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把每年的幾月幾日定為“中國水周”
我國把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定為“中國水周”。
1988年《中華人民***和國水法》頒布後,水利部即確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為"中國水周",考慮到世界水日與中國水周的主旨和內容基本相同。
因此從1994年開始,把"中國水周"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時間的重合,使宣傳活動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題。
從1991年起,我國還將每年5月的第二周作為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進壹步提高全社會關心水、愛惜水、保護水和水憂患意識,促進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
擴展資料:
中國水周的由來:
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關系到國脈民運,必須依法治水、管水和用水。1988年,《中華人民***和國水法》的頒布,標誌著中國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走上了法制軌道。
除了已頒布的《水法》、《中華人民***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和《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外,各地也先後頒布了大量的地方性法規,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比較科學、配套的水法規體系。
為克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增強全民的水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自覺地運用法律手段規範各種水事活動,中國水利部從1989年開始,每年7月1日至7日為“水法宣傳周”。
自1993年“世界水日”誕生後,從1994年起,水利部決定“水法宣傳周”從每年的“世界水日”即3月22日開始,至3月28日為止。
水是維系生命與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雖然有70.8%的面積為水所覆蓋, 但淡水資源卻極其有限。在全部水資源中,97.5%是無法飲用的鹹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
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壹部分,僅占地球總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過十億的兒童、婦女及男人無法獲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來維持他們的基本需求。在許多層面,水資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我們所做的每項決策事實上都和水、以及水對健康所造成的影響有關。 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的確定是使全世界都來關心並解決淡水資源短缺這壹日益嚴重的問題,並要求各國根據本國國情,開展相應的活動,提高公眾珍惜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百度百科-中國水周