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看待曾經的“地主”與現在的“富二代”呢?
大部分地主家的二代,都是想走,老子英雄兒好漢路線。大部分華南的開發商都是走這個套路的,像星河灣董事長黃文仔女兒負責材料采購工作,合富輝煌集團董事長扶偉聰之子開始接任壹些公司的管理工作。
寶龍倒是有個高富帥,叫許華芳,基本上,跟老爹是同步在管理公司。世貿的許世壇基本完全變成了接班人,跟蔡雪梅搭檔的倒不錯。
旭輝家的,融信家的,泰禾家的,陽光城家的,這幾個地主家的娃,都還在成長期。不過,華南和閩系的特點都是,盡量想培養接班人。
天下父母心,人人不能免俗。有壹些地主家的二代,暫時看著平庸,把老臣氣走的例子也還是有的,所以。咳咳,愛野多什麽嘴啊。
知識分子的價值觀和農民的價值觀不是壹回事,也從來不會互相認同。地主的價值觀和農民的價值觀也不是壹回事,甚至是對立的,但是,農民無時無刻不想當地主,而地主無時無刻不想剝削農民。那麽,同樣是不同於農民的價值觀,知識分子的價值觀和地主的價值觀有哪些異同呢?
知識分子不是地主,沒有地主那樣剝削農民的盤算,但是知識分子大多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為了自己的小日子什麽都做得出來。他們更在乎自己過上好日子,有時候甚至不顧爹娘的感受,只要自己過得好就世界太平了。其實只不過他們自己過得好而已,和別人沒什麽關系。知識分子喜歡買樓,買了樓房就可以在城市紮根,也就名正言順做起城裏人了。而買樓不僅要貸款、借債,而且還要把男女雙方父母的積蓄全都搭上,哪怕壹輩子做房奴也心甘情願。他們不能買地,要是能買地皮,早就成了大地主了。而地主們不僅要自己過上好日子,還要想方設法剝削農民,防止農民變天。地主的積蓄用於擴大再生產,買房子買地,買牲口雇長工,壹樣都不能少,還要給兒子留下基業,讓兒孫輩都來做地主。
知識分子因為有知識,自以為淵博,見多識廣,於是就瞧不起地主們,更瞧不起農民了,哪怕他們的父輩是農民,他們也瞧不上。有那到大學找自己孩子的農民,受到孩子冷遇,孩子會說不認識他們,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影響。那麽,農民身份有什麽不好麽?不是農民的努力能有知識分子壹口飯吃?但話又說回來,社會分工不同,農民也就失去了天然的庇護和被敬畏,只能忍氣吞聲,如果想要擡起頭來,就要到城市打工,或者自己幹副業,掙了錢才是好漢。而那些城區的拆遷戶們大多是農民,憑著自己的地皮就成了富人,簡直就是地主。知識分子雖然瞧不起他們,但很想成為他們,只是嘴上不說,拼命掙錢,掙壹輩子還不如拆遷戶不努力得到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