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王雙福

王雙福

陜西青曲社相聲演員苗阜發布了壹則訃告,其師父鄭小山先生去世了,享年82歲,壹位西北相聲的傳承者告別了我們。

很多人知道鄭小山都是從苗阜出名以後,鄭小山兄弟鄭平安同樣因為是王聲的師父才被大家知曉,看起來好像是師以徒為貴,其實在相聲界鄭小山先生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出名了。

鄭小山生於1937年,五十年代初,十幾歲的鄭小山跟著曲藝劇團先後到過北京天橋和上海大世界演出,在上海期間還留下了壹張珍貴的合影,第二排右起第壹位那個青澀的男孩就是鄭小山,右三就是馬季。

鄭小山是文字輩相聲演員,他的師父是王本林。王本林在相聲界可謂是鼎鼎大名,其師父是連秀全,幹爹是張壽臣,他還曾經跟馬三立學過藝。兒子王雙福則是太平歌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現在網上有些媒體張冠李戴將王本林當做連笑昆的徒弟,生生將王本林從馬三立的師侄變成徒孫,這當然是錯誤的。連秀全乃是周德山的徒弟,馬三立的師弟。

王本林五十年代初在西安創立了紅星相聲社,抗美援朝期間他不僅親自去朝鮮前線慰問,還在後方積極組織義演向前線捐贈了壹架飛機,可惜大家都知道常香玉捐飛機,卻很少有人知道王本林也捐過壹架。

王本林1954年重返天津,但他的徒弟鄭小山卻留在了西北,在西北他不僅留下了《戲劇與方言》《對對聯》《賣布頭》《廣告漫談》等相聲段子,還在1984年的全國相聲大賽上獲得獎項,為默默無聞埋頭苦幹的西北相聲掙了名。

西北相聲雖然有張傑堯、常寶霖、連笑昆等相聲名家坐鎮,但幾十年來壹直處於曲藝世界的角落地帶,當年闊旺相聲社雖名噪壹時但後期也和濟南的晨光茶社壹樣陷入沈寂。鄭小山先生在西北幾十年壹直堅持做的壹件事就是傳承相聲。

功夫不負有心人,進入二十壹世紀隨著苗阜王聲這對鄭氏兄弟門徒的走紅,相聲在西安,在陜西重新引起人們的註意。青曲社的崛起標誌著相聲在西北的重生,近年來青曲社又孕育出來盧鑫玉浩這樣名滿全國的相聲新勢力。

在建國以前,相聲重鎮有天津、北京、濟南、沈陽和西安,解放後東北相聲曾經崛起過壹段時間之後陷入平靜,西安和濟南則壹直默默無聞。如今再談相聲重鎮,西安已經成為相聲版圖壹個重要的城市。

對於西北相聲來說,鄭小山先生的貢獻有目***睹,他上承王本林,下啟苗阜,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西北相聲傳承人。

鄭小山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