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現在總聽到華為和格力,海爾幹什麽去了?
那麽我們來看看格力,格力在成龍代言的時候知名度已經有了,後來隨著董明珠自己親自代言,算是把格力推上了新的高潮!董明珠成為了格力的IP形象,最關鍵的是董明珠經常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有很多的經營理念以及對待企業員工的態度,在互聯網上也是有著很強的影響力!
董明珠和雷軍的賭註,在互聯網方面又是壹個新的熱度,而且這個賭註還進行了兩輪。因為董明珠的熱度已經和格力綁定在壹起了,所以後來進入 汽車 制造行業、打造新能源 汽車 。在電器方面提出的驚人政策等等都讓格力有著很大的熱度,但是實力來說我覺得海爾還是比格力更強壹點的!
在2021年董明珠又開始在電視臺與明星壹起做節目,這樣壹下子熱度就會更多了,所以在互聯網上要有熱度,壹方面是靠營銷策劃推動的;另外壹方面是靠創始人進入各種圈子,做出各種策略政策,願意在互聯網上冒泡,也會帶動品牌的知名度!
董明珠是這樣的,早期的阿裏巴巴馬雲也是這樣,馬雲帶動了阿裏巴巴的品牌知名度;俞敏洪進行高校演講帶動起來了新東方;所以創始人的IP形象代表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都有著很強的帶動性!在智能手機領域,小米有著雷軍的形象;華為則是有余承東的形象;榮耀則是有趙明的形象;壹加則是有著劉作虎的形象,蘋果有著喬布斯的形象,後來是庫克的形象!所以IP價值的帶動性,創始人的冒泡重要性很大!
張瑞敏有韓信的風格,用兵多多益善。海爾出名之後,各個地方政府都把賠錢的各地方企業甩給海爾,如果海爾接受這些企業就能得到地方政府各個方面的支持。張瑞敏都笑納了。於是海爾產品和員工擴張的非常厲害。
但是畢竟有冗員產生,張瑞敏發工資發不過來,於是張瑞敏搞了內部競爭上崗之類的活動,員工編制還在,沒工資,自由組合小團體創業,創業成功就有錢。我曾經接觸過海爾電腦和手機的項目,都是貼牌的。沒有獨特的技術。
所以海爾各個項目組實力非常分散,也沒有公司級統籌規劃,所以產品流於普通水平。現在海爾也就是靠服務還有些面子。
華為每年搞大量研發工作,產品壹流。格力也掌握核心 科技 ,產品質量壹流。
首先,我們先來談壹談華為。
華為是什麽時候火的呢?就是西方國家對華為實行制裁的時候,如果當時的華為服軟認慫,也許後來就沒華為什麽事了。
不過任老完全沒有向西方國家屈服,而是選擇了抗爭,並且加大科研投入,要自力更生。
華為明白,它不僅僅是壹個企業,它更重要的使命是為國家 科技 發展而做貢獻,正是那時,華為那種不屈的抗爭精神和愛國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大眾,大家開始紛紛支持華為。
華為開發鴻蒙系統的消息曝光後,更是讓大家對華為豎起了大拇指,因為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壹款操作系統,將是從無到有的跨越。
華為現在已經深入人心了,想必其他通信設備制造商,華為還有壹張王牌,那就是5G技術,華為的5G技術已經是全球領先了,這讓大家對華為的印象更好了。
可以說華為已經坐上了我國通信領域的頭把交椅。
格力,除了它自己產品的本身性能以外,還有就是他的掌舵人董明珠,現在 社會 很多事情都是被炒作起來的,董明珠本是就是自帶話題的人物。
加上她在公***場合說了很多霸氣地話,大家對她鐵娘子的形象記憶深刻。
現在很多企業都是靠著名人效應,像小米的雷軍,阿裏巴巴的馬雲,萬達的王健林,京東的劉強東等等,這些企業都是靠著領導人來制造話題,然後達到吸引大眾目光,提升知名度。
很多有實力的企業只是沒有這麽大規模的宣傳而已,他們的地位行業內的人更清楚。
海爾雖然沒有像格力這樣炒作,但它還是有實力的。人家悶聲發大財。
妳聽的少,股民會比較熟悉壹些,白電領域三巨頭,美的格力海爾,按今年壹季度來說,格力越來越走下坡路了,被罵的不輕[捂臉]
我認為和名字、血統有關系,華為和格力是本土企業本土品牌,而海爾的誕生是源於德國利勃海爾,那時甚至連品牌名字也不願認真起壹個,直接就用了利勃海爾的後兩個字,現在看來當時的確有崇洋的嫌疑,類似的還有海馬 汽車 ,也不願起個本土名字,直接用短命合資企業“海南—馬自達”的名字,以顯示自己自己和日本馬自達有著某種關系,盡管那是海馬早就結束了和馬自達的合作了
海爾去修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