簡單的要求,都得不到滿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